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為好望角祖母綠的寶石葡萄石
黃金首飾網導讀: 稱為好望角祖母綠的寶石葡萄石 葡萄石近一兩年來在國際上深受許多設計師的喜愛,其主要原因是在許多具備類似翡翠外貌的天然寶石中,以葡萄石所擁有的條件最具優勢。葡萄石通透...
葡萄石近一兩年來在國際上深受許多設計師的喜愛,其主要原因是在許多具備類似翡翠外貌的天然寶石中,以葡萄石所擁有的條件最具優勢。葡萄石通透細致的質地、優雅清淡的嫩綠色、含水欲滴的透明度,神似頂級冰種翡翠的外觀,而且價格經濟實惠。
一、葡萄石由來
葡萄石的英文名稱Prehnite是根據18世紀晚期,被派駐非洲好望角的荷蘭陸軍上校亦是礦物學者的HendrikvonPrehn先生發現此種礦物,帶回歐洲后,人們以上校的姓氏Prehn為名。由于開采出來的礦物晶體多呈鐘乳狀和葡萄球狀的集合體結晶,貌似結果累累含水飽滿的白葡萄串,因此在亞洲不約而同的皆以葡萄石來命名。
葡萄石是一種硅酸鹽礦物,通常它們出現在火成巖的空洞中,有時在鐘乳石上也可以見到它們。葡萄石的顏色從淺綠到灰色之間,還有白、黃、紅等色調的,但常見的為綠色。透明和半透明都有,它們的形狀有板狀、片狀、葡萄狀、腎狀、放射狀或塊狀集合體等。有的葡萄石上有一些構造紋理或裂縫穿插于葡萄顆粒間,狀似朵朵梅花附生枝上的則被稱為梅花石,質量好的葡萄石可作寶石,這種寶石被人們稱為好望角祖母綠。
二、葡萄石礦物特征
光學特性
常見顏色白色、淺黃、肉紅、綠,常呈淺綠色,金黃色最為珍貴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光澤玻璃光澤光性特征非均質體,二軸晶,正光性,常呈非均質集合體折射率1.616~1.649,點測常為1.63多色性無特殊光學效應貓眼效應(罕見)。
化學分類:硅酸鹽
物理特性
晶系斜方晶系結晶狀態晶質集合體,常呈板狀、片狀、葡萄狀、腎狀、放射狀或塊狀集合體解理一組完全至中等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集合體通常不見。斷口參差狀斷口摩氏硬度6~6.5密度2.80g/cm3~2.95g/cm3。
三、葡萄石產地
1、產狀:據亞洲寶石協會(GIG)學術報告:葡萄石是經熱液蝕變后所形成的一種次生礦物,主要產在玄武巖和其它基性噴出巖的氣孔和裂隙中,常與沸石類礦物、硅硼鈣石(Datolite)、方解石和針鈉鈣石(Pectolite)等礦物共生。此外,部分火成巖發生變化時,其內的鈣斜長石也可轉變形成葡萄石。
2、產地:
(1)國外:美國、加拿大、法國、巴西、澳大利來、蘇格蘭、葡萄牙、意大利、俄羅斯、印度、日本、南非、納米比亞等
綠色、集合體呈瞳孔狀、玻璃光澤(美國)
淺黃綠色、柱狀晶形(印度)
淺綠色、集合體呈腎狀外形(摩洛哥)
(2)國內:四川省的瀘州、樂山
瀘州葡萄石
又叫綠粒石,產于瀘州長江河段。屬玄武巖,石質致密,細膩光滑,硬,多為次圓、橢圓形,呈灰、灰綠、淡綠及灰黑色。卵石表面的葡萄顆粒有浮雕狀和平面狀兩種,一般顆粒色淺,底色深,構圖清晰,顆粒稀密有致。尤其是綠色葡萄石,被稱為綠珍珠,極具觀賞價值。
樂山葡萄石
主要產于大渡河和岷江流域,在樂山市境內的大渡河中和在樂山交匯的三江激流中也有分布,屬一種高品位的含銅翠綠頁巖。樂山葡萄石為顆粒狀的石鑲小圓石,是巖漿巖氣孔被小塊銅礦石充填而成,因顆粒的度高于包裹石質,水沖沙磨后顆粒凸現。其葡萄顆粒堅硬圓潤,富含銅質,透著深淺不一的青綠顏色,格調優雅。
。
本文 稱為好望角祖母綠的寶石葡萄石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稱為好望角祖母綠的寶石葡萄石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5100.html
- 上一篇: “四季豆”吊墜的吉祥寓意
- 下一篇: 翡翠吊墜最受歡迎的幾種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