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珠寶背后掩藏重重"迷霧"
黃金首飾網導讀: 華麗珠寶背后掩藏重重"迷霧" "3·15"前夕,甘井子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大連珠寶玉石協會開展"珠寶質量周"執法檢查,對轄區各大商場35戶從事貴金屬首飾和珠寶玉器經營的經營者進行了明...
"3·15"前夕,甘井子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大連珠寶玉石協會開展"珠寶質量周"執法檢查,對轄區各大商場35戶從事貴金屬首飾和珠寶玉器經營的經營者進行了明查暗訪。
通過調查發現,各大商場出售的珠寶,9成以上有權威鑒定機構出具的證書,能夠做到明碼標價,但是其中不乏一些問題存在。
問題一:從業人員專業知識匱乏
案例:劉女士在一珠寶店購買了一款翡翠吊墜,當時售貨員介紹說翡翠是A貨新坑品種,但給懂行的朋友看后,朋友鑒定說,翡翠是B貨。拿出鑒定證書一看,鑒定書上也寫著B貨。明明是B貨,售貨員為啥說的跟標的不一樣呢?店主表示售貨員是新聘用來的,對于專業知識掌握不全。
專家指路:大連珠寶玉石協會常務副會長唐建軍介紹,珠寶里只有翡翠分A貨、B貨和C貨,未經充填和加色處理的天然翡翠稱為A貨,經過充填(如充填高分子聚合物等)處理的稱為B貨,經加色處理的稱為C貨,如同時存在充填和加色處理的稱為B+C貨。
消費點評:個別珠寶銷售人員對專業知識沒有進行系統培訓,服務人員不能向消費者真實地介紹珠寶玉石的品質,甚至為了賣出商品盲目地介紹,誤導消費者。從甘井子區消協統計的數據來看,由于服務人員缺少專業知識導致的珠寶消費糾紛占2成。執法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最好學習掌握自己所要購買的玉石飾品的基本常識,多比多看。有條件的消費者,在購買高檔飾品時,最好請有專業知識的相關人士現場指導。
問題二:虛高價格讓人眼花
案例:張先生節前在一家商場購物,交款時收銀員贈送了其一張珠寶抽獎贈券。來到珠寶柜臺后,他幸運地抽中了一個一等獎,按照上面所示,全場商品可以低至3折購買。他看好了一款玉墜,原價3000多元,一折后就只有900多元,當即就買了下來。回家反復思量后,張先生回到珠寶柜臺,以懷疑有質量問題為由要求退貨,雙方協商未果。經過市場監管部門調查和權威機構認定,該玉墜無質量問題,與標簽上標注的內容一致。究竟是價格虛高,還是真撿到餡餅了呢?
專家指路:珠寶行業內部對于珠寶的估價主要依據其色澤、凈度、重量等差別及拋光等后期加工水平的高低決定。雖然國內在珠寶估價上有一定的原則,但在實際交易活動中很難形成統一標準。
消費點評:商家會根據生產、銷售、管理各個環節估算成本,并摸透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因此,消費者購買貴重珠寶首飾時千萬不能貪小便宜,不要被所謂的"低價"、"打折"所迷惑,要特別注重產品品質。如參與抽獎等活動,一定要保存購物小票、抽獎憑據等關鍵信息。
問題三:質量問題退貨難
張女士"以舊換新"購買了一條53.2克的金項鏈,幾天后發現項鏈連接部位出現裂痕,維修后佩戴時又發現6處裂痕,經過協商后另加了3000元更換了一條新項鏈。
專家指路:黃金比較軟,對于其能夠承受的拉力、焊點的牢固程度等方面,目前國內還沒有明確的工藝質量標準,更沒有明確的行業售后標準。只有金飾品的斷口處出現明顯的金屬缺失、切口有雜質或明顯砂眼,才能被認定為金飾品的質量問題。
消費點評:金銀珠寶的穿戴類商品,出現損壞后,很難判定是消費者過失所致,還是其本身存在質量問題。一旦金項鏈出現斷裂,商家一般不會將這種情況認定為質量問題。即使同意更換,也是在以舊換新的基礎上換大不換小,補齊差價。執法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金銀首飾時,要注意查看外觀,特別是連接部位。其次,要仔細檢查相關質量鑒定證書。
。
本文 華麗珠寶背后掩藏重重"迷霧"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華麗珠寶背后掩藏重重"迷霧"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6274.html
- 上一篇: 琥珀蜜蠟好看的不一定是真的 市民該如何鑒定真假
- 下一篇: NGTC證書的鉆石顏色等級如何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