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顏色“濃、正、陽、勻”看翡翠的價格
黃金首飾網導讀: 從顏色“濃、正、陽、勻”看翡翠的價格 1996年秋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一枚被稱為“玉膽”的長15.5MM,寬13MM,厚6.3MM,重約10.4克拉的翡翠戒指,以387萬港元成交,平均每克拉為37.18萬港元。相...
1996年秋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一枚被稱為“玉膽”的長15.5MM,寬13MM,厚6.3MM,重約10.4克拉的翡翠戒指,以387萬港元成交,平均每克拉為37.18萬港元。相比之下,同斯拍賣會上,另一枚重22.01克拉的橄尖型鉆戒,雖也拍出684萬港元的最高紀錄,但每克拉的平均價僅為31.07萬港元,比上述翡翠低了6萬多港元。
在珠寶店中,你只要稍加注意就會發現,同樣是一顆翡翠戒面,有的僅幾十或幾百元,有的卻高達幾萬,甚至幾十萬元。翡翠價格差異之所以如此懸殊,歸根結蒂在于其品質的差異。
首先是顏色。在翡翠的各種顏色中,綠色是人們的首先。對于綠色,人們常以“濃,正,陽,勻”四個字來評價它的優劣。
“濃”指色要濃烈,通常愈濃愈好。應該指出,“濃”與“深”不是同一概念。“深”有色偏暗,偏黑的趨向,而“濃”則是指在色調不變的情況下,色的明度要高。
“正”,指色要正,為純的綠色,沒有其他色調的混入。通常情況下,由于翡翠組成物質的一些輕微變異,會導致其顏色也產生某種程度的變化,產生不同的偏色,如有的偏黃(所謂黃楊綠),有的偏藍(菠菜綠),有的偏黑(瓜皮綠),有的偏灰(灰綠),有的同時偏藍偏灰(油青)等等。顯然偏色的程度愈明顯,價值也愈低。
還要指出,觀測翡翠的顏色,尤其是高檔翡翠的顏色,淘汰條件很重要。有人說“無陽不看綠”,意即綠色的翡翠的觀察應在陽光下進行,否則很容易走色,把本來純正的綠色看成具有某種程度的偏色。不過,陽光太強對色的觀察也不利。人們也曾指出,常常在緬甸看顏色較好的翡翠,到北方就感到顏色偏暗一些。原因就在于緬甸緯度低,陽光太強的緣故。另外,觀察翡翠的顏色更不要在強燈光下看,否則,在燈光黃色調的影響下,原本偏黑,偏暗的顏色也會看成十分青翠。
“陽”,指色要明快,艷麗,也即所謂的陽俏。不要偏暗,偏淺。也即色的飽和度較高。
“勻”,指色要均勻。翡翠是一種多晶質的礦物集合體,所以其顏色常常達不到十分均勻。根據顏色分布的均勻程度,我們一般可將其分為五個等級;即均勻,較均勻,尚均勻,不均勻和花斑狀。當然色愈均勻愈好。但應指出的是,對于一個小的戒面來說,要求其色盡量均勻是可能的,而對于一個較大的雕件來說,通常是無法滿足色均勻的要求的。這時主要看翠色分布面積的大小,在雕刻構思時能否巧妙地利用色調分布的差異,使其取得畫龍點睛的效果。另外,通常人們還把一個雕件9或玉鐲)中同時存在翡、翠、地(或春),稱為“福神妙壽”,視其為色好的品種。
。
本文 從顏色“濃、正、陽、勻”看翡翠的價格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從顏色“濃、正、陽、勻”看翡翠的價格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31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