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證書上標硨磲者多為造假
黃金首飾網導讀: 珠寶證書上標硨磲者多為造假 2015年春節后的珠三角珠寶市場,小類珠寶依然興盛,潔白潤澤的硨磲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后起之秀:由于資金抱團取暖,硨磲首飾備受追捧,其擺件的價格...
2015年春節后的珠三角珠寶市場,小類珠寶依然興盛,潔白潤澤的硨磲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后起之秀:由于資金抱團取暖,硨磲首飾備受追捧,其擺件的價格高至1萬至2萬元/件,首飾價格3年內暴漲了3至4倍。業內人士提醒:硨磲是有機珠寶,消費價值大于收藏價值,不必盲目購買。由于國家法規中沒有“硨磲”這個珠寶名詞,市民無法通過證書辨識硨磲成品,建議購買時提高警惕、勿入誤區。
市場:擺件高至1萬至高于水晶2萬元、珊瑚價
本周多數玉石檔口依然門廳冷落,記者光顧了廣州康王路一線的批發市場,發現為數不多的硨磲檔口交易興旺,南北零售商問訊者數量眾多。
在一家硨磲成品較多的檔口,記者看到:質地較好的硨磲擺件,價格要賣1萬至2萬元,要比同店銷售的水晶、珊瑚擺件更貴;而高檔硨磲串珠項鏈的價格則在500至2000元之間,與碧璽產品價格類同,也遠比水晶、珍珠要貴。
盡管店老板自稱近期沒有怎么漲價,但廣東中創珠寶設計中心的洪漢峰先生透露說:“類似硨磲的小類珠寶連續3年漲價,目前的價格應是2011年的3至4倍,是所有珠寶產品中漲價最快的品種之一;名家設計的時尚成品,甚至漲了4至5倍。”而在香港到珠三角一線的拍賣會上,去年以來也出現了幾十萬元成交的硨磲拍品,個別產品的成交價達到了3年前的10倍,藏家追捧熱情較之往年高漲。
資金追捧,仍是硨磲漲價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翡翠玉石市場連年遇冷,出產地比較集中的小類珠寶成為了資金抱團取暖的不得以選擇。而在此之中,硨磲成為了繼南紅之后的又一個資金追捧焦點,共同點均是歷史悠久、有文化內涵、知道的人不多、市場感覺有新意。
鑒別:網上單價100元以下者多為仿造品
專業機構研究了目前網上銷售的所謂硨磲首飾,單價100元以下的,基本都是仿造品。
誤區一:白貝殼就是硨磲。
真相:只有軟體動物門瓣鰓綱硨磲科生物,才被稱為硨磲;珠寶業內所說的硨磲,指的是這種特定生物的白色外殼或硨磲生物化石加工成的珠寶。
誤區二:天然真硨磲證書上寫“硨磲”。
真相:證書上寫“硨磲”,證書本身也是假的;只能寫“貝殼”。
誤區三:硨磲顏色越白就越價值連城。
真相:大多數貝殼都是白色的,白色硨磲并沒有什么特別;珠寶中,以牙白與棕黃相間呈太極形的品種為硨磲中的上品。
建議:肉眼可辨合成硨磲消費價值大于收藏價值
珠寶收藏愛好者、廣東華友拍賣行的林朝暉認為:購買硨磲,應以消費目標為主。首先,硨磲是有機珠寶,類同珍珠、琥珀,而有機珠寶重在“色相”(裝飾價值),也符合當代簡約純凈的時尚特點,收藏方面的價值則無法與翡翠、鉆石等高檔珠寶相提并論,買硨磲不必盲目。其次,硨磲又與南紅、珊瑚類似,正處在市場的上升初期,無論是收藏還是消費,現階段低點買入,之后價值向上走的概率非常大,比如
名詞解釋:
硨磲是鑒賞佩戴的珠寶,源于中國漢代。當時就是因為其貝殼上具有圓滑的凹槽與變幻的花紋、形似車軸壓過的痕跡而得名。為此,有花紋、有間隔的硨磲更加有價值。
2008年買個琥珀吊墜,2000多元即可,但到了4年后,就成了七八千元;類似的波動也可能發生在硨磲妝飾品市場。
。
本文 珠寶證書上標硨磲者多為造假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珠寶證書上標硨磲者多為造假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6029.html
- 上一篇: 鉆石凈度級別如何劃分
- 下一篇: 翡翠可以泡水嗎 翡翠泡水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