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翡翠的價值是由什么決定的?
黃金首飾網導讀: 解讀:翡翠的價值是由什么決定的? 如何鑒別翡翠A貨? 答:隨著翡翠市場的升溫,造假者的手段也越來越高明了,僅憑肉眼和經驗要想分辨出翡翠產品的優劣是很有難度的,真正要確切地鑒定還...
如何鑒別翡翠A貨?
答:隨著翡翠市場的升溫,造假者的手段也越來越高明了,僅憑肉眼和經驗要想分辨出翡翠產品的優劣是很有難度的,真正要確切地鑒定還得借助于科技手段和先進的技術,如查爾斯濾色鏡、高倍放大鏡觀察、測量密度和熱導系數、紅外光譜拉曼測驗等。
翡翠的價值是由什么決定的
答:俗話說“黃金有價玉無價”,一般的消費者也因為對翡翠的知識缺乏了解而不敢購買自己中意的翡翠產品,一些不良商人也籍此哄抬翡翠的價格,造成翡翠市場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然而我們認為翡翠不僅有價,而且她的價值還是有據可依的。
種(共4級)
種指的是翡翠的質地,也是對一件翡翠產品的最基本的描述,在市場上的所講的老種、新種、玻璃種、冰種、蛋清種、豆種、油青種、藍花、藍水、晴水等等都是習慣上的商業名稱,但是由于這些商業名稱在標準上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所以并不能把它作為我們的分級標準。
事實上,翡翠的結晶體顆粒大小和這些顆粒的交結關系是決定翡翠商業品種的主要原因,并由此制定出以下分級標準:
級別、劃分標準
1級結構細膩致密,10倍放大鏡下不見礦物顆粒及復合的原生裂隙,粒徑小于0.1mm
2級結構致密,10倍放大鏡下見礦物顆粒及極少的細小復合原生裂隙,粒徑在0.1~1mm
3級結構不夠致密,10倍放大鏡下見礦物顆粒及局部的細小復合原生裂隙,粒徑在1~3mm
4級結構疏松,粒徑大小懸殊,粒徑在3mm以上
水(共5級)
“水”是翡翠評價的重要因素,行內俗稱“水頭”,透明度高的即為水頭足,這樣的翡翠顯得晶瑩透亮,給人以水汪汪的感覺,而透明度差的翡翠干澀、呆板,給人以干巴巴的感覺,即為水頭差,水不足。翡翠的透明程度可大致分為透明、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翡翠越透明,則其價值越高:
級別透明度陽光透進度常見商業品種
1級透明10mm以上純凈無色老種玻璃地
2級較透明6~10mm少量老種玻璃地特級品
3級半透明3~6mm老種玻璃地、冰種特級品
4級微透明1~3mm色濃者、粒粗者、新老種
5級不透明陽光透不進色濃、底差、新種
底(共4級)
底指的是翡翠絮狀物(又稱棉),黑斑,其他色斑的多少程度。由于翡翠是多種礦物的集合體,其結構多為纖維狀結構和粒狀結構,雜質的多少程度也必然影響翡翠的價值。
級別劃分標準
1級10倍放大鏡下不見任何綹裂、灰黑絲,在不顯眼處偶有個別白棉、小黑點
2級10倍放大鏡下不見綹裂,見少量細小白棉、黑點、灰黑絲
3級肉眼不見綹裂,10倍放大鏡下見少量綹裂、肉眼可見少量白棉、黑點及少量冰渣物
4級肉眼見少量綹裂及較多白棉、黑點、灰絲及冰渣物
色(共6級)
翡翠常見的顏色有綠色、白色、紅色、紫色、黃色等,其中以帶綠色為最優的品種,如果一件翡翠中既有綠色,又有紅色和紫羅蘭色,那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翡翠。
對于綠色的翡翠來說(例如戒面),傳統上有“濃”、“正”、“陽”、“和”之說。所謂“濃”是指綠色飽滿、濃重;“正”是指綠色純正,不含雜色;“陽”是指綠色鮮艷、明亮;“和”是指綠色均勻、柔和。
在色溫為5000K的連續光源照射下觀看翡翠的顏色分級為:
級別純正程度均勻程度深淡程度色澤
1級純正綠、祖母綠、翠綠等極均勻不濃、不淡艷潤亮麗
2級正綠色、蘋果綠、黃秧綠等均勻的整體上有濃的條帶,斑塊、斑點整體不濃、不淡艷潤亮麗
3級正綠色、蘋果綠、黃秧綠等整體不均勻濃淡不一艷潤明亮
4級微偏藍綠(含黃綠色的鮮艷紅色、紫羅蘭色)均勻不濃、不淡潤亮
5級藍綠色均勻不濃、不淡潤亮
6級灰藍色(含淡黃綠色、淡紅色、淡紫羅蘭色)均勻淡雅潤亮
工(共4級)
在這個分級標準中“工”是指一件翡翠成品的形狀、做工、以及重量3個方面,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翡翠成品在設計師、工藝、文化內涵、制作年代、體量等方面的差異每件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特點,詳細的分級是無法做到的。有些網站是這么分的:
級別形狀做工重量
1級比例適合,飽滿大方名師制作、巧奪天工5克拉以上
2級比例適合,飽滿大方自然流暢、匠心獨具5克拉以上
3級比例適合,飽滿大方普通制作、平整光滑5克拉以上
4級比例適合制作一般無要求
。
本文 解讀:翡翠的價值是由什么決定的?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解讀:翡翠的價值是由什么決定的?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9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