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鑒別和田玉籽料的實用方法
黃金首飾網導讀: 幾種鑒別和田玉籽料的實用方法 如今的和田玉市場假玉滿天飛,山料滾制,噴砂毛孔,人工上皮,各種作假手段層出不窮,對于很多和田玉菜鳥來說一不留神就會被騙,在這種環境下,...
如今的和田玉市場假玉滿天飛,山料滾制,噴砂毛孔,人工上皮,各種作假手段層出不窮,對于很多和田玉菜鳥來說一不留神就會被騙,在這種環境下,如何避免被騙就成了很重要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些和田玉籽料的幾種實用的鑒別方法。
方法一:觀察表面
和田玉籽料表面光滑,溫潤,光澤度強,在河水的搬運、沖刷過程中碰撞,多會留下大大小小的裂紋及碰撞坑。裂紋處一般都被氧化物填充或經氧化形成糖皮(氧化面)。仿籽料外型和和田籽料差不多,但光滑度、光澤度都較低,表面的裂紋及碰撞坑多帶有人工的痕跡。
方法二:觀察反光光澤
對著日光觀察反光面(邊角部分),和田籽料在轉動過程中及放大檢查看不到打磨面及打磨痕跡,反光光澤在轉動過程中均勻無變化,仿籽料放大檢查可以觀察到打磨面,呈線條狀、片狀,反光光澤在轉動過程中有變化。
方法三:觀察碰撞坑
和田籽料表面的光滑度達不到人工打磨的程度,如果表面的光滑度高,看不到碰撞坑,則為造假。如果能看到碰撞坑,光澤度必定低于和田籽玉。
方法四:碰撞坑光澤的觀察
籽料碰撞坑內平滑,光澤度與外部光澤度基本一致,造假滾料的人為坑中光澤度與外部的光澤度相差較大。
方法五:觀察皮與肉
觀察籽料皮下緊挨著的“肉”。由于真籽料的皮色和毛孔等都是經歷很長時間形成的,緊挨著皮的肉,不可能一點影響不受。如果看見一塊籽料的東西,皮和肉是截然分開,沒有一點“過渡”的感覺,那么就值得懷疑了。真籽料的皮色,在緊挨著皮的肉也會有一點點過渡色的,當然,這個要在截面才好觀察的。而且,更重要的真籽料特征是:毛孔和皮色會像一根根小釘子一樣延伸到緊挨著皮的肉中。
方法六:觀察裂紋
和田籽料90%以上都會有大小不等的裂紋,裂紋處顏色深于附近顏色,但顏色差別不大,為漸變過渡狀。仿籽料裂紋處顏色與附近顏色差別大,不完全沁染,有時可見具方向性,近似網狀。要注意一些在裂紋處及附近的二次染色,裂紋中心的顏色放大檢查可見顆粒為通體所染的顏色,裂紋附近的顏色沒有滲透深度,顏色邊緣有涂抹感及漂浮感。
假皮比較膚淺,顏色較鮮艷。有裂縫的地方顏色深一些,其他地方相對淡些。
人工磨光料的裂紋往往只是單純的一道線,線里并且有沁色,這些沁色一般都是外重內輕,而籽料的正好與之相反。
方法七:觀察雜質部位
有些和田籽料有一定的雜質,比如:白色斑點、黑色斑、起皮、結構較粗等缺陷。為了掩蓋這些缺陷,在雜質部分進行染色。染色后一般都會通體染色或只留下局部質地較好的部位,而且所染顏色都較深,較艷,留下沒有染色部位與糖皮接觸帶整齊,清晰有時呈直線狀。
方法八:觀察糖皮部位
真糖皮是因為和田籽料中含鐵經天然氧化而形成的氧化面,質地不同滲透程度不同,顏色自然與和田籽料融為一體。
和田籽料中的糖皮都存在于裂紋處及附近結構較粗部位。所有糖皮有光澤度,結構越細部位光澤度越強。
仿籽料染色糖皮一般都在裂紋處或在結構粗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容易吸收染料,糖皮表面光澤度低或沒有光澤度,表面粗糙,是因為染色過程中加熱使水分缺失的原因。
還有一些對產品進行激光上色的要特別注意,所有部位質地都好,只有有顏色的部位質地粗,放大檢查表面呈近似顆狀。
還有一些產品,有些糖皮光澤度強,有些糖皮光澤度弱,是因為糖皮處沒有進行拋光或染色,糖皮在高溫拋光過程中褪色引起的。
方法九:觸感
天然籽料的表皮撫摸起來會有一種阻力感,這就是玉石中的“汗毛孔”與人手摩擦。而滾筒籽料手摸會更光滑平整,有種滑手的感覺。
最后要說的是,籽料鑒別,更多地依靠“感覺”,所以以上總結的幾點鑒別方法還需仔細體味,此外籽料的鑒定要綜合幾個方面考慮,有的時候并不是一兩點能說清楚。在這個造假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最重要的還是上手實物,多對比,只有多實踐,才能積累更多的關于籽料鑒別的經驗,才會真正領略到其中的奧妙。
。
本文 幾種鑒別和田玉籽料的實用方法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幾種鑒別和田玉籽料的實用方法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4594.html
- 上一篇: 這些女星戴著大鉆戒滿世界跑
- 下一篇: 這五種寶石能讓「珠寶界顏控處女座」推出一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