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垃圾珠寶”
黃金首飾網導讀: 珍貴的“垃圾珠寶” 商品標簽、瓶蓋、壞掉的手表和發卡,以及斷成幾截的鐵器零件……往往都被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是“沒用的垃圾”,注定要被丟棄。但在幾萬公里外的...
商品標簽、瓶蓋、壞掉的手表和發卡,以及斷成幾截的鐵器零件……往往都被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是“沒用的垃圾”,注定要被丟棄。但在幾萬公里外的非洲,在埃塞俄比亞南部,那兒的部落原住民卻將我們眼中的垃圾,變成了戴在頭上和掛在脖子上的“珠寶”,甚至成了重要的身份象征。
法國攝影師Eric Lafforgue與牛羊一起擠在掏空的樹干里,泅渡過洶涌的河流,深入原住民部落,拍下了這些“戴垃圾的原住民”的肖像。他說:“在非洲,什么東西都不會被浪費掉,哪怕只是一個瓶蓋。”原住民們會收集可樂和啤酒瓶蓋、壞掉的掛鎖以及表帶,把它們做成各種飾品。這樣,當他們跳起舞、唱起歌來,這些東西便會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碰撞摩擦出響亮的聲音。
不僅于此,這些“垃圾珠寶”甚至還具有更深層次的象征意義。不分性別,小孩都會戴最基本的瓶蓋頭飾,而年紀越長、地位越高的人,所戴的頭飾也越大和越重,并會加上表帶、掛鎖、羽毛、發卡等等。另外,他們也會把商品標簽和掛鎖做成耳環。而為了保護這些“垃圾珠寶”,當地人都睡在形狀特別的木枕頭上,免得弄亂和弄掉。Eric說:“為了生存,部落原住民會賣掉自己有的任何東西。但如果你想要這些頭飾,那簡直想也別想。”
然而,Eric最想告訴我們的是,所謂文明世界其實是建構在奢侈與浪費之上的海市蜃樓,我們自詡的創意和創造力在所謂“落后、愚昧的原始人”面前,有多蒼白和虛弱。為了生活便利,我們制造垃圾、污染環境,空喊“環保”的口號,非洲原住民卻腳踏實地變廢為寶。人人都愛美,我們追逐披金戴銀,他們卻把廢銅爛鐵披掛上身,而笑容依然那么燦爛。珍惜我們所擁有的資源吧,停止過度消耗。
。
本文 珍貴的“垃圾珠寶”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珍貴的“垃圾珠寶”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3477.html
- 上一篇: 端午節禮物推薦
- 下一篇: 蜜蠟、琥珀的鑒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