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白甜買翡翠只好色,聰明的行家會看種?
黃金首飾網導讀: 傻白甜買翡翠只好色,聰明的行家會看種? 關于翡翠的種,我們常聽說的有玻璃種、冰種、糯種、芙蓉種和豆種等,這是按照翡翠內部的礦物晶體顆粒大小來劃分的。 還有一種劃分是按照翡翠內部...
關于翡翠的種,我們常聽說的有玻璃種、冰種、糯種、芙蓉種和豆種等,這是按照翡翠內部的礦物晶體顆粒大小來劃分的。
還有一種劃分是按照翡翠內部礦物晶體的致密度、硬度和晶體間的結合度來區別,即老種、新種和新老種。
如何區別種老還是新?
新種翡翠,料子結構松散,像冬瓜瓤或糠蘿卜,底色多為乳白、灰白、淺綠等;而老種翡翠,就算水頭差,結構還算緊密,如同人的腹肌一樣。
新、老的區別主要從四個角度進行觀察:
1.棉:老種的棉很少或呈細微的點狀;新種的棉很多,伴有冰渣一樣的雜質。
2.起膠:老種看上去很透,但內部像是包著“膠狀物”(這些“膠狀物”與翡翠水乳交融、分布均勻);新種就沒有。
3.灰度:一般來說,水頭好的老種有點帶灰色,如果水好、種老還不帶灰的,價格就很貴了;新種通常不會這樣。
4.熒光:水好、種老的翡翠,能看見內部發著一種柔和內斂的光;新種就不會啦。
□種和水常結合在一起看
翡翠的種和水是不分家的。一般來說,翡翠的種好,則水頭也好。當然,種不好的,水頭也可以很好。
但是,不是所有種好的翡翠,水頭都好。比如,某些翡翠內部晶體顆粒很細,但晶體與晶體之間結合得不好,膠結也不緊密,從而影響了光射,所以整體看上去透光性差,那么水頭就不好了。
【教你說行話:“內行看種,外行看色”】
行家都很看重翡翠的種。種好的翡翠,從外表看起來,光澤透亮,顏色均勻,熒光浮現,仿佛有靈性。
而外行人更多地看重翡翠的色。一味追求綠色的翡翠,而不管翡翠的種好不好。事實上,有色無種的翡翠,看起來干干的,沒靈性,戴久了就會厭倦。
□種老PK種新,該買誰?
種老的翡翠,意味著它成礦年代早,水頭足、密度大、耐久性好、抗磨性強。
種新的翡翠,沒經過風化,沒有皮殼,也沒有霧層,因此水頭短、密度小、耐久性差、抗磨性弱,且容易變種,即水頭變“干”,甚至面目全非。
乍一看,種老的翡翠比種新的好。
但是,種老的翡翠也有好壞之分。有的只經歷過一次風化,顏色不夠濃艷;有的顆粒較粗,質地不夠細膩,常常表現為水分不足;有的綠色的藍調太重或黃調不足;有的棉柳突出、裂縫太多等。
所以,佳佳告訴你:種老的翡翠不一定就都好,有些還比不過新種。然而,這也意味著好的老種翡翠更珍貴,更難求,且與新種相比,可用率高達75%。
【認識誤區:老坑出的就是種老的,新坑出的就是種新的】
這是不對的。翡翠分次生礦(老坑)和原生礦(新坑)。
老坑常有優質翡翠產出,這些翡翠水頭足、質地細膩、比重較沉、結晶顆粒小,因此被稱為老坑種;而新坑不怎么給力,總出次品,因此被稱為新坑種。
但實際上,老坑和新坑只是對它們地理及地礦分布狀態的一種定義,并不能斷言其產出的翡翠品質一定是好或壞。新坑也會有優質翡翠出現,盡管數量不多,但也可以被稱為老坑種。
坦白來說,現在老坑已經幾乎不再產出翡翠了,市場上流通的所謂“老坑種”基本上都來自新坑。除非,老坑出的翡翠還在市面上流通,否則大多數都被私人藏家偷偷藏起來了。
【購買指南】
先眼光直視翡翠表面,能感受到它的棉很活,剛性很強,金屬感很明顯(觀察前,用指甲刮一刮表面,看是否上過蠟)。
再用強光手電筒直射翡翠表面,使其透光,觀察它的底子是否干凈,灰度是否過高(注意翡翠是否使用過拋光粉,逆光觀察它的表面,看是否有染色痕跡或用放大鏡觀察,是否有細微顆粒物)。
然后輕輕敲擊翡翠,聲音越清脆,種越老。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這塊翡翠是天然A貨的基礎上,否則,是B、C貨就不用買了。
PS:這個辦法不要指望一次起效,建議買家多觀察少購買。如果實在不懂,就參照權威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以及必要時及時復檢。
。
本文 傻白甜買翡翠只好色,聰明的行家會看種?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傻白甜買翡翠只好色,聰明的行家會看種?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7819.html
- 上一篇: 靈魂系帶 關于結婚鉆戒背后的4個美好寓意
- 下一篇: 哪里產的葡萄石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