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與朝珠,誰跟文玩的關系更近些?
黃金首飾網導讀: 佛珠與朝珠,誰跟文玩的關系更近些? 文玩這個詞,其實是個簡略詞,原始的詞,應該是文房雅玩。所以文玩的門類奇多,上到琴棋書畫,下到鳴蟲葫蘆,都可以算作文玩的范疇。 現在很多人...
文玩這個詞,其實是個簡略詞,原始的詞,應該是文房雅玩。所以文玩的門類奇多,上到琴棋書畫,下到鳴蟲葫蘆,都可以算作文玩的范疇。
現在很多人眼中的文玩,僅僅局限于各類的珠串,我以為是不妥的。
珠串這類東西,價格適中,樣式簡單,又有說不完的故事,故而吸引了廣泛的關注度。就其內涵文化來講,則可以分為兩點: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佛教中關于佛珠的某些規制與傳說,以及因此而來的各種佛珠穿制技巧;其次就是由佛教引申而來的,滿清宮廷對配珠的規制與文化,以及因此而來的各種朝珠的穿制技巧。
然而,上述兩種文化里,只有第一類,可以算作文玩的范疇。
佛教傳入我國已久,禪宗的出現更是成為我國文化史上一朵奇葩,可以說禪宗思想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文人們焚香,飲茶,撫琴,插花,無一不是在印證著禪宗的道理。所以禪宗在文人圈是極雅的一件事,佛珠作為禪宗的象征,出現在文房里是一種必然現象。
但朝珠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朝珠,通過各類資料我們可以看到,它是清朝禮服的附加品,相當于現代的領帶,只不過它的佩戴要求更為嚴苛些。從名字中我們也能知道,那是上朝的時候佩戴的珠子,上朝面圣,拜天祭祖,升堂審案,這一類代表著國家威嚴的場合,是需要佩戴朝珠的,而在其他的平日里,通常是不佩戴的。再加上階級的限制,沒有官職的普通文人,也是不能佩戴的。所以朝珠更不可能作為一種玩物進入到文人們的書房里。
現代人佩戴朝珠,可以看作是一種對清朝皇家文化的一種敬仰和緬懷。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炫耀的資本,畢竟從前的皇家器物,能夠出現在平常的你我身上,這本身就是令人自豪的事情。但是這種朝珠,實在是不能算作文房雅玩的,因為自始至終,它都沒有雅的含義。
文玩,玩的是一種情趣,而不是身份地位廟堂威嚴,故而貴族有貴族的文玩之樂,平民有平民的文玩之樂。選擇文玩重要的不是金錢,而是他能給你帶來的樂趣。
為了炫耀選擇文玩,對于平常老百姓來講是不值的:
一來,家庭條件普通,即使散盡家財,也不一定買到別人口中一個好字,實在不值;
二來,為了蠅頭小利與人糾纏拉扯,甚至不顧形象辱沒斯文,失卻了要緊的雅致。即使以低價買了好貨,在別人眼中留下的形象卻是粗野低劣,沐猴而冠,何苦呢?
。
本文 佛珠與朝珠,誰跟文玩的關系更近些?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佛珠與朝珠,誰跟文玩的關系更近些?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1391.html
- 上一篇: 玉簪,難以抵抗的美!
- 下一篇: 關于黃花梨手串,你知道和不知道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