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學會分辨珍珠真假和好壞!【鑒定師透露的獨門絕招】
黃金首飾網導讀:1分鐘學會分辨珍珠真假和好壞!【鑒定師透露的獨門絕招】 在珠寶圈,有些暢銷寶石可能被優化處理,甚至仿制、假冒——這里的“處理”和“仿制”是寶石學專業術語,都是寶石“造假”的常見方式。來看看珠寶...
導語:在珠寶圈,有些暢銷寶石可能被優化處理,甚至仿制、假冒——這里的“處理”和“仿制”是寶石學專業術語,都是寶石“造假”的常見方式。來看看珠寶鑒定師透露的獨門絕招珍珠的鑒別知識!
一、處理
對于珍珠而言,最常見的處理方法是染色或者輻照處理,用來改善或改變珍珠顏色。
其中最需要提醒大家關注的是染色黑珍珠與金珠,因為這兩種天然色的珍珠非常稀有,所以價格昂貴,造假的情況也最多見。
那么如何區別染色珍珠呢?
其實不管是把淡水珍珠染成黑色、金色,還是讓海水珍珠增加本身體色,染色處理過的珍珠會有一些共性,除去上專業儀器,這里主要說說肉眼如何辨別——敲黑板啦!
? 顏色狀態
天然色的珍珠顏色分為體色、伴色和暈彩,顏色從珍珠內部透出,比較柔和靈動,有層次感,基本上沒有兩顆珍珠是完全一樣的。
(天然色大溪地黑珍珠,顏色從內部透出)
而染色珍珠一般顏色濃郁且呆板,浮于表面,比如那種成串的珍珠,每一顆都特別一致、沒有變化。
(染色珍珠,顏色均勻呆板,色調深沉)
? 顏色分布
絕大多數珍珠都或多或少有瑕疵,天然色的珍珠往往瑕疵處色澤較淺。
而染色珍珠雖然為努力營造天然暈彩而添加不同的金屬色調,但顏色分布容易不均勻,尤其會在珍珠的孔洞及瑕疵處濃集成邊界較清晰的色斑——在強光照射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現這些特征。
(不同色調仿天然暈彩的染色珍珠,顏色不均,浮于表面,可見色斑)
? 穩定性
染色珍珠的顏色一般不穩定,時間久了會褪色;用繩子串連的項鏈等,仔細觀察繩子部分,有可能看到染料的褪色。
? 尺寸警報
金珠與黑珍珠(兩者均是海水珠)的直徑一般都會大于 8mm,而一些由淡水珍珠染色冒充而成的,其直徑一般會小于 8mm。所以,如果遇到直徑小于 8mm 的黑珍珠或金珠,并且顏色濃艷亮麗,就要引起注意啦!
不過,順便也補充一句,海水珠中的日本 akoya 金珠雖然是天然珍珠天然色,但其直徑很多也會小于 8mm(5-9mm 的常見),但它們的顏色較淺,有透明感,跟淡水珠染色后的濃郁視覺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染色金珍珠)
(天然色南洋金珠)
(天然淺金色日本 akoya 珍珠)
? 特殊特征
淡水珍珠沒有金色、黑色品種,所以如果在黑珍珠或金珠上看到一些淡水珍珠特有的特征,就意味著這顆珍珠有問題。
比如形狀特征。海水珍珠一般為有核養殖,內部會植入圓球核,所以一般都呈正圓形,不會出現無核養殖的淡水珍珠中那么明顯的米型、扁片型等。
(圓或近圓的大溪地黑珍珠)
(長米型淡水珍珠染色仿黑珍珠)
再比如腰線特征。淡水珍珠正中的腰線收縮紋在海水珍珠也非常少見。
