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石與昌化雞血石的區別!
黃金首飾網導讀: 大紅袍石與昌化雞血石的區別! 大紅袍石是近年發現的壽山石新石種,以大紅為主調,含團塊狀的紅色紋飾,濃而不濁,艷而不妖,渾厚古雅,紋理自然,別具情趣,其中若有石面紅斑...
大紅袍石是近年發現的壽山石新石種,以大紅為主調,含團塊狀的紅色紋飾,濃而不濁,艷而不妖,渾厚古雅,紋理自然,別具情趣,其中若有石面紅斑密集如披掛紅袍者,則更為稀罕。大紅袍石極為稀缺,已面世的不過數百公斤,所以極受推崇,被稱作“壽山石新貴”。
大紅袍石-簡介
大紅袍石專指壽山石大紅袍,是從壽山村高山西坡通往芹石村的一條狹谷中,僅一畝左右的田地里挖掘出來的一種塊狀獨石。
大紅袍為掘性高山石,除少數裸露于自然界外,多數在地表深層。由于土壤的長期滋養,奇趣天成,其性凝結通靈。質佳者多為牛角凍地,呈半透明或微透明。以大紅為主調,且色界分明,條紋呈不規則公布,間有橙、黃、綠、青、藍、紫、灰各色,精品色調濃淡相間,神采飄逸,七彩斑斕,十分耐看。偶爾在牛角晶凍地的肌理上還可見到點點金砂,星光閃爍,更是增添了大紅袍的風韻。大紅袍質感尊貴典雅、喜慶吉祥,非常切合中華民族的審美情結和東方傳統文化的深沉內涵。大自然的神奇蘊育使得大紅袍風姿卓絕,獨具個性與魅力。觀賞大紅袍宛若飽覽漢唐風范,紫氣東來,氣勢恢宏;猶如花港觀魚,香山賞秋,妙趣無窮;更似花仙下凡,牡丹盛開,紅梅吐艷,美不勝收。大紅袍的神韻無與倫比,它不僅集納了天地精華,而且涵蓋了人世間古往今來的大樸與大美,不愧為天工妙造,是大自然恩賜給八閩的瑰寶。
壽山石有史以來,反復開采沙里淘金,產量極其稀少,而大紅袍已面世者不過數百公斤。稱斤論兩的惟田黃和大紅袍,由此足見其珍貴。
大紅袍石-認知過程
大紅袍石發現開采于20世紀80年代末壽山村高山南坡一塊不到一畝面積的山坳中。由于該地形如當地農家廚房用具鱟(hòu)箕,故地名鱟箕;從其中開采的獨石統稱鱟箕石,當地石農取其名曰紅鱟箕花坑。后來發現鱟箕石上的紅色為純正的中國紅,質地不輸雞血石,也不會發生昌化雞血石見光會發暗變成死血的現象,且美侖美幻,在眾多的比賽中功城拔寨奪得多項大獎,于是就被慢慢重視起來。加之產量的限制和廣東、海外收藏家竭力購入收藏,鱟箕石價格一路飚升,也漸漸有了大紅袍的雅稱。現在,這個稱呼已基本被壽山石界接受。
大紅袍石-與雞血石的區別
“千秋神韻大紅袍”發現于上世紀80年代末,是壽山中的一個新品種。它產于壽山高山西北面不到一畝地的山坳中,屬鱟箕花坑高山系掘性獨石。由于土壤的長期滋養,其性凝結通靈,質地多為半透明或微透明的牛角凍或藕粉凍地。色澤紋理以大紅為主色調,條紋不規則分布,色界分明,間有橙、黃、綠、青、藍、紫、灰等色,濃淡相問,神采飄逸。偶爾還能在牛角凍地的肌理上發現點點金砂,如星光閃爍,風韻萬千。大紅袍質感尊貴典雅,喜慶吉祥。大紅袍的紅是大紅、正紅,濃而不濁,艷而不妖,非常切合華夏民族的審美情趣和東方文化傳統內涵。
千秋神韻大紅袍是大自然的恩賜,天工妙造的閩中瑰寶。千秋神韻大紅袍是掘性獨石,其紅色的成份是三氧化二鐵,故其紅不畏光,不怕熱,無毒無害,越摩挲把玩越通靈光澤,滋潤可愛。浙江昌化雞血石和內蒙古巴林雞血石是礦產石,見光、遇熱會發黑,血的成分是硫化汞,汞有毒,玩賞當有度。世間物以稀為貴,壽山石自開采以來,沙里淘金,論金稱兩的唯田黃和大紅袍兩個品種。福建省參加國石評選組委會印發的宣傳冊中說:“大紅袍已面世者不過數百千克……”可見其存世量的珍稀。
大紅袍石是“壽山石中的珍稀品種”,“其渾厚古樸、沉穩溫潤、色塊飄逸之‘復合美’,無可比擬”。因為大紅袍石是從高山母礦中脫離出來的掘性獨石,歲月積淀的紋絡和筋格,深埋于富含氧化鐵的紅壤中,億萬年汲取天地精華,形成這種“復合美”,符合中華民族傳統的大美無言、大成若缺的審美情趣。大紅袍石大多利用其天然色澤和肌理磨光后留作觀賞石,很少用作雕刻品。
。
本文 大紅袍石與昌化雞血石的區別!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大紅袍石與昌化雞血石的區別!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7074.html
- 上一篇: 結婚鉆戒怎么買更劃算?
- 下一篇: 圖文雙解6個寶石鑲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