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天然珠寶的分類標準
黃金首飾網導讀: 非天然珠寶的分類標準 2003年7月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珠寶玉石名稱》國標GB/T16552-2003,是現正在執行中的,關于規范寶玉石的法律法規。在廣闊的大自然界世界中,人類...
2003年7月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珠寶玉石名稱》國標GB/T16552-2003,是現正在執行中的,關于規范寶玉石的法律法規。在廣闊的大自然界世界中,人類已經發現并定名的3100多種物質礦巖中,能被人們拿來做成飾品的有130多種,這些美麗的石頭我們把它們叫做寶玉石,現將其種類羅列出來、分門別類:
【天然生成的寶玉石】是由大自然界的天地水空氣生產出來的,它們必須要具備以下的幾點特征要素:具有一定的美觀欣賞性、一定的耐酸堿耐久的耐侵蝕性、產量稀少珍貴難求性,并且還需具備可能雕鑿琢磨的可塑形性,雕磨成裝飾飾品和藝術品的單晶質礦物體物質。
【天然生成的玉石】是由大自然界的天地水空氣生產出來的,它們也必須要具備以下的幾點特征要素:具有一定的美觀欣賞性、一定的耐酸堿耐久的耐侵蝕性、有收藏價值和工藝價值的集合礦物質體,其中非晶質體占小部分。例如:硬玉、白玉、東陵玉、碧玉、和田玉、黑曜石、瑪瑙、蛋白石等等。
【天然生成的有機物質寶石】全部是由地球上的動物植物形成,這個過程跟天然玉石一樣,有的有時候需要歷經億萬年的時間,形成的有機物質當中的極少一部分,具有一般寶玉石的特征要素,能被做成各類珠寶首飾飾品和生活上的裝飾品,這樣的物質被稱為天然生成的有機物質寶石。像恐龍的化石、海洋生物的骨骼、珍珠貝殼、象牙牙雕、樹木的種子果核等等。
【科學養殖的寶玉石】通過科技手段人工養殖的寶玉石,完全或部分由科技工藝人工因素培養、維護、生長而成的養殖寶石,其化學組成、物理性質和天然寶玉石完全一樣,如養殖珍珠、養殖珊瑚等。
【人造的人工寶石】或者叫做仿真寶石,由跟珠寶玉石外表、色彩、光學效應、重量、密度等相似的其它物質制作而成,其化學物理成分完全不同于天然寶石。如人造玉石、人造琥珀、人造珍珠等。這種被當作寶石的材料基本上就是玻璃、塑料、樹脂、陶土等,體現主要的是工藝品牌價值。
【再造的人工寶石】是指由人類用各種工藝和手法,把殘余的無用處的、或殘次的沒有商業價值的寶玉石的粉末狀,碎渣狀、經過熔化、揉和、壓制等方法處理而造成的珠寶玉石。比如:琥珀、珊瑚、綠松石等等
。
本文 非天然珠寶的分類標準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非天然珠寶的分類標準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1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