珍珠|史上最“老”珍珠曝光!8000年了,還光澤如新?這都是因為...
黃金首飾網導讀:珍珠|史上最“老”珍珠曝光!8000年了,還光澤如新?這都是因為... 珍珠,在大眾心目中,一直有著“嬌氣”的印象~它的硬度不高,還易腐蝕,總感覺戴不了多久就要“人老珠黃”了。 ...
珍珠,在大眾心目中,一直有著“嬌氣”的印象~它的硬度不高,還易腐蝕,總感覺戴不了多久就要“人老珠黃”了。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那寶迷們覺得最古老的珍珠,會有多少年的歷史呢?寶姐來告訴你,足足8000年!
因為最近,考古學家發現了一顆世界上最“老”的珍珠,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公元前5800年-5600年):

△顏色呈淺粉色,直徑約3mm

△打破記錄了
而且,這顆珍珠的發現地既不是日本,也不是澳大利亞或者咱們國家,而是來自一個石油大國——阿聯酋,大家是不是更意外了?


其實吧~別看阿聯酋現在是石油大國,幾千年前,人家的珍珠行業可是很發達的,畢竟它的地理位置好啊——
北臨波斯灣,有綿延數百公里的海岸線,在那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年代,這不就是老天爺賞飯吃嘛~

1
波斯灣
早期珍珠捕撈代表
波斯灣,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海灣之一,也是最早珍珠的“發祥地”之一。

關于“波斯灣珍珠”的歷史,隨便算算也有4000年了。
在出土的楔形文字泥中,專家們找到了關于“來自迪爾穆恩裝著魚眼的郵包”的記述,其中“魚眼”指的就是巴林珍珠。

巴林呢,是個國家。
作為波斯灣海域的國家之一,歷史悠久不說,據說其迪爾穆恩文明比埃及文明還要久遠,采集珍珠就當時他們的主要活動之一:

△鑲嵌在波斯灣海上的“珍珠”巴林
當然,除了巴林,現在的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聯酋、阿曼這些緊臨波斯灣的國家,歷史上都是重要的珍珠產地。

△巴黎盧浮宮的一條波斯灣珍珠項鏈,有可能是現存最早的項鏈
盛產到什么程度呢?19世紀30年代-50年代之前,世界上70%~80%的天然珍珠都產于波斯灣。
整個19世紀,波斯灣珍珠的產量幾乎超過了其他所有地區產量的總和!

△印度末代王妃的這顆“大燈泡”,據說就是產自波斯灣
可惜到了20世紀中葉,這種貿易壟斷格局被打破,波斯灣珍珠也逐漸走向了沒落...
2
日本養殖珍珠
憑借中國技術橫空出世
其實,波斯灣珍珠的沒落,原因有很多。
大致上可以概括為:日本發明人工養殖珍珠,而波斯灣兩岸的國家又發現了更有利可圖的石油。

于是在珍珠行業,前者興起,后者沒落。
如今日本算是珍珠行業的佼佼者了,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日本之所以能培育出人工珍珠,靠的都是“抄襲”中國配方!

咱們國家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對珍珠的喜愛也是無以復加,因此先輩們很早就開始培育人工珍珠。

△古代采珠圖
最早的人工培育珍珠記錄在宋代。
宋代龐元英《文昌雜錄》有載:“禮部侍郎謝公言有一養珠法....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開口,急以珠(系人工珠核)投之,頻換清水....經兩秋,即成真珠矣”。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簡單來講,就是在母貝中插入人造珠核培育珍珠,這也是“現代人工培育珍珠”的基礎理念。
要知道這部書寫于1082年,距今可是有937年了,老祖宗的智慧簡直太讓人驚嘆了!

后來,到了1881年,日本引進了珍珠養殖技術,又把中國南海的馬氏珠母貝拿去研究。
終于,經過了20幾年的研究,御木本成功培育出有核珍珠,從此憑借此“專利”走上人生巔峰。


△御木本幸吉先生
借著這樣的高新技術,再加上與世界接軌的商業經營方式,日本珍珠開始飛速發展,繼而成為了如今珍珠產業的開創者、領頭人和絕對的霸主。

△御木本·珍珠分級

△格蕾絲王妃佩戴御木本珍珠
要寶姐說,雖說“抄襲”可恥,但如果沒有日本的先進養殖技術以及對品質的把控,也真的很難有如今的akoya“小燈泡”了。
3
野生珍珠PK培育珍珠
培育珍珠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野生珍珠的稀缺。
然而,隨著海洋污染越來越嚴重,現在的野生珍珠非常少見。比如說現在珍珠市場中大熱的Akoya、南洋珠、大溪地黑珍珠,幾乎99%都是培育珠!

