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松石手串要怎么盤玩?要如何保養?
黃金首飾網導讀: 綠松石手串要怎么盤玩?要如何保養? 綠松石在佩戴或者把玩的過程中接觸人體皮膚,不知不覺中就會沾染上一層人體所分泌的油脂。這些油脂會在松石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保護膜,防止松石...
綠松石在佩戴或者把玩的過程中接觸人體皮膚,不知不覺中就會沾染上一層人體所分泌的油脂。這些油脂會在松石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保護膜,防止松石過快失水。同時油脂和汗液也都會慢慢滲入松石內部,使松石的顏色發生改變,這是個很美妙的過程。當然原礦松石在盤玩變色過程中,也會有一段尷尬時期,開始變色,但未完全變色,這就是所謂的盤花了。只要堅持盤下去,松石盤花的部位就會消失。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不喜歡松石的變色,這也很簡單,定期清理松石表面的油脂。有清水沖洗即可,切勿使用任何化學洗劑。佩戴著或者正在盤玩的松石的保養,沒怎么要特意去進行的,放著不帶也不玩的松石的話就得多些注意了。
第二種,在松石購買后,放置觀賞不把玩佩戴的。這就得注意一些平時的保養了。松石是含水的寶石,松石失水,對松石的保養并不好,所以就得時不時的讓它補充點水分,來保持它美麗動人的一面。大概半個月一次,將松石浸泡在純凈水中,讓它完全喜水,一次大概得一天,然后放在密封袋里,存放在陰涼的地方。如果是大量存放的話,建議可以一直泡在水里,放進冰箱冷藏室,模擬松石在地底的環境,這樣子對松石的儲存和保養都比較好。
◆怕高溫
前面也說了,松石是一種怕高溫的寶石,所以不要將松石拿火烤也不要置于陽光下暴曬。在高溫下,松石很容易失去里面所含的結晶水,是松石性質變的不穩定,嚴重的時候可能直接開裂。
◆怕磕碰
松石硬度較低,怕與硬物磕碰,佩戴和把玩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一些。
◆怕化學洗劑
在平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松石與化學洗劑的接觸,洗澡時如若要用洗發水和沐浴露等,盡量將松石摘下。保養要從細節開始。
◆怕染色
松石的吸水性致使了它怕染色的特性,不能和會褪色的東西放在一起,否則很容易染上其他顏色。例如松石不能和紫檀直接搭配在一起。更不要讓松石接觸到有色的液體,如墨水之類的,吸水是不可逆的,染上顏色將會讓你很頭疼。
◆怕金屬
松石作為一種藏飾里面常用的配飾,經常會有人將其與銀隔片搭配在一起。長期與金屬接觸,接觸的部分會發黑。不管是什么金屬都別和松石直接搭配在一起,若追求效果一定要搭配,也記得在松石和金屬之間放上牛皮椰殼之類的隔片隔開。
包漿
包漿就是歲月留在把玩件上的痕跡,這層包漿是由于把玩者長時間精心撫觸、照顧佛珠而逐漸形成的具有琥珀質感的表面皮殼。從剛請回佛珠的那種浮躁簡單的表面光澤,轉變為溫潤光澤,就像給佛珠掛了一層“瓷面兒”。它含蓄溫潤毫不張揚,予人一份親切,有如古之君子,謙謙和藹,與其接觸總能感覺到春風沐人,它符合一個儒者的學養。但需注意的是,一些珠友們用大汗手來長期盤搓佛珠,一看光澤變弱成亞光了,再來點頭油、臉油、鼻子油等等,使得珠子表面形成一層黑乎乎的弱光性物質,親,那并不是“包漿”,而是一層老油泥。
◆包漿的原理
包漿,顧名思義:包裹著一層漿體。那么這層“漿”的來源是什么呢?這就要從了解人手掌分泌物的成份開始了。
人手上的皮膚會分泌兩種物質:汗液和皮脂。汗液是由小汗腺分泌的,對于綠松石的上色來說,汗液起主導作用。皮脂是由皮脂腺分泌的,它是一種混合物。其中包含多種脂類物質,主要有飽和的及不飽和的游離脂肪酸,甘油三脂、蠟類、固醇類、角鯊烯及液體石蠟等。皮脂排泄到皮膚表面,一部分附著在毛發上,起潤澤毛發的作用;另外大部分皮脂和汗液混合在手掌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乳狀的皮脂膜,這種物質就是包“漿”的前身。
乳狀皮脂膜因為含有脂類和蠟類物質,其本身兼具“油”和“蠟”的屬性,在接觸原礦綠松石時,會迅速滲透進玉石的毛細孔中,這個過程大概會持續一個月以上。
這段時間會感覺松石變色快、吸收感強。總是手感澀澀的,行話叫“咬手”。過了這個階段,乳狀皮脂膜與松石內部受到填充物影響會進一步變化,隨著混合物的水分逐漸蒸發,乳狀皮脂膜還原為皮質混合物,其中多種脂類物質進入松石內部深層,進一步與內部維融合,而另外一部分蠟類混合物析出到松石表層堆積下來,凝固為類似結晶體的透明漿層,這就是俗稱的“包漿”了。
我們在西藏寺廟里經常看到幾十年乃至上百的老松石,被賣到幾千一克,其通體包漿,溫潤如玉,觸手冰涼。互碰時發出清脆、明亮的響聲,如兩個瓷器相碰。這種狀態的老松石,被稱為掛瓷老松石,掛瓷,作為包漿的升級版,其轉換過程是什么樣的呢?
