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等離子欲借3D翻身 業內人士稱希望渺茫
導讀:長虹等離子欲借3D翻身 業內人士稱希望渺茫 長虹等離子欲借3D翻身 業內人士稱希望渺茫導讀: 小編感言: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行業發展部主任馮曉曦卻認為,長虹等...
小編感言: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行業發展部主任馮曉曦卻認為,長虹等離子線量產以來,無論產品、技術還是市場,并不存在太大的問題
被看做彩電行業的“異類”、豪賭離子屏的長虹等離子,能否借3D等離子屏量產的時機“咸魚翻身”?
“要說企業戰略,可以寫厚厚一本書,也可用一頁紙概括,其實落到最后也就兩個字:選擇。”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如是說。上馬3D長虹等離子屏正是趙勇現在為長虹做出的又一個重大選擇。
崇尚技術治企的趙勇7年前做出上馬等離子屏生產線的決定,希望借此可以“讓長虹這頭大象起舞,甚至跳華爾茲”。然而,后來等離子屏不僅沒讓長虹“舞”起來,反而帶來沉重的庫存包袱。如今,趙勇又決定上馬3D長虹等離子項目,這種“瘋狂”被看作是他欲抓住3D電視這根救命稻草的悲壯自救。
4月25日,長虹等離子生產線實現全面量產。3D電視的普及能否讓長虹“咸魚翻身”?已到知天命之年的趙勇能否帶領長虹走出泥潭?
長虹“翻身”的機會?
自從趙勇決定把等離子電視作為長虹的核心業務,長虹電視就一步步陷入被邊緣化的尷尬境地。這其實是等離子與液晶在市場中較量的結果。
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市場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的市場占有率之比是3∶7。而到第二年,等離子電視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已不及液晶的1/10。2018年,等離子電視市場占有率繼續下滑,僅剩4%,液晶電視則上升到88%。面對液晶對等離子市場份額的鯨吞虎掠,長虹卻堅持特立獨行。這似乎與趙勇的個性頗為吻合。
外表看上去書生氣頗濃的趙勇,其實個性十分強硬。2004年,在等離子與液晶面板前景均不明朗之際,趙勇力排眾議,堅持上馬等離子生產線。如今,等離子電視市場份額被液晶電視吞噬得所剩無幾,長虹等離子電視銷路未能有效打開,庫存快速增加。
“長虹等離子需要與國內各大彩電廠家合作,形成產業鏈協同,才會降低生產成本,盡快產生規模效益,也就能早一點實現盈利。”家電產業問題專家、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說。
實際上,長虹也的確是這么做的。長虹新聞發言人劉海中告訴《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在上馬等離子屏項目過程中,長虹給國內的創維、TCL、康佳等同行企業,都提供了等離子屏的樣品。但是,除了TCL對此表現熱心,并于2018年派人親自到綿陽與長虹洽談訂購以外,其他企業并未有所行動。
“其他企業都在生產液晶電視,這種產品結構難以更改,導致長虹的等離子屏庫存偏高,甚至至今達到了上百萬臺的庫存。”長虹內部某銷售人員透露。
趙勇一直在尋找長虹等離子翻身的機會,希望長虹成為等離子領域里的一枝獨秀。而現在3D電視的迅速普及,顯然就是趙勇需要的機會——等離子有著刷新率高、尺寸大、高對比度、高色彩以及動態清晰度較高等優勢,為顯示3D畫面提供了較佳的平臺,于是,長虹改造等離子生產線的工作悄然啟動。
4月25日,長虹等離子屏正式實現量產。在生產線車間內,全國50多家媒體記者圍著全面量產的3D等離子屏生產線忙碌拍攝,絲毫不吝嗇相機內存。記者們感到遺憾的是,一手締造長虹等離子生產線的趙勇卻并不在場,或許當時的他內心五味雜陳,并不是喜憂二字能簡單涵蓋的。
“3D電視的普及趨勢,確實給國內生產等離子屏的企業帶來巨大的機會。”奧維咨詢(AVC)平板顯示中心總監彭健鋒說。據奧維咨詢預測,2018年,平板電視國內零售量將達到4106萬臺,其中液晶電視國內零售量將達到3816萬臺,而等離子電視市場的零售規模有望突破290萬臺,行業成長率超過31%,而同期液晶電視的增長率只有14%。這是5年來國內等離子電視的行業增長率首次超過液晶電視。
終于,趙勇以及長虹在暗夜中看到了一絲曙光,為此,長虹特意選擇在五一前實現3D長虹等離子生產線的全面量產。目前,該生產線的產品為42英寸以上的高清和全高清3D等離子顯示屏,單日產能實現0.6萬片。
