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鑒定與珍珠分級方法-行業內部資料
黃金首飾網導讀:珍珠鑒定與珍珠分級方法-行業內部資料 珍珠的檢測證書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鑒定證書,另一種是分級鑒定證書。分級鑒定證書是在普通鑒定證書基礎上,再根據珍珠分級標準,對珍珠進行全面...
珍珠的溫潤高雅氣質一直備受人們青睞,是珠寶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的品類之一。近幾年,大眾更是對珍珠的購買熱情高漲,一些商家便借機售假或以次充好來欺騙消費者。因此,大家在選購珍珠時,要懂得珍珠的鑒定和分級方法。
下面,我們根據國家標準和珠寶檢測機構的鑒定過程,來看看珍珠是如何被鑒定和分級的。
珍珠的檢測證書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鑒定證書,另一種是分級鑒定證書。分級鑒定證書是在普通鑒定證書基礎上,再根據珍珠分級標準,對珍珠進行全面檢測,可以說是普通鑒定證書專業加強版。
珍珠的鑒定內容
1、確定珍珠是天然的還是養殖的珍珠
2、確定珍珠有無進行人工處理,如如染色、輻照處理
3、確定珍珠是海水珍珠還是淡水珍珠
4、其他細節檢查,如表面生長紋理等
▲珍珠的鑒定證書
珍珠的分級鑒定
珍珠分級標準中確定的質量因素包括:顏色、大小、形狀級別、光澤級別、光潔度級別、珠層厚度級別(海水珍珠)、匹配性級別。其中,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予以確定:
1.觀察項目--珍珠的顏色
珍珠的顏色,用肉眼可以直接觀察,實驗室分級則在灰白背景下,使用5500-7000K日光燈下,用肉眼觀察珍珠的體色、伴色、暈彩三方面,綜合描述評判珍珠顏色。
珍珠的顏色與其生長的水域環境(淡水、海水)、母貝的品種、水中微量元素相關。珍珠的顏色按其體色劃分為:
▲白色系列:純白色、奶白色、銀白色、瓷白色等,海水、淡水均有產出。海水珍珠以南洋珠和日本珠最為著名,我國一直占據著淡水珍珠養殖的霸主地位。
▲黃色系列: 淺黃色、米黃色、金黃色、橙黃色等,海水、淡水均有產出,以南洋金珠質量最佳。
▲黑色系列:黑色、藍黑色、灰黑色、褐黑色、紫黑色、棕黑色、鐵灰色等,主要產自海水,以塔希提珍珠最為著名。
▲紅色系列:粉紅色、淺玫瑰色、淡紫紅色等,主要產自淡水。
2.觀測項目——形狀大小
珍珠形狀可劃分為正圓、圓、近圓、橢圓、扁圓、異形。其中正圓、圓、近圓形的珍珠,以最小直徑來表示;其他形狀珍珠以最大尺寸乘最小尺寸表示,批量散珠可以用珍珠篩的孔徑范圍表示。
業內以走盤珠形容珍珠的圓度,真正達到正圓(A1)的珍珠可謂是萬里挑一。隨著大眾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不再局限于選購圓珠,橢圓形、扁圓形甚至異形珍珠的出貨量在逐年增加。
3.觀察對比項目——光澤級別
珍珠的光澤受到貝類生長水域環境、溫度、母貝健康程度、珠核或插片殖入貝類生物體內的位置、養殖時間、捕撈收獲的季節等諸多因素影響,珍珠的光澤差異較大,即使同一粒珍珠,其各個方向的光澤也可能不盡一致。
光澤級別分為極強、強、中、弱4個級別,可分別用A、B、C、D來表示。擁有強(B)以上光澤的珍珠會比光澤級別為弱(D)的,更具高貴典雅的氣質。
對于成串的珍珠飾品,每一珍珠的光澤可能不盡相同,檢測人員會仔細觀察每一粒,以大于90%的光澤級別作為該件樣品的光澤級別。
4.觀察對比項目——光潔度級別
光潔度即根據珍珠表面瑕疵的程度,來評價珍珠表面的光滑、潔凈程度。光潔度級別分為:無瑕、微瑕、小瑕、瑕疵、重瑕。可以分別用A、B、C、D、E來表示。詳細包括觀察瑕疵種類、大小、多少,分布情況等。
5.觀測項目——珠層厚度級別
對有核珍珠而言,還需評價珠層厚度級別。珠層厚度是從珠核外層到珍珠表面的垂直距離,可劃分為特厚、厚、中、薄、極薄5個級別。
珠層厚度級別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在因素。珠層厚度不僅影響珍珠的光澤、顏色、大小,更直接影響其使用壽命。珠層較厚的珍珠,顆粒大、光澤飽滿、顏色飽和度高、珠層與珠核結合緊密不易分離。
珍珠分級鑒定,從珍珠的各方面要素進行評價,為經營者或消費者提供了詳細的產品質量信息,根據這些可以很好地分辨珍珠的種類和質量優劣,從而增強購買信心。
本文珍珠鑒定與珍珠分級方法-行業內部資料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珍珠鑒定與珍珠分級方法-行業內部資料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5599.html
- 上一篇:沒有了
- 下一篇:和田玉皮色和和田玉籽料價格之間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