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璽的由來和傳說
黃金首飾網導讀: 碧璽的由來和傳說 碧璽是近年來在市場上很火熱的一種寶石,它的礦物名稱是電氣石,它的英文名稱Tourmaline,是從古僧伽羅語Turmali一詞衍生而來的,意思為:混合寶石,這...
碧璽是近年來在市場上很火熱的一種寶石,它的礦物名稱是電氣石,它的英文名稱Tourmaline,是從古僧伽羅語Turmali一詞衍生而來的,意思為:混合寶石,這個名字有著雙重的含義,一是指碧璽的顏色多樣,二是指碧璽有著復雜且多樣的化學元素組成。下面讓我們看看中西方文化里,碧璽的傳說和又來。
在中國文化歷史中的碧璽:
最早記錄碧璽的中國文獻是清代典籍《石雅》,之中就有對碧璽的記載,書中記載了碧璽的顏色特征,但是沒有介紹碧璽的來源,在不同的典籍中對這種美麗寶石的稱呼都不一樣,最后僅有“碧璽”一次被沿用至今,并成為人們今天對它的普遍稱呼。據歷史記載,清朝慈禧太后非常喜歡碧璽,在她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璽雕琢而成的重量約5092g的蓮花和西瓜碧璽做成的枕頭,當時的價值為75萬兩白銀,可惜這件文物已經被盜,至今不知去向。
在西方文化歷史中的碧璽:
西方的傳說中,對碧璽的來歷有著較為清楚的記載,在西元1703年的一天,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有幾個小孩玩著荷蘭航海者從遠方帶回的石頭,驚訝這些石頭有一種能吸引或排斥輕物體如灰塵或草屑的力量,并且發現這些石頭除了在陽光底下出現的奇異色彩外,因此,荷蘭人把他叫做吸灰石。電氣石這個名字是西方科學家給予的,這個名字的真正由來是在西元1768年,一名瑞典著名科學家林內斯發現了碧璽還具有壓電性和熱電性,從而為它定名為電氣石。一直到現在,碧璽還常在科學上被用于發光強度與壓力變化的測定。
鑒定碧璽的技術標準如下:
透明度:透明
光澤:玻璃光澤
晶系及光性:三方晶系一軸晶負光性
偏光性:非均質體
多色性:二色性弱—強
折光率:1.624~1.644
雙折射率:0.018,最高達0.040
密度:3.06(+0.20,-0.60)g/cm3
摩氏硬度:7-7.5
紫外熒光:只有粉紅色的碧璽有弱紫色熒光其他無。
其他特征:具線型氣液包體。具強二色性,具色帶,雙折射雙影,部分碧璽內可見大量平行纖維。
。
本文 碧璽的由來和傳說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碧璽的由來和傳說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4748.html
- 上一篇: 和田玉籽料的戈壁料有何區別
- 下一篇: 翡翠佩戴久會變色變黑 是何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