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述玉雕工藝流程和技法
黃金首飾網導讀: 淺述玉雕工藝流程和技法 一、古代玉雕中的攻玉與解玉 中國制玉工藝方法起源于先祖的生產勞動,在生力極其落后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加工玉器的呢《禮記學記》中有“玉不琢,不...
一、古代玉雕中的攻玉與解玉
中國制玉工藝方法起源于先祖的生產勞動,在生力極其落后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加工玉器的呢《禮記學記》中有“玉不琢,不成器”。《詩經衛風淇奧》中更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詩句,其中就有琢玉技術的描繪,這里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所指的是琢玉的工藝程序。切就是把玉料解開,磋就是對玉料進一步的成形修整,琢就是雕琢花紋和成器,磨即是拋光。
二、玉雕的工藝技法
陰刻線:在玉器的表面琢磨出下凹的線段,有單陰線或兩條并行的雙刻陰線。
淺浮雕:利用減地方式,挖掉線紋或圖像外廓的底子、造成線飾凸起的效果。鳳戲牡丹和田籽玉手鐲——既有陰刻線又有淺浮雕。?
高浮雕:挖削底面,形成立體圖形,并加陰線紋塑形。
圓雕:立體造型人物、立獸,立體圓雕三羊開泰。
活環:玉料削琢成相連的活動環索,可延伸玉料的跨度,春秋時即已采用。
鏤空雕:又稱透雕,在穿孔的基礎上加以發展,早期見于良渚文化鏤空的玉冠狀飾,鏤空雕的程序是先在紋飾外廓等距的地方鉆管打孔,再用線鋸連接形成槽線。
浮雕層次:把實物立體形象壓縮成浮雕時,處理由浮雕底層到浮雕面之間的復雜起伏關系,并將其歸納成若干不同深度的層次。
打眼:直通孔、象鼻孔。
挖膛:也叫掏胚,一般用于做瓶子、壺等器皿件,確定基本外形后,開始打鉆掏膛逐漸掏空,要求膛壁厚薄均勻,厚度恰到好處。
三、玉雕的工藝程序
1,選料:這是第一道工序,目的是正確合理選用玉石原料,以達到物盡其美。玉石品種繁多,變化很大,因此首先必須判斷玉石的種類及其質量,主要根據質地、顏色、光澤、透明度、硬度、塊度、形狀等等指標來確定創作何種題材的作品,力求優材優用,合理使用,必要時還要進行去皮、去臟、切開等審查工藝,以“挖臟避綹”、“量料施工”,把玉料吃透,避免或減少玉料的缺點。
2,設計:
設計首先是造型設計,出料的不同特點。造型設計還要從玉材特性出發,保證工藝技術可以順利制作,對脆性大的料,不可雕琢的太玲瓏剔透;韌性好的料,可作細工工藝。
有小綹的和田玉玉料用于仿古玉器,效果很好;有俏色的玉料在造型中巧用俏色,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動有趣。白玉產品重視潔白和潤美,造型面要求圓潤;青玉色淺淡的,可取用薄胎造型;色濃重的,可制作動態較大的獸類造型。墨玉可根據全墨、聚墨和點墨的不同按不同情況設計造型,全墨多用于器皿,聚墨和點墨多用于俏色。玉山子可使用有石花和綹裂的玉料,主題造型要凸顯玉質好的地方,要做到題材多樣化,以提高玉料的利用率。
造型設計的標準:
一是用料干凈,即挖臟遮綹,使作品上無嚴重的臟和綹;
二是用料合理,把玉料玉質美的部分放在顯眼的部位,并占用較大體積;
三是量料施工,根據玉料的質色,施以恰當的工藝;
四是造型美,形象逼真、美麗、生動,有情趣,主題突出,四襯平穩。
3,制作
設計考慮周密后,要在玉料上畫繪圖形,有粗繪、細繪兩道工藝,粗繪是制作以前,把造型和文樣繪在玉石上;細繪是作出粗坯后,把局部細致要求繪在坯上。在制作過程中如出現變化,要隨時修改設計,設計者與制作者互相配合,使玉器精益求精。
4,打磨、拋光
拋光是把玉器表面磨細,使之光滑明亮,具有美感。拋光首先是去粗磨細,即用拋光工具除去表面的糙面,把表面磨得很細;其次是罩亮,即用拋光粉磨亮;再次是清洗,即用溶液把產品上的污垢清洗掉;最終是過油、上蠟,以增強產品的亮度和光潔度。和田玉玉器的拋光,要求使玉面平順,以充分表現玉質的潤美。
。
本文 淺述玉雕工藝流程和技法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淺述玉雕工藝流程和技法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3586.html
- 上一篇: 柜臺珠寶已經out了!私人定制珠寶才是未來發展趨勢?
- 下一篇: 堇青石和藍寶石的區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