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一珠解千愁 佛珠戴多少顆
黃金首飾網導讀: 撥一珠解千愁 佛珠戴多少顆 如今念珠早已不是佛教信徒的手中圣物了,它漸漸成為了一種集體時尚,無論明星還是普通人都把它當成首飾佩戴,或手鏈或項鏈,顯然只是著眼于其外...
如今念珠早已不是佛教信徒的手中圣物了,它漸漸成為了一種集體時尚,無論明星還是普通人都把它當成首飾佩戴,或手鏈或項鏈,顯然只是著眼于其外觀,它的材質,價值,歷史以及顆數恐怕都知之甚少。其實在真正擁有信仰的僧徒手里,它們都是有生命的,即戴多少顆都非常有講究。當然對于我們蕓蕓眾生來說,多知道的文化知識也沒什么不好,拋開藏傳佛教那些被傳的很神的故事外,我們還是可以撥幾顆佛珠來凈化我們的心靈的,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喧囂浮躁的社會,當你有煩惱很郁悶的時候,不妨轉動你手中的佛珠,讓你的心放慢,一個人靜靜的呆一會也是一種修行。
念珠是佛教的一種用物,是念佛號或經咒時用以計數的工具,所以也稱“佛珠”或“數珠”。通常用香木車成小圓粒,貫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瑪瑙制作的。一般的念珠粒數有14顆、18顆、21顆、27顆、36顆、42顆、54顆、108顆、1080顆之分。據說,世間有很多煩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撥一珠,就可解除煩惱。因為念佛時,要排除一切雜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凈,所以念珠也稱“清心珠”。佛教所謂“誠心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根據藏經的記載,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這種佛珠因為太長,只供極少數大德高僧和潛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為裝飾,此外極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為108粒(密宗行者為110粒),中品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凈土宗的36粒、禪宗的18粒等。
十四顆:
表示觀世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
十八顆:
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二十一顆:
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十地”見“五十四顆”一段,“十波羅蜜”見“弟子珠”一段的介紹,茲不贅述。而“佛果”指達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二十七顆: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賢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
三十六顆:
無確切的含義,通常皆認為是為了便于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中蘊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相同。
四十二顆:
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
五十四顆:
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一百零八顆:
按天臺宗理論,十界無不性具善惡,故一千零八十數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十界”表示整個迷與悟的世界,可分為十個種類。
一千零八十顆: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十界”表示整個迷與悟的世界,可分為十個種類。
。
本文 撥一珠解千愁 佛珠戴多少顆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撥一珠解千愁 佛珠戴多少顆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5859.html
- 上一篇: 這些鉆石吊墜的寓意你都知道嗎?|珠寶搭配
- 下一篇: 翡翠“跑水”變種……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