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臺面越大越值錢?便宜又顯大還有可能有貓膩!
黃金首飾網導讀:寶石臺面越大越值錢?便宜又顯大還有可能有貓膩! 臺面大的寶石顯得更大氣,更土豪!但如視頻中提到的,并非寶石臺面越大就一定越值錢,因為很多大臺面寶石優點是顯大,但是缺點卻不少...
平時挑選寶石,大家更看重什么呢?
火彩、大小、還是顏色?
估計只要是藏家,都喜歡又大又閃的寶石吧!
而看寶石顯不顯眼,壕不壕氣
就得看寶石的“臺面”
什么是寶石的臺面呢?
是不是入手寶石時
臺面越大就越劃算、越漂亮?
那就戳戳視頻吧,一看視頻解千惑!
一顆寶石夠不夠大,夠不夠顯眼,
關鍵因素在于寶石的臺面,
可以說臺面是一顆寶石的“門面擔當”。
畢竟在同樣價格的情況下,
我們肯定更愿意買看起來大的那顆!
臺面大的寶石顯得更大氣,更土豪!
但如視頻中提到的,
并非寶石臺面越大就一定越值錢
因為很多大臺面寶石
優點是顯大,但是缺點卻不少
例如厚度薄、顏色淺、火彩差、容易漏底,
我逐一跟大家分析,有興趣的往下看!
紅寶石最上面的八邊形,就是它的臺面▼
臺面大的寶石
都是以犧牲厚度來彰顯它的大。
工匠為了彰顯寶石看起來臺面大
就不得不把寶石切薄(切亭部)
雖說表面看起來很大,很重
但實際上重量遠遠沒有視覺上那么重!
這就是為什么有些拍賣會
有些超大克拉的寶石,明明看起來尺寸不大
但是重量遠超出我們所估計的。
看似不大,但它足足重達19.88克拉
在拍賣會348.4萬美元的價格▼
工匠在切割時,優先選擇保持寶石的重量
也會盡量保持“屁股”(寶石亭部)的厚度。
沒有人會選擇為了臺面大而放棄克拉重量
得不償失!
而且臺面大的寶石外觀看起來顏色淺,
沒有厚底寶石顏色深邃。
是不是右邊的顏色看起來更深邃▼
一般火彩好的寶石,臺面都不會太大
為什么小臺面的寶石比較閃?
正所謂“大臺面與強火彩不可兼得”
火彩的呈現是依靠寶石表面的切面
與內部折射光線散發的。
而小臺面的寶石更容易聚光
內部能折射出更多的火彩效果,
看起來自然更bling bling。
大臺面的寶石,聚光效果沒那么好
而厚度薄,亭部淺,難折射出太多火彩
相對而言,火彩效果自然差點。
右邊的火彩比左邊的好▼
大臺面的寶石還有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容易漏底,這在視頻中也有提到
漏底的意思,
就是寶石底部肉眼看像是缺了一塊
不像正常寶石明眼可見的實底。
這純粹是因為工匠在處理偏薄的寶石時
一味追求臺面大,
沒有顧慮到寶石整體尺寸的合理性
導致光線射進去偏薄的底部
那光無法及時反射回來,散掉了
就造成肉眼可見的漏底現象。
▼明顯看到漏底現象
因此寶石過大、過小都不好
在臺面與深度比例合理的前提下,
寶石臺面越大,寶石才越有收藏價值。
不能與偏概全,只看臺面,不考慮其他因素。
但是每個人都想買到臺面大,
火彩好又不想漏底的寶石,該怎么去選擇呢?
我建議大家可以選擇這幾種切割形狀
在厚度差不多的情況下,
以下這四種切割方式很顯大。
祖母綠切割法
以前是專門為祖母綠而發明
實在是祖母綠太難切割了,性脆又硬
它不來遷就我,只能發明新的切割法
但如今這種切割運用在更多彩色寶石上。
這種且切割法寶石看起來更大,更飽滿。
雷迪恩切割法
它是祖母綠切割法的,喜歡bling bling的
可以選擇它,寶石表面更多小平面
折射光線更多,
既保證了臺面尺寸,又能看起來更閃更亮。
公主式切割法
這種切割法又叫方鉆切割法
看似四四方方,但足足50多個切面,
寶石總體更閃更亮,
視覺上也比同等重量寶石更大。
梨形切割法
不喜歡方正造型,可以嘗試梨形切割法
也是俗稱的水滴切割法,經典切割法。
既能最大程度保留住寶石的重量,
又能讓寶石擁有看起來比較大的臺面。
所以買寶石不能一味追求臺面大,
要綜合平衡各種因素,
在自己合適的經濟范圍內購買是最好的!
你們買寶石更看重哪一方面呢?
來源: 珠寶攻略
本文寶石臺面越大越值錢?便宜又顯大還有可能有貓膩!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寶石臺面越大越值錢?便宜又顯大還有可能有貓膩!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xuzhi/40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