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壓制斜頑輝石仿緬甸黃玉的檢測案例
黃金首飾網導讀:一則壓制斜頑輝石仿緬甸黃玉的檢測案例 緬甸黃玉的原石多為不規則的板狀、片狀,厚度在2~15cm之間。原生礦呈脈狀分布,兩側常有黏土礦物層,原石的顏色從表面至中心變淺,透明度變低,由于緬甸黃玉原料這種層狀分布的...
緬甸黃玉,又稱緬甸黃石、緬甸黃龍玉或簡稱緬黃,是近年市場上出現的一種新的玉石品種,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依據國家標準GB/T16552-2017《珠寶玉石名稱》應命名為:石英質玉、石英巖玉或者玉髓。
緬甸黃玉的原石多為不規則的板狀、片狀,厚度在2~15cm之間。原生礦呈脈狀分布,兩側常有黏土礦物層,原石的顏色從表面至中心變淺,透明度變低,由于緬甸黃玉原料這種層狀分布的結構,市場中將這種料形象的稱為“蛋黃料”,見圖1、圖2。
根據前人的研究緬甸黃玉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SiO2),含有少量的蛋白石及其他礦物,晶體顆粒大小介于玉髓和石英巖之間,屬于微晶石英-隱晶質玉髓過渡的一類硅質玉石。因其細膩的質感和良好的雕刻性,緬甸黃玉一面市就受到藏友的追捧。
圖1、緬甸黃玉蛋黃料原石。圖片出自淘寶號玉緣緬黃批發
圖2、緬甸黃玉蛋黃料原石。圖片出自淘寶號騰緣玉閣
最近筆者發現了一種新型緬甸黃玉的仿品:樣品是一條瓜棱形珠手串,共19粒,規格尺寸:9.8X9.0mm,總重量20.63克,顏色呈黃色,不透明,玻璃至亞玻璃光澤,外觀與緬甸黃玉的“心料”十分相似,如圖3。
圖3、本次檢測的樣品與緬甸黃玉的對比樣。
初步檢測,樣品折射率約為1.54-1.56(點測法),樣品的紅外光譜特征吸收與緬甸黃玉有很大區別,見圖4、5。
圖4、樣品的紅外反射譜。
圖5、緬甸黃玉的紅外反射譜。
進一步放大檢測發現,樣品瓜棱珠有許多模具壓制的痕跡,如樣品棱線凹陷處有許多丘疹狀突起;樣品打孔處有許多鑄造殘留的小珠/球狀突起。
圖6、樣品棱線凹陷處有許多丘疹狀突起
圖7、樣品打孔處有許多鑄造殘留的小珠/球狀突起。
文章到這里朋友們一定都明白了:本次檢測的樣品是某種礦物壓制的緬甸黃玉仿品。
接下來,我們采用溴化鉀壓片法對樣品進行紅外光譜透射分析。通過檢索彭文世、劉高魁等編著的《礦物紅外光譜圖集》發現樣品與“斜頑輝石Mg2〔Si2O6〕”的紅外譜吻合度較高。這與我們之前檢測的“壓制斜頑輝石仿綠松石”制品的紅外圖譜基本一致,見圖8-9。
這里強調一點,壓制斜頑輝石仿綠松石在市場中已經十分常見。學者陳全莉老師認為這類仿品是由頑火輝石壓制而成(見本期推薦閱讀3),其中紅外1080cm-1處的強吸收峰可能是由于原料中添加了石英成分有關。但筆者認為:紅外1080cm-1處的強吸收峰與斜頑輝石的特征吸收譜更為接近。斜頑輝石是一種低壓下形成的輝石礦物,成分與頑火輝石完全一致,其它化學性質也接近。要準確分辨出壓制礦物具體是斜頑輝石還是頑火輝石也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
圖8、樣品紅外透射圖譜。
圖9、彭文世、劉高魁等編著的《礦物紅外光譜圖集》中“斜頑輝石”的特征紅外譜。
結 論:
本次檢測的緬甸黃玉仿制品是由“斜頑輝石”壓制并染色制成,樣品的紅外反射譜與輝石族礦物十分接近,以1088cm-1為最強吸收。另外,在X射線熒光光譜儀檢測時,樣品顯示出很強的金屬鋇(Ba)的熒光峰,這可能是由于樣品在前期制備過程中混入了金屬鋇(Ba)的化合物。
圖10、樣品X射線熒光檢測會顯示出金屬鋇(Ba)的峰。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壓制“斜頑輝石”仿綠松石的制品在市場上已經十分常見,學者陳全莉老師觀點認為這類仿品是由頑火輝石壓制而成。斜頑輝石是一種低壓下形成的輝石礦物,成分與頑火輝石完全一致,其它化學性質也接近。要準確分辨出壓制礦物具體是斜頑輝石還是頑火輝石也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在日常的檢測實踐中定名輝石大類即可,如仿綠松石(壓制輝石)、仿石英質玉(壓制輝石)。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吧?
來源:
本文一則壓制斜頑輝石仿緬甸黃玉的檢測案例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一則壓制斜頑輝石仿緬甸黃玉的檢測案例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xuzhi/40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