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來歷真相,并非河水沖成的!
黃金首飾網導讀: 和田玉籽料來歷真相,并非河水沖成的! 近年來,和田籽料因其細膩的玉質、小巧斑斕的外表和良好的油潤度價格不菲,收藏正熱,關于它高貴的身世,也被千萬次地追問。和田玉籽料究竟是怎...
近年來,和田籽料因其細膩的玉質、小巧斑斕的外表和良好的油潤度價格不菲,收藏正熱,關于它高貴的身世,也被千萬次地追問。和田玉籽料究竟是怎樣形成的?是由山料經水流沖刷而成的嗎?籽料的原生礦體是山料嗎?這些謎團在追問和探索中正不斷接近真相。
不少玉石專家學者和流傳于民間的普遍說法認為:籽料是由山料因冰雪消融,經山體風化崩塌而順水沖入湍急的河流中,再經數百公里河水的搬運沖刷,棱角隨之被磨去,最后形成了現在的卵狀籽料。
這種說法看起來很符合邏輯推理。和田玉山料就產在玉龍喀什河源頭的冰山上,玉龍喀什河源頭山腳下的河床中,確有被水沖刷下來磨去部分棱角的山流水原料。這說明水是搬運琢磨玉石的天然工具,籽料恰好出產在玉龍喀什河床中。于是可以想象這樣的場景——山流水原料經過200多公里的洪水沖刷琢磨,來到玉龍喀什河平坦的和田市地段沉積下來,自然就棱角全無,被磨成了卵石狀的籽料。
這是真的嗎?北京尚品潤博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長軍認為,籽料不是由山料經洪水沖刷而成的,其本身就是與山料不一樣的另一種原生礦體。他用從業20年的經驗給大家詳細分析了籽料的形成過程。
1、玉龍喀什河的源頭,即出山流水的冰山腳下,距離出產籽料的和田市大約有270公里。在這270公里的河床中,從出山流水的那個冰山起,一直往下約20多公里的河床中,可以撿到為數不多的山流水。再從20公里往下到200多公里的這段河床中,根本就沒有玉石。
從約200公里往下到270公里的這段河床中就是籽料出產的主要地段。中段近180多公里沒有玉石成為這一假說的漏洞。因為如果說水流太急,玉料被洪水沖到下游去了,為什么在那一段或多或少還可以撿到玉石?而這180公里的地段,為什么不論大小一塊玉石也撿不到呢?石頭沒被水沖走留了下來,比重比石頭大得多的玉石反而被水沖走了。
2、從玉的質地上講,山流水的玉質和籽玉的玉質也不盡相同,籽玉的質地比山流水的更加細膩,更加溫潤,色彩更豐富。而水流的沖刷不可能改變玉的質地和顏色。籽料特有的“蘿卜絲紋”結構是山流水和山料所不具備的。
3、籽料有白、青、碧、黃、墨等五種基本色。而玉龍喀什河源頭的山上只有白玉和青玉兩種玉料,根本就沒有碧、墨、黃玉,那么河中的碧、墨、黃玉又是哪里來的呢?更何況籽料的顏色多彩斑斕,幾乎塊塊不同。
4、按照一般的說法“籽料是山料沖刷而成的卵型”,但有很多籽料上有半塊石半塊玉共生的現象。如果以上邏輯成立的話,那么就不應該有這種現象存在。玉比石更堅硬耐磨,既然玉都磨成極其光滑的卵石,那石頭還能保持嗎?
5、籽料是大地的種子,每塊籽料都分陰陽面。凸起的一面是陽面,凹的一面是陰面。他的陰面永遠向著太陽,陽面永遠對著大地。因為太陽屬陽大地屬陰,暗合陰陽結合的理論。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現象呢?
6、從和田地區東起策勒縣的奴爾多西至墨玉縣的皮牙滿多約160多公里的戈壁沙漠中,都有各色籽玉和戈壁料存在,難道這方圓約900多平方公里的戈壁沙漠中的玉都是河流改道沖刷而來的嗎?顯然不是。
7、每塊籽料不但分陰陽面,他的結構也不一樣,一般都是一半粗,一半細膩。如果是山流水形成的,怎么會不一樣呢?
8、任何一塊籽料都有一個疤痕,有人叫籽料的“屁股”,這又是為什么?
滄海桑田話變遷。更多的證據表明,籽料就是億萬年前火山爆發形成的,液態的巖漿散落后快速冷卻形成了陰陽面和“屁股”。卵狀的原生礦體存留在海底,后經地殼變遷,造山運動,新疆這塊土地由大海變成了陸地,籽料也隨之浮出水面。因此,籽料不是由山料經水沖刷而來,山料不是籽料的爺爺,籽料也不是山料的孫子,它們同樣都是同一種變質巖中兩個相互獨立的原生礦體。
。
本文 和田玉籽料來歷真相,并非河水沖成的!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和田玉籽料來歷真相,并非河水沖成的!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2679.html
- 上一篇: 情人節禮物可以考慮送珠寶首飾
- 下一篇: 如何鑒別老蜜蠟與再生蜜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