(有腰線收縮紋的淡水珍珠染色)
不過實際上這種有明顯淡水珠特征的染色珍珠,基本無法成功冒充海水珍珠,價格也比較低廉,常作為裝飾品。
近些年也有淡水珍珠開始有核養殖,市場稱之為愛迪生珍珠,這種珍珠與海水珍珠的形狀、尺寸接近,如果染色就會很有欺騙性了。
? 價格警報
天然色的黑珍珠、金珠本身就因產量稀少而價高,其中顏色濃郁漂亮的就更加難得,所以價格不菲。
如果遇到一顆顏色漂亮的珍珠卻遠遠低于市場價,就要拍拍小腦袋提醒自己咯——千萬不要抱著撿漏的心態,寧肯相信自己沒這運氣。
染成各種顏色的淡水珍珠
還有一部分淡水珍珠會染成紅紅綠綠的裝飾品,各種顏色都會出現,分辨起來也比較容易,因為這些都是天然色的珍珠不會出現的顏色,對照上面的特征也可判斷。
上面提到的鑒別方法,主要是從染色這個角度展開的。
(輻照處理產生的灰色外觀)
至于前面提到的另一種處理方法輻照改色,因為市場上輻照改色的珍珠相對少一些,所以也就不展開講了。
而且這類珍珠除了能稍微看出顏色均勻呆板、一般呈灰色以外,很多時候必須借助大型儀器才能準確鑒別,就不屬于我們今天討論的肉眼鑒定的范疇了。
二、仿制
假珍珠一般是用玻璃、塑料或貝殼制成的,也有些是用珍珠粉壓制、膠結做核制成,外面再涂一層具有珍珠光澤的“珍珠液”來仿造珍珠的外觀。
不論是哪一種方法制成,仿制珍珠一般價格低廉,常用于小飾品及服裝輔料,鑒別起來也相對容易。
? 大小、顏色、光澤、形狀等特別一致
仿制珍珠因為是流水線產品,所以外觀上會非常一致;而自然生長的珍珠大小會有差別。
比如一條真的珍珠項鏈中,一般尾部靠近扣子的珠子會比前面中心的珠子小一些,多少都會有一些尺寸的漸變;且真珍珠的顏色光澤不可能每顆都相同,形狀也不會特別正圓完美。
所以太完美又價格低廉的珍珠或珍珠飾品,一定有問題。
? 仿珍珠幾乎無瑕疵
真珍珠上總會或多或少呈現出自然生長的痕跡,也就是所謂的瑕疵。但仿珍珠幾乎看不到瑕疵,或者會有一些特別規則的平面、凹陷、氣泡等。
? 真假珍珠的膚感不同
真珍珠貼近皮膚時會有涼感,而仿珍珠是溫感。
? 兩顆珍珠摩擦的質感不同
兩顆真珍珠相互摩擦時,會有澀感,還會出現細小的珍珠粉痕跡,但擦掉后無破壞。
而仿珍珠兩顆互相摩擦則是滑滑的感覺。
? 珍珠孔洞見分曉
觀察孔洞,仿珍珠可見圓滑的涂層邊緣,有時會看到表皮凸起、脫落等現象。
(常見的仿珍珠外觀,珠孔可見圓滑的涂層邊緣及脫皮現象)
? 放大鏡輔助觀察表面
借助放大鏡放大觀察,可以看到真珍珠表面珍珠層是一層層疊瓦狀構造,展示了生長痕跡,而仿珍珠則像雞蛋表面一樣呈現凹凸不平的蛋殼狀。
珍珠表面的疊瓦狀構造(左邊為結構示意圖,右邊為實拍圖)
還有一些用刀片刮等破壞性的鑒別手段,砳媽就不建議啦。
珠寶商溫馨提醒您:價格絕對是衡量品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啊!仿制珍珠或染色珍珠的價格就是會低一些,選購珍珠時切不可抱著僥幸心理貪圖便宜哦。
珠寶商友情提示:如果你在購買珍珠的時候跟商家要求是真珍珠,結果買到一顆染色珍珠,說起來商家也沒錯,染色只是對真珍珠進行了人工處理哦,到時候只能自己藍瘦香菇。所以寶寶們要記得再多問一句是否經過人工處理!
