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玉能擋災?原來······
黃金首飾網導讀:為什么說玉能擋災?原來······ 總是可以聽到親朋好友聊 “玉擋災”的故事。為什么那么多人都認為玉可以擋災呢?究竟玉有怎樣的“獨特”之處,讓人覺得就是它擋了災呢?今天和大家聊聊玉擋災的故事。...
總是可以聽到親朋好友聊 “玉擋災”的故事。為什么那么多人都認為玉可以擋災呢?究竟玉有怎樣的“獨特”之處,讓人覺得就是它擋了災呢?今天和大家聊聊玉擋災的故事。
有句古話說的好:“前期人養玉,后期玉養人”。佩戴玉飾的人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與玉進行“溝通”。
相信佩戴玉飾的人都了解過,玉飾能擋災替主,尤其是翡翠,代替主人承受突如其來的災難!
而關于玉擋災的事跡,自古有之。《玉紀》作者陳原心講:某年游晴川閣,從三層樓掉下來,幸虧因佩帶了太公璜,得以不死。
清代玉器收藏家劉大同在他的《古玉辨》一書中,專門有一小節講“古玉防險之見聞”,記述了他的幾則見聞:
一是有位姓胡的瓦匠,在河中淘到了一只玉鏟,即用作煙荷包墜石。后他為姓趙的人家蓋房,正在上梁時,忽然失足落地,但人毫無損傷,而腰中玉墜崩裂了好幾處。又見一老翁在上海澡塘洗澡,出浴時暈倒在地,扶起時見老翁無恙,惟右臂玉鐲碎矣。
當然,除了古人有這樣的奇遇之外,現代人貌似也有很多類似的經歷:
甚至有朋友還告訴了我這樣一個事情,他的一個客戶經歷過“伊春空難”。據描述,在遭遇空難時,那人正巧佩有一塊觀音玉佩。在飛機迫降即將墜地的時候,他在情急之中從機身破裂的斷口處躍出,雖然身獲重傷,但所幸保得一命。那件觀音玉佩也受到了嚴重破損…
薛阿姨3年前生日時女兒特意買了只和田玉鐲表孝心。前不久薛阿姨不慎從十二級樓梯跌下,結果玉鐲碎了,人卻安然,家人虛驚后都說是那只玉鐲救了她。女兒心疼媽,當天就重新去幫媽媽挑了只玉鐲回來。
這些事例聽起來玄幻,但也不勝枚舉。雖然玉能擋災并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可言,可是很多人還是愿意相信玉能擋災的說法。究其原因,我想有如下幾條:
- 玉有靈性 -
老話說“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在這里,“養”不單純為保養、滋養之說。而是因為玉有靈性,在長時間的接觸后,對主人有了意識和記憶。當人處于危險境遇的時候,玉就會挺身而出,替主人抵擋災禍。
而很多人不愿意佩戴別人的玉,就是有著這樣的顧慮:首先,玉只會忠于一個主人,不會替其他人擋災。另外,玉身上會積蓄曾經主人的氣息,如果輕易入手佩戴,不僅起不到“養”的作用,甚至還可能壞了運道。
- 玉為祥瑞 -
玉自古便是“祥瑞”的象征。從秦朝起,一直到清朝,國家的信譽是用玉來表示的,叫玉璽,這便是源于這個“瑞”字。玉作為祥瑞之物,被儒學認為是表達天意、對人有益的自然瑰寶,是一種吉祥的征兆。
正是因為玉代表了上天的意愿,所以,最初的玉是人和神進行溝通的媒介。古人認為,通過佩戴玉石可以獲得神明的保佑,自然也就有了擋災的效果。
- 玉有玉德 -
古人有言:“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是說古代的君子始終要戴玉佩來警示自己的行為,沒有緣故,不會將玉取下來。自古君子比德于玉,他們不斷提醒著自己要行為端正,遵從仁、義、禮、智、信五德。甚至在走路的時候都要極為注意,不能跨幅過大,否則佩戴的玉佩會鏘鏘作響而提醒自己。因為君子以佩玉來約束自己,行為端正,不惹是非。那自然也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災禍。
總之,因佩玉而免遭意外之禍,這可能純粹出于偶然,也可能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不管怎么樣,玉保平安作為一種信念,起碼反映了人類共同的愿望。今天,佩玉以求吉祥,是多數人的心理想法,就像俗話所講,“圖個吉利”,這并不是完全相信玉能擋災。而是反映了人類希望在精神上有所依靠。借用一位玉友的話,玉能使人心安,而心安即平安吧。
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玉一旦戴在身上,便不可輕易地摘下來,因為玉是有靈性的,如果有一日你佩戴的玉掉了,那么說明那塊玉已經幫你擋了一劫,千萬不要重新戴上,而是應該用紅布小心包好,收藏起來,另買一塊玉去開光后再戴!
本文為什么說玉能擋災?原來······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為什么說玉能擋災?原來······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xuzhi/40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