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成礦原因
黃金首飾網導讀: 翡翠的成礦原因 大約在幾億年前,在歐亞板塊和印度板塊的碰撞帶產生了一個大的斷裂,地下很深的巖漿就順著這個斷裂往上運動,最后結晶形成硬玉巖。這個斷裂帶位...
大約在幾億年前,在歐亞板塊和印度板塊的碰撞帶產生了一個大的斷裂,地下很深的巖漿就順著這個斷裂往上運動,最后結晶形成硬玉巖。這個斷裂帶位于緬甸,我們將之稱為“神奇的北緯24度”;所以在全世界的范圍內,幾百年的經驗證實,只有在緬甸伊洛瓦底江支流的霧露河一帶才能找到極品翡翠,而全球產翡翠的地方可能也只有這4500平方公里。翡翠是在一萬個大氣壓和比較低的溫度(200-300℃)下形成的。
我們知道地球由地表到深部,越往深處溫度越高,壓力也越大。但翡翠既是在低溫高壓條件下結晶形成,當然不可能處于較深部份,那么高壓究竟從何而來呢?
這高壓是由于地殼運動引起的擠壓力所形成的,現已獲得證實,凡是有翡翠礦床分布的區域,均是地殼運動較強烈的地帶。還有另外一個因素是:凡發現有翡翠形成的地方均有含鈉長石的火成巖侵入體(中—基性巖)。鈉長石的化學成份為NaAlSi3O8,所以可以推測翡翠是在低溫、高壓條件下由含鈉長石的巖石去硅作用而形成的。若要成為特級硬玉——翡翠,還須具備以下條件,翡翠圍巖必須是高鎂高鈣低鐵巖石。這種環境產出的翡翠更純凈,少鐵使底不發灰。盡管低鐵但還是有鐵的存在,要翡翠十分純凈無雜質,還須在強還原條件下,即在還原環境中生成。因為在缺氧環境中,它所含的Fe會形成磁鐵礦而析出,而不進入翡翠的晶格內,可使翡翠綠更正。再者要有生成翡翠后的地質作用及多次強烈的熱液活動,把翡翠改造得綠正、水好、底純的特級翡翠。翡翠成色過程是伴隨著熱液活動進行的,為多期強度不同的成色過程。而且緩慢分解成鉻離子的致色元素,要長時間處在150-300℃,最佳溫度是在212℃左右下,鉻離子才能均勻不間斷地進入晶格,在這種條件下生成的翡翠綠色非常均勻。完全生成特級翡翠后,還不能有大的地質構造運動,否則將會產生大小不等,方向不同的裂紋而影響質量。以上各條件很難同時具備,這就是為什么特級翡翠稀少的原因。
。
本文 翡翠的成礦原因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翡翠的成礦原因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30528.html
- 上一篇: 和田玉器常見騙術匯總
- 下一篇: 黃龍玉中的水草花知識及選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