作為皮脂混合物中析出的蠟類物質結晶體,包漿的物理狀態還有著很大的不穩定性。初步的包漿,在進一步盤玩的過程中,新加入的乳狀皮脂膜會使包漿逐漸軟化,這時的松石表面在手感上會覺得“發粘”、“返油”,這屬于正常現象。
隨著時間的推移,松石表面紋理逐漸磨損,手掌能夠接觸到的表面積增加,表層的蠟類析出物也隨著長年的盤玩不斷經歷擠壓->凝固->擠壓->凝固的過程。分子間的水分逐漸喪失,固化程度加劇,整個松石通體包漿,深入度達到“入木三分”的地步。這時的松石,就可以叫做“掛瓷的松石”了。
掛瓷可以看做是硬質化的包漿,它與包漿狀態的根本不同之處就在于掛瓷比較穩定,不會因為加入新的乳狀皮脂膜而軟化。
盤玩
根據手掌皮膚分泌汗液和皮脂量的多少,膚質也分為好幾種,不同膚質盤玩來的松石掛瓷狀態也有所不同。下面我說說不同手掌膚質對掛瓷的影響吧!
◆中性手
這類手掌汗液、皮脂分泌適宜,乳狀皮脂膜中皮脂和水分平衡,膚質類型很健康,介于干手和油汗手之間。盤玩出的松石包漿通透,是可以玩出精品的手掌。
◆干手
這類手掌不愛出汗,皮脂腺分泌也少,盤玩松石上色和包漿都非常慢。同樣的松石,盤玩直至掛瓷程度的時間是中性手的好幾倍,但是只要堅持下還是能有所成就的。
◆汗手
手掌分泌汗液量較大,但是皮脂腺分泌量少,皮膚鎖不住水分,部分人群表現為有輕微爆皮現象。這類手掌盤玩松石初期上色快,盤玩一個星期比干手盤玩一個月上色還重。但是包漿速度很慢,有些甚至松石都上色了還不包漿。這類手掌盤玩出來的松石往往上色較重,排除松石品質不好的情況,相同品質的松石汗手玩出來顏色發晦暗一些,包漿層通透度較差,掛瓷不明顯。
◆油汗手
這類手掌分泌汗液量較少,皮脂分泌量大,手掌總感覺油膩膩的,乳狀皮脂膜因皮脂含量高偏酸性。相同情況下盤玩松石上色較慢,往往包漿很厚了卻還是上色不明顯。掛瓷后通透度極佳,這類手掌玩出來的老松石在陽光下有些甚至能感覺把松石玩透明了。是盤玩松石不可多得的極品好手,玩出來的松石價格暴漲,是許多藏家競相追逐的藝術精品。
可謂“上帝之手”說了這么多,總結下:盤玩時的手一定是要洗過并且干透,保證手上無汗,盤玩的時候要感覺到珠子的溫潤光滑,如果盤玩時感到珠子澀手,就要停止盤玩了。珠子的孔口周圍也一定要盤到。每天不用有時間就盤,珠子也需要休息,10天以后,微汗手盤玩時可以感覺珠子有輕微的粘阻感,這是的珠子已經形成了一層薄薄的包漿,需要繼續干燥。
光滑盤玩--粘阻感--干燥--光滑盤玩(保持珠子干凈)
如此反復盤玩,珠子就出現有靈氣的光澤,盤得好的珠子有一層玻璃光澤、入木三分,這就是掛瓷了。
。
本文 綠松石手串要怎么盤玩?要如何保養?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綠松石手串要怎么盤玩?要如何保養?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9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