三、珍珠質量好壞鑒別
1、、看光澤
所謂“珠光寶氣”,光澤是珍珠的靈魂。無光、少光的珍珠就缺少了靈氣。看光,應該將珍珠平放在潔白的軟布上,能看到珍珠流溢出的溫潤的光澤;而迎著光線看,好的珍珠可以看到發出七彩的虹光,層次豐富變幻,還可以看到如金屬質感的球面,甚至可以映照出人的瞳孔,特別明亮的可列入A級,稍次之為B級。
什么樣的珍珠好 珍珠質量的鑒賞與鑒定
光澤級別 質量要求
極強 A 反射光特別明亮、銳利、均勻、表面像鏡子,映像很清晰
強 B 反射光明亮、銳利、均勻、映像很清晰
中 C 反射光明亮,表面能見物體影像
弱 D 反射光較弱,表面能照見物體,但影像較模糊
2、看瑕疵
表面痘、斑、印、坑、點越少越好,一般在0.5米遠外看不到瑕疵為可以接受的標準。A級的標準為100%表面光滑,肉眼近看看不出瑕疵。當然了,用放大鏡都難看出瑕疵的那是萬里挑一的極品中的極品 ,比如海水養殖珍珠光潔度級別。
光潔度級別 質量要求;
無暇 A 肉眼觀察表面光滑細膩,極難觀察到表面有瑕疵;
微暇 B 表面有非常少的瑕疵,似針點狀,肉眼較難觀察到;
小暇 C 有較小的瑕疵,肉眼易觀察到;
瑕疵 D 瑕疵明顯,占表面積的四分之一以下;
重疵 E 瑕疵很明顯,嚴重的占據表面積的四分之一以上;
3、看顏色
珍珠的顏色豐富多彩,尤以淡水珠的顏色更多。最好的珍珠顏色為黑色、金色、白色帶玫瑰色系暈彩。黑珍珠數量較少,十分稀有,人工養殖又受到條件限制,因此,好的黑珍珠價格特別昂貴。珍珠之所以有很多的顏色,是因為貝類和生長水域的不同,珍珠質中含有的致色金屬離子有差別。
什么樣的珍珠好 珍珠質量的鑒賞與鑒定
4、看圓度
“一分圓一分錢”,“珠圓玉潤”,珍珠越圓越美,這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大顆粒、精圓的珍珠,顯現出如圓月的美感。配合光澤,則營造出朦朧的意境美。以珍珠最長直徑和最短直徑差的百分比≤1%為正圓標準,1%≤直徑差比≤5%為圓的標準,在5%和10%之間的為近圓。不過大多時候,用自己的眼睛就可以看出圓度來了。
珍珠形狀規則
質量要求(直徑差百分比%)
正圓 A1≤1;
圓 A2 ≤5;
近圓 A3 ≤10;
橢圓 B >10 可以有水滴形、梨形;
扁平 C 具有對稱性,有一面或兩面成近乎平面狀;
異形 D 形狀極不規則,通常表面不平坦,沒有明顯對稱性,可能是某一物體形態的相似性;
5、珍珠看大小
所謂“七分為珠,八分為寶”,一般6毫米以下的珍珠不被列入珠寶級珍珠的范疇,7-9毫米為消費者所普遍喜愛,10毫米的珍珠已經難得,11毫米以上的則只有南洋珍珠和黑珍珠有了。越往上,數量就越稀少,而價格則往往成倍的增長。這個標準看的難度不大。珍珠的大小與珍珠有很大的關系,同樣的品質下,珍珠越大,價值越高。但通常珍珠都比較小。
本文1分鐘學會分辨珍珠真假和好壞!【鑒定師透露的獨門絕招】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1分鐘學會分辨珍珠真假和好壞!【鑒定師透露的獨門絕招】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xuzhi/38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