不過,別看我們現在入手的都是培育珍珠,和野生珍珠比,它們的優點也有不少呢!不信你往下看——
01性價比:培育珍珠勝
野生珍珠稀少珍貴,在過去無論國內外,都是皇室貴族的“專用珠寶”。
在中國,珍珠用于裝飾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初始。秦漢之后,帝王將相、達官貴人,無不以珍珠裝飾為榮:

△東珠朝珠在所有朝珠中最為珍貴,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能佩戴

△后宮女人用的各類珍珠首飾,更是花樣繁多
歐洲開始認識珍珠,約在公元前四世紀的古希臘時期,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到中世紀,統治者對珍珠更是達到了“壟斷”的地步:

△珍珠王冠、耳環、項鏈、禮服,甚至將珍珠編入頭發

△凡是皇室貴族的小姐夫人大多佩戴珍珠飾品
1530年之后,許多國家開始為珍珠立法,規定人們必須按照社會地位及身份等級佩戴珍珠。隨后出現的“歐洲珍珠時代”,更是讓其成為了權力和財富的象征。

當然,寶姐上面指的都是稀少又珍貴的野生珍珠。
如果沒有培育珍珠的出現,我們常見的珍珠首飾將會變得有價無市,只能出現在拍賣會、古董商那里了吧~

△珍珠淚王冠,祖傳三代

△如果珍珠不那么貴,估計就沒有香奈兒“人造珍珠”什么事兒了
培育珍珠的興起,讓珍珠首飾從皇室走向了平民百姓家,從“無價”變“有價”,無論你什么職業、什么風格,每個女人都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套珍珠首飾。
喜歡小而精巧的,可以選擇akoya珍珠;喜歡大而奢華的,可以選擇南洋珍珠;喜歡深邃有魅力的,肯定偏愛大溪地黑珍珠。
而喜歡與眾不同的,還有奇特的巴洛克珍珠: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雖然走下“神壇”,但珍珠在珠寶、時尚界的地位依舊沒有改變過,它的經典之美,可以說是每個時代不變的經典之選:

02品質上:兩者各有優勢
其實,野生珍珠不止數量少,也很有自己的特色。
野生珍珠為“無核珍珠”,和“有核珍珠”相比,它的珍珠層更厚,因此會擁有非常迷人的光澤感。

有些經過妥當的保養,甚至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時光洗禮,這些珍珠的光澤依然那么迷人。
但與此同時,正因為它是“野生”的,其衡量常規珍珠的原則,對它就不適用了。

△野生珍珠
野生珍珠,瑕疵較多,整體多少會出現形狀不均勻、表面凹凸不平的問題,當然如果只是小瑕疵,它們的價值依舊會很高~
天然的東西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定的瑕疵,只要天然野生珍珠整體的形狀比較接近圓形或水滴形,光澤度較好,就已經很難得了。


而像我們佩戴的Akoya珍珠、南洋珍珠這樣的培育珍珠,雖然珍珠層不能和野生珍珠相媲美,但在挑選過程中,我們可以選擇優質的厚珠層呀~
這樣不僅光澤度更好,也更實用耐磨:

另外,在形狀、顏色、瑕疵等方面,培育珍珠則更符合現代人們所追求的“珠圓玉潤”。
和不可控的野生珍珠相比,培育珍珠的形狀更加接近正圓形、顏色更豐富多變、瑕疵更少一些:

03價值上:野生珍珠勝
物以稀為貴,在價值方面,野生珍珠可以完勝培育珍珠。
比如說這枚瑪麗王后的珍珠鉆石吊墜,它在今年拍出了3642.7萬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2.49億)的價格,成功打敗了之前伊麗莎白泰勒的“漫游者珍珠”創下的記錄,成為當前最貴珍珠:

△瑪麗王后·珍珠鉆石吊墜

△“漫游者”也曾屬于過很多名人:瑪麗一世、西班牙王后
除了以上受到大家追捧的野生白珠,近幾年灰珠在拍賣場上也頗受歡迎:

△2016年佳士得日內瓦春拍·成交價:25000 瑞郎
還有海螺珠、美樂珠這樣的“彩色珠”,也成為了拍賣會上的常客: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那是不是培育珠就不值錢呢?也不是,那要看和誰比了。
雖然不能和動輒上百萬上千萬的野生珍珠相比,但如果是同一品種的高品質的珍珠,有些照樣可以拍出幾萬—十幾萬的價格,這種程度還是沒有問題的~
寶姐私語:
不管怎么說,野生的也好,培育的也好,珍珠已然成為了女人不可或缺的珠寶之一,它的百搭時尚,終究是其他珠寶所替代不了的...
本文珍珠|史上最“老”珍珠曝光!8000年了,還光澤如新?這都是因為...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珍珠|史上最“老”珍珠曝光!8000年了,還光澤如新?這都是因為...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baoyang/4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