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達1500噸實金交割倉庫有望落地前海
黃金首飾網導讀: 容量達1500噸實金交割倉庫有望落地前海 香港的黃金交易參與者們,正期待著人民幣國際化能為他們帶來更多機遇。 “前海管理局已經給了我們一個很有鼓勵性的承諾,認為可以在前海設立倉庫...
香港的黃金交易參與者們,正期待著人民幣國際化能為他們帶來更多機遇。
“前海管理局已經給了我們一個很有鼓勵性的承諾,認為可以在前海設立倉庫,也很接受我們的商業模型,”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透露,今年下半年,該交易所計劃在前海開設的實物黃金交割倉庫有望落實。
金銀業貿易場是香港唯一進行實物黃金買賣的黃金交易所,在香港有一處實物交割倉庫,其計劃在前海設立的倉庫預計可容納1500噸黃金。
《21世紀》:在前海設立交割倉庫,對香港實物黃金交易今后的發展有什么作用?
張德熙:前海的倉庫將配合我們所有的黃金、白銀交易,全中國金銀首飾的制造商大多集中在深圳,有3000多家。這些黃金使用者和我們已經做了幾十年的交易,如果在前海設立一個境內關外的倉庫,就可以借此把國際金商的黃金引入前海,前海成為一個黃金貿易點。現在交割倉庫在香港,需要耗費大量運輸和交割成本,以后黃金就可以直接運到前海倉庫,每天都可以現貨現金交割。
實物黃金只有交割后提貨、離開保稅區范圍時,才需要報關,成本大大降低。而現在由于關稅、進出口的問題,在香港無法做到內地的生意。過去10年,向內地投資者出售的黃金原材料的規模已經翻了三倍,設立倉庫后,可以進一步打開內地的市場。
現在香港的黃金使用者(如周大福之類金飾廠商)購買黃金后,要運到深圳加工,一部分通過CEPA運回香港,一部分留在內地分銷,這個過程以后都可以在前海完成。另一方面,使用者也不一定要馬上提貨,可以放在倉庫里,使用上更加靈活。
除了倉庫,前海還計劃建立起配套的交易平臺,把在香港的境外交易平臺延到前海,這個平臺和上海黃金交易所沒有沖突,結果是把整個蛋糕做大。
《21世紀》:港交所收購LME之后,今年已經計劃在亞洲推出四只商品期貨產品,在黃金、白銀產品方面,金銀業貿易場有沒有機會與港交所合作?
張德熙:兩個星期之前,我們有和LME期貨合約的高層談合作的可能。期貨合約存在一個風險,即商品價格波動太大的時候,可能無法交割,因此,所有期貨公司都會和現貨公司建立合作關系。
期貨、期貨提供者、倉庫和實物交易平臺我們都有,如果港交所以后開發黃金或者白銀期貨,和我們配合,期貨合約無法平倉的時候,就可以利用我們的現貨幫助他們進行實物交割,國際投資者就對期貨合約更有信心。
《21世紀》:兩年前,金銀業貿易場推出人民幣公斤條黃金,現在的交易狀況如何?隨著人民幣擴大波幅并開始雙向波動,人民幣公斤條黃金的前景如何?
張德熙:剛推出人民幣公斤條黃金時,我就說過初期這類交易不會很火,因為當時人民幣波幅還面臨1%的限制。現在波幅擴大了,投資波動才有意義。由于人民幣公斤條黃金只可用人民幣結算,相當于人民幣的硬通貨,投資者可以通過投資人民幣公斤條黃金來做對沖。人民幣匯率降低時,賣出美元黃金,持有人民幣黃金,人民幣升值時再做反向操作。
最近兩個月,日交易額已經從80億港元漲到約100-110億港元,說明確實有投資者在人民幣下跌時買入金條產品。但目前,還沒有國際投資者來做這類對沖交易,未來隨著人民幣波幅繼續擴大,交易規模還會增加。
香港實物黃金最輝煌的時候是1970至1990年代,當時的成交額和現在差不多,但由于當時的金價更低,所以成交量比現在高出一倍。那個時候港幣的套利交易非常活躍,這類交易曾占到全部交易量的80%,但隨著港幣和美元掛鉤,匯率固定之后這類交易開始衰落。我們現在就希望人民幣產品可以重拾輝煌,有了這種對沖交易,人民幣的國際化也是邁出一大步。
。
本文 容量達1500噸實金交割倉庫有望落地前海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容量達1500噸實金交割倉庫有望落地前海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3173.html
- 上一篇: 蒂芙尼珠寶作品及圣誕櫥窗展現佳節祝福
- 下一篇: 金絲玉和南紅瑪瑙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