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刻印章?
黃金首飾網導讀: 如何刻印章? 篆刻是書法與雕刻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具有十分獨特的審美趣味。 制作一方完整的印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準備過程(包括打磨印石)、印稿設計(初...
篆刻是書法與雕刻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具有十分獨特的審美趣味。
制作一方完整的印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準備過程(包括打磨印石)、印稿設計(初學者為臨印為佳)、操刀治印、修改調整、鈐印、刻邊款、拓邊款等。
第一步:準備工具
1、準備印章材料:常用篆刻字典、砂紙、鏡子、毛筆2支(小筆狼毫、羊毫均可)、墨汁和硯臺、印床、刻刀、印泥、連史紙(拷貝紙或宣紙)數份、刷子(廢棄的牙刷亦可)、棕老虎(拓邊款時用)、拓包等。印石的準備:將砂紙平鋪在水平的桌面上(選擇一塊玻璃面),用印石(選一方與將要臨印的印面大小一樣的印石)在砂紙上打磨直至印面平整。
2、設計印稿:初學者宜臨印,印宗秦漢,多臨漢印。我們選擇一方印,將一張半透明的紙(宣紙或者連史紙)附在印稿上,用毛筆蘸墨臨出印稿。如果想創作的印章可以用印石在紙上印出痕跡然后用毛筆勾畫出邊框,查字典選用適當的篆文設計印面,設計印面一點要注意一方印中和諧與統一還有印的留白。
3、印稿上石:初學者宜用水印上石的辦法,這種方法失真會大大減少,畢竟剛剛學習篆刻直接在石頭上寫出印面難度太大。將印稿反附在石頭上,用干凈的毛筆蘸清水打濕印面,等印面完全濕透,用宣紙吸干多余的水分,大概洗到8分干的時候在附上新的宣紙用力均勻按壓印面。再取下印稿,基本上印稿復制到印石上了。放在鏡子前看看是否還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如果能力強者亦可直接寫到石料上。
第二步:操刀治印
自古以來刀法無定法,工具也因人而異,有的人喜用大刀,有的人喜小刀。
1、篆刻的執刀法
第一種:與執筆法近似,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刀柄,中指抵住刀柄.無名指和小指緊貼中指。刻印時五指齊用刀,小指向前伸.觸及印石,起穩定腕力控制平衡的作用。適用于質地較軟的小型印材,刻細勁的朱文鐵線篆印。
第二種:用拇指抵住刀柄,其余四指握柄上端,五指合力自上而下運刀。刻印時指掌俱實,全靠手腕的靈活運作。這種執刀方式便于發力,所刻印文線條渾厚富于力度,適宜刻白文大印。
2、運刀的方法
第一種:沖刀法
沖刀法的執刀方法可以用五指、三指握拳式三種方法,其特點是刀刃在印石上以沖走運行的方式鐫刻線條。在運刀過程中,要注意把握起刀、行刀和收刀的表現方法和要求。
①起刀:用刀角自右向左入石,刀柄與印面呈三十五度角狀。角度太小,刀身會碰擦印面,手指易接觸印框;角度太大,刀刃與印面垂直,也難以著石,運行不易。
②行刀:刻刀運行時,要控制好角入石的深度,運刀要保持運力平穩,不要太淺,太淺者刀跡浮滑,纖弱無力;太深會使刀角陷入石中,難以再運行。若不注意隱入石中,應提起重新調整角度,再行運刀。沖刀的速度也不宜過快、過猛,否則會導致線條破碎,而且難以收刀。運行時要用無名指抵住石章的右側,以控制刻刀的適度沖力,防止刻刀滑出。
③收刀:要適可而止。做到胸有成竹,及時收刀,不要使刀尖超了界限,鋒芒畢露。同時,還要防止因用力過猛而使刻刀沖出限度,破壞其它線條,甚至刻傷左手。用力要穩健,保持及時能放能收,行則有力,停則立止。
第二種:切刀法
運用切刀刻印,刀桿先偃后起。起刀時,刀桿與印面約構成四十度交角,先將刀角似正鋒鍥入,而后使勁旋動腕力將刀把扶起,使刀刃全部入石為止。這種起刀謂之正入法,按上述起刀法起刀,先伏后起,指刀柄在一起一伏的連續動作下,一個刀痕接一個痕地連綴而成筆畫之一緣。在一起一伏之間,刀痕十分清晰,要求前后銜接得渾成自然,切忌矯揉造作。
3、刻印文的方法
第一種:雙刀法
用雙刀法刻白文印,是沿印文筆畫內側兩面施刀,把筆畫實線刻掉,保留平整的印面,留下凹入的筆畫線條。刻白文要求用力均勻利索,印文輪廓線清晰、光潔。雙刀法每一筆畫都要兩次或更多次用刀刻出,運作方式是固定刀位和運刀方向,轉動印石,基本上都是在線條右側施刀,再用切刀將線條起止遺留的燕尾和茬口修整好。
第二種:單刀
指印文筆畫用單線刀跡完成,用于刻細白文。在印文筆畫實處用刀。單刀法不是只用一刀一次刻成,也可以采用重刀復刻。不過所有用刀要走向一致,不能顯出復刀的刀跡。單刀刻法要求運刀隱健、肯定,構成生辣自然、不加修飾的效果。
4、修飾處理
使用以上刀法刻好印后,大家不要著急鈐印,我們在涂上一層墨,對照原印稿看看是否還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再次補刀調整。此時大家補刀是也要用刀去刻,而不是一點點用刀去刮線條,切記!只有這樣線條才有骨力。然后處理邊框。做舊、殘破處理。
。
本文 如何刻印章?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如何刻印章?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3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