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銀文化及銀飾潮流
黃金首飾網導讀: 泰銀文化及銀飾潮流 泰銀是眾多銀飾品中獨具特色的一個分類,隨著在時尚界的風靡,人們對泰銀充滿好奇,現在我們就為您解讀泰銀的背景、文化及發展歷程,揭開籠罩泰...
泰銀是眾多銀飾品中獨具特色的一個分類,隨著在時尚界的風靡,人們對泰銀充滿好奇,現在我們就為您解讀泰銀的背景、文化及發展歷程,揭開籠罩泰銀上的神秘面紗。

泰國銀飾,概念上就是925純銀,是一種對特殊工藝的特殊稱呼。泰銀其實現在走的是國際路線,在國外非常流行,質地也是采用925的國際純銀標準。之所以稱呼它為“泰銀”,主要因為它是聰明的泰國人的杰作。
泰銀飾品經過燒蘭工藝處理,充滿了質樸的風格、啞光的、舊舊的、古老的氣息,受到時尚一族的喜愛。泰銀和普通銀飾不同的是,它的亮度更高、韌性更強,沿用了十三世紀末的樸實藝術手法,采用特別技藝提煉,以求得一種獨特的色澤與質感,雕琢鑲嵌出令人無法割舍的珍寶。
泰銀寶石的鑲嵌與藏銀、尼泊爾銀不同,泰銀以晶瑩的烏金石(即馬克賽石)、瑪瑙、石榴石為主,紅色、黑色是泰銀鑲嵌寶石的主色調,在陽光下能閃出美麗的光芒。用泰銀來搭配套裝、晚禮服,彰顯著佩戴者的尊貴身份和不俗的品位。其款式繁多,做工也不錯,適合清秀的女生,也適合追求唯美的女士及追求大方的男士。
泰銀的起源很早,比泰民族建國還要早上1000多年。2000多年前,入侵泰國的西方殖民者把先進制銀技術傳授給了當時統治曼谷湄南河盆地的孟族人,孟族人通過部落間的貿易將手工制銀技術傳播到泰國其他地域,漸漸流傳開去,經由泰國原著居民的智慧加持與發展,融進了當地特色風格和文化,逐漸形成了泰銀原始雛形。
時光巨輪駛到了距今約1000年的泰國大城王朝時期,泰銀進入了王室專制的階段,銀飾被當時的權貴列為宮廷專屬,成為只有泰國王室貴族才能享用奢侈品。王室成員的王冠、寶劍、衣服甚至拖鞋上都鑲嵌上銀及紅、藍、綠寶石作為裝飾,佩銀則成為權勢和財富的象征。
18世紀中葉,泰國對西洋開放,暹羅王子朱拉隆功(Chulalongkorn)派熟練的銀匠技師到英倫學習制銀工藝,帶回了鼎盛的銀飾技術。通過御用工匠兼容并蓄,吸收發揚,以純正的材質、無與倫比的手工,卓越超凡工藝設計的銀飾及宮廷裝飾擺件為王室的尊榮做出最完美的詮釋。
1868年,暹羅朱拉隆功即位,他即是泰國歷史上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帝。在他掌政時期,暹羅王朝繼續推行社會改革計劃,不斷開放的政權惠及社會各行各業,尤其是對泰銀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將泰國銀飾從宮廷中解禁出來,結束了王室專享時代,進入尋常百姓家。
一夕之間迅速擴大的銀飾需求為泰國制銀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量動力,使泰國銀飾工藝迅速發展起來,嫻熟精湛的工藝、獨具風格的設計,復古優雅的色澤,搭配裝飾性極強的馬克賽石,產生一種典雅的韻味,這就是泰國銀飾的風靡世界的代表風格。對泰銀繼承發展最完善的當屬著名銀飾品牌MGS曼古銀,是泰銀眾多品牌中的杰出代表。
現今,泰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與美國、印度、以色列、及比利時并列的五大銀飾加工中心之一。泰銀不僅流行于泰國,更在歐、美、亞洲有著數億的擁躉人群。泰銀以其獨具個性、詩意、激情的款式,色彩極其豐富的層次,為時尚一族帶來了完美視覺沖擊與心靈感受,展現出飾品獨特的審美藝術和復古魅力。
。
本文 泰銀文化及銀飾潮流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泰銀文化及銀飾潮流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xuzhi/21199.html
- 上一篇: 買925銀飾需要看清純度標志
- 下一篇: 白銀飾品的一般清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