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苗族制銀工藝
黃金首飾網導讀: 古老苗族制銀工藝 苗寨制銀工藝一般都是子承父業,世代相襲,手藝極少外傳。手藝人鏨刻的圖案沒有任何范本,以木槌和砧板作為工具,工藝的精細靠的就是心中有圖,...
苗寨制銀工藝一般都是子承父業,世代相襲,手藝極少外傳。手藝人鏨刻的圖案沒有任何范本,以木槌和砧板作為工具,工藝的精細靠的就是心中有圖,手中有數。之后要制作蝴蝶銀花。一付銀角需要203片銀花焊接而成,而每一片都是要經過手工編制和焊接一點點完成。用銀絲編制好的銀花粘有焊液,再用吹管焊接,火力溫和,這樣焊接的制品沒有很明顯的焊點,銀飾渾然天成。看過苗寨銀飾的人都會贊嘆它的美麗,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一下傳統的制銀的工藝。
民間老銀飾品的打造要大致要經過化銀,鑄料,成型,鏨花,焊接,清洗的工藝流程。
首先是將銀料溶化,然后在制作成條,片,絲等零件.多數的作坊中均有專門的木碳爐,火力較猛,加之是用風箱送氧,坩堝中的銀料得以很快溶化,而后將其倒入石槽鑄造成條狀,冷卻后方再加工;而走方的匠人在溶化銀料時,先將碎銀子放在小坩堝內,再放入少量的硼沙粉擱在架子上,下置一油燈,匠人將油燈點燃后,手持一根銅吹管,用力吹火,直到坩堝中的銀子融化成液狀.將銀液倒入一鐵槽內,一會兒即凝結成銀條.等銀條完全冷卻后,便可將鉗子夾著銀條在鐵砧上打成片狀或拉成條狀待用。
當銀片或銀條準備到一定數量時,匠人便可根據主人所要求的花樣,對銀片和銀條作進一步的加工,使之具備銀飾零件的基本形.一種方法是將花樣稿用墨畫在銀片上,接著使用不同形狀的鉆子鑿出花紋,或是將銀片或銀條放在鐵制模具中,用錘子直接打制出有凹凸的花紋,這樣打制出來的銀飾片花紋略粗.還有一種方法是將銀片放在錫制陰陽模中錘出凹凸面,然后將銀模片用松香粘貼在木板上,用大小不一的雕花鏨按圖案的紋理進行打擊,可制作出較為精細的銀飾片來.銀絲通常是由細銀條拉制成的,細而勻稱,也有打制的,多異型,作特殊用途.單絲多用作邊緣線,復絲則用兩根以上的銀絲搓成麻花狀.所有的零件加工完成后,即放在硼酸水中浸泡,然后按花樣的樣式擺好放在火磚上,在焊接部位灑上焊藥,點上油燈,用吹管將火焰吹到焊接部位,當墊在下面的火磚由黑變白時,即焊接完畢.這時,用銼子略作修整后,放入白礬水中煮白,再用布擦至發亮即告完成。
每一份銀飾工藝品的完成,都是一份藝術的誕生,傳承和發展古老工藝,讓藝術世代流傳。
。
本文 古老苗族制銀工藝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古老苗族制銀工藝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3680.html
- 上一篇: 琥珀質量評價標準 如何評價琥珀價值
- 下一篇: 血琥珀怎么鑒別真假 血琥珀真假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