“3D電視產業化為長虹的等離子項目提供了一個翻身的機會,但是,最后是否能翻身,還要看在市場中企業自身的操作。”羅清啟說。
飽受爭議的抉擇
直到現在,那個業界討論多年未果的問題依然時常被人提及:當初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長虹在液晶形成壓倒性優勢的情況下,依然選擇做等離子屏,而這一做就是7年。
“我這個人是喜歡挑戰的。”在2004年7月9日,趙勇在長虹上任伊始,就在“組閣會議”上如此介紹自己。那一年,長虹身陷APEX債務風波,企業虧損達37億元,外界質疑少壯派趙勇是否有能力重振長虹等離子。
趙勇出生于四川綿陽,16歲考入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接著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最后是熱能與動力工程博士后流動站的博士后。整整14年里,趙勇都泡在清華的校園里。也許正是這樣的學院背景,讓臨危受命于長虹的趙勇,首先確定了以“技術為支點”的競爭戰略,此后,技術成本更高的等離子屏受到他的青睞,他本人甚至被稱為“長虹等離子教父”。
立項以后,趙勇馬不停蹄地整合等離子產業鏈,長虹等離子與彩虹合資成立北世紀雙虹顯示器件有限公司,并與批量生產等離子屏的韓國歐麗安(ORION)公司展開談判。2007年4月6日,長虹拿到國家發改委的批復,獲準建立中國第一條等離子生產線,總投資超過20億美元。
與對等離子項目巨資投入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長虹對液晶領域的投入非常少,生產液晶電視所需要的液晶屏仍然依賴外購。“這進一步降低了長虹液晶電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使長虹在液晶領域的品牌價值有所回落。”某業內人士如是評價。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此前全球等離子都處于低迷狀態,被市場嚴重邊緣化,下滑態勢表現非常明顯,等離子已經變成一個沒落的產業。而長虹執意進入等離子市場未必是正確的選擇。10多億美元投入后,面板和等離子產品銷售無門,對長虹等離子業績不會帶來良性循環反而起負面作用。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行業發展部主任馮曉曦卻認為,長虹等離子線量產以來,無論產品、技術還是市場,并不存在太大的問題,而且它是國家基礎戰略型項目,并不能僅用一兩年的市場表現來證明它的成敗。
劉海中強調更多的是,在未來電視向大尺寸發展的必然趨勢下,等離子有自己獨占的市場空間,在這個空間,暫時沒有其他替代產品,同時,長虹等離子在這個獨占空間里,有不可替代的性能優勢。
很多專家認為,長虹等離子項目在過去幾年遇到的問題,其實主要是市場營銷沒有做好。羅清啟表示,企業的核心任務是創造顧客,不是簡單的制造商品,長虹等離子屏及電視雖然是好東西,但是并沒有創造顧客。
某熟悉長虹的業內人士透露,五一期間,并未見長虹在3D等離子電視的產品創新、促銷推廣上有什么特別的新動作。該人士分析,時至今日,液晶技術、市場趨于成熟,等離子單憑3D技術翻身希望渺茫,除非推出被市場認可的3D裸眼技術。
小編感言: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行業發展部主任馮曉曦卻認為,長虹等離子線量產以來,無論產品、技術還是市場,并不存在太大的問題
來源中國品牌網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推薦長虹等離子欲借3D翻身 業內人士稱希望渺茫品牌故事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站對作者上傳的所有內容將盡可能審核來源及出處,但對內容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其真實性及合法性。如您發現圖、文、視頻內容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及時予以修改或刪除,http://www.green7ye.com/pinpai/shidapinpai/21385.html
- 上一篇:家電十大品牌TCL撒網能源投資
- 下一篇:連天紅按斤論價 揭穿紅木家具價格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