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寶石破財,誤解常識要命!
黃金首飾網導讀: 誤解寶石破財,誤解常識要命! 相信很多人買寶石的時候都聽過不少「都市傳說」,說這個寶石是什么石頭,那個寶石有多少個名字,怎樣的寶石是好的,什么什么寶石需要怎么怎么保...
相信很多人買寶石的時候都聽過不少「都市傳說」,說這個寶石是什么石頭,那個寶石有多少個名字,怎樣的寶石是好的,什么什么寶石需要怎么怎么保養。小編是專業出身,看一眼就知是真是假有多扯淡。然而不知道的,那真是只能道聽途說再以訛傳訛。
有些以訛傳訛的常識其實子虛烏有,特別是寶石常識,你不懂寶石亂買是要破財的,不懂常識亂戴甚至有可能要命!
『藍寶石是藍色的,所以綠色寶石就叫綠寶石』
辟謠:直接以「顏色+寶石」命名的,只有紅寶石和藍寶石,其他所有寶石都有自己的專業的礦物名字和商業名字。
解讀:因為世界五大寶石中,紅寶石和藍寶石是除了鉆石之外知名度最高的,古今中外都有皇權貴族收藏它們的故事,價值也是人們所知很高的。最關鍵的是,這兩種寶石同屬一種礦物,大名都是剛玉,在寶石級別的剛玉中,以顏色的不同區分兩種寶石。所以嚴格意義上「顏色+寶石」這種命名方式僅僅存在于寶石級剛玉之中,并非所有彩色寶石里。
『世界五大貴寶石全都很貴』
辟謠:世界五大貴寶石中有一種叫做「金綠寶石」,只有帶貓眼效應或者變色效應的金綠寶石才能和其它貴寶石的身價平起平坐。
解讀:很多人更喜歡把五大貴寶石里金綠寶石叫做貓眼石,因為這樣更為直接。金綠寶石當然也是以貓眼效應出名,以至于「貓眼石」成為了帶貓眼效應的金綠寶石的專有稱呼,其他有貓眼效應的寶石都要用「貓眼+寶石名」的方式命名。沒有特殊光學效應的金綠寶石,顏色不是彩色寶石里主流的紅綠藍,大眾對此欣賞度不高,但是擁有了貓眼效應或者變色效應之后,加上它的硬度高、產量少,所以立刻身價倍增。
『翡翠也叫玉!』
辟謠:通常廣義上說「玉」都是指學名軟玉的和田玉以及學名硬玉的翡翠統稱,而實際上懂行的人說「玉」單單指狹義上的軟玉也就是和田玉,硬玉翡翠則直呼翡翠。
解讀:中國人特別喜歡玩玉石,在中國人眼里,寶石這個大類更要包含玉石,所以也叫寶玉石。而只有中國人懂得欣賞的「玉」,中國人自己卻經常分不清,覺得有別于晶體寶石的大塊兒的石頭都叫做「玉」,最常見的就是把玉髓、瑪瑙、和田玉、翡翠都用「玉」來稱呼,但這其中價值卻大相徑庭。和田玉和翡翠的價值是其中最高,而卻不是一種東西,為了區分,懂行的一般都把溫潤的軟玉和田玉稱之為「玉」,翠綠水潤的稱之為「翡翠」。
『只有緬甸產的紅寶石才能成為鴿血紅』
辟謠:只要達到一定的色譜范圍且熒光強度被認可,不管是緬甸產還是莫桑比克產的,都可以被認定為鴿血紅。
解讀:很多人買紅寶石都很迷信鴿血紅,而鴿血紅又迷信緬甸抹谷出產。抹谷鴿血紅雖說是老字號沒錯,但因為長期的開采,產量和平均質量都有所下降。而近代在莫桑比克發現的紅寶礦床因為是新興礦床,出產量相對較大,其中可以挑選的高品質紅寶自然也多。「鴿血紅」是一個頂級紅寶石的品種,它也有相對應一套鑒定標準,只要符合它標準的色域范圍以及熒光強度,不管哪里出產的紅寶石都可以出具「鴿血紅」的證書。
『海紋石等等寶石是水養的要泡水』
辟謠:水養是指有些玉石類寶石需要補水,但方法要正確,不是養魚。
解讀:一般來說需要補水的寶石并不多,大多是為了避免長期的暴曬以及需要定期用水沖洗保養。特別是玉石類的寶石,綠松石、海紋石、歐泊這些都需要,但最長不超過半個小時,絕對不是長期泡水。很多寶石的硬度低縫隙大,泡水后即使曬干也更加容易解理崩裂,所以就算是沖洗之后也需要立刻用軟布擦干凈。長期泡在水里更容易造成水中鈣質等礦物質沉淀的附著,讓寶石表面失去光澤,最后「壞死」。
『輻照處理的寶石有輻射會致癌!』
辟謠:用于輻照改色的粒子只是放射性核素中的一種,并且量非常低,等首飾到手的時候,放射性早已散盡。
解讀:輻照改色一般有好幾種方式,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用射線的高速粒子沖擊寶石內部結構,強行造成結構色心缺陷而產生顏色或者加強顏色。這個射線因為是放射性射線其中一種,所以危言聳聽的謠言就開始四處傳播。其實用于改色的放射量就和發電站、手機、電視這些常見物品發出的輻射一樣,對人體幾乎是不會產生任何影響的。留在輻照改色后的寶石上的放射性物質,最多放置一年半載就會散盡,而一件首飾從原坯改色到加工打磨中間可能再經過設計鑲嵌,最終銷售的時候也早就超過這個放置時限了,所以不要說致癌,也根本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只是高端收藏家有時會為了完美而追求純天然無改色的寶石。
。
本文 誤解寶石破財,誤解常識要命!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誤解寶石破財,誤解常識要命!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4246.html
- 上一篇: 純手繪戒指設計圖
- 下一篇: 六款珠寶設計作品圖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