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的血跡石
黃金首飾網導讀: 方孝孺的血跡石 方孝孺的血跡石 南京明故宮有午朝門遺址公園,進公園不遠處就能見到一塊大方石,色澤略呈赭紅,石前有牌子,說明此石名“血跡石”,是明代忠節奇...
方孝孺的血跡石
南京明故宮有午朝門遺址公園,進公園不遠處就能見到一塊大方石,色澤略呈赭紅,石前有牌子,說明此石名“血跡石”,是明代忠節奇儒方孝孺當年被五馬分尸時血流其上之石。這塊石頭石面約有八仙桌桌面那么大,部分有云紋紋飾。石頭泛紅,當然不會是因浸透了方孝孺的血;如果這里面有附會成分,也只是反映了后世國人對其人其事崇敬之情,借大忠臣的血光燭照世道的暗黑。據說南京附近有產此種帶赭色的石頭的。我將有紋飾的部分拓了一角,昏晨有暇輒默對之,不由一聲長嘆。
方孝孺(1357—1402),浙江寧海人,明代大臣,一代鴻儒。靖難之役,拒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孤忠赴難,被誅十族,遭難者達873人,為史之最。據傳其時表現的極為剛烈,憤書“燕賊篡位”四字痛斥朱棣,還大叫:死即死爾,詔不可草!
真是鐵骨錚錚!
歷史總還是公正的。只過了幾十年,就由朱棣后代實際平了反,又過了一百多年,到了萬歷年間,寫《牡丹亭》的大戲劇家湯顯祖出頭為其修了墓,立了碑,還建了祠。其后屢毀屢修。清代李鴻章修過,民國時江蘇省長韓國鈞也修過。方孝孺遇難600周年時,公元2000年,方氏后人出資亦予重修。墓在南京雨花臺,今為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方老夫子歷來被中國知識分子視為精神偶像,舊時士子似均以“忠節”二字譽之,奉為典范。今時學界對其認識有所升華,公認他是以身護法的榜樣。他的行為自覺對社會負責,維護當時的社會“成憲”,而決非為一家一姓徇私。這在大倡以法治國的今天,無疑具有警策意義。
。
本文 方孝孺的血跡石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方孝孺的血跡石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7490.html
- 上一篇: 呵護鉆石要像女人呵護自己的臉蛋那樣細心
- 下一篇:購買珠寶注意事項?珠寶交易中的五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