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飾制作流程-制模與鑄造
黃金首飾網導讀:首飾制作流程-制模與鑄造 一、制造膠模 膠模的制作過程被簡稱為割膠、橡膠模被廣泛地用于商業性的批量生產,是由于其具有彈性和可隨意切割,各種復雜的樣板都可以割出來,...

一、制造膠模
膠模的制作過程被簡稱為割膠、橡膠模被廣泛地用于商業性的批量生產,是由于其具有彈性和可隨意切割,各種復雜的樣板都可以割出來,一個小心使用的膠模壽命可達10多年。割制一個簡單的膠模是不難的,而割制一個結構復雜的膠模則需要耐心、鉆研和實踐。膠模制作的工具和材料有:
1、模框:通常由鋁制成,亦有鋼等其它金屬材料制成,有多種尺寸。
2、生膠:制作膠模開始階段,使用的膠定是未經熟化的生膠,此時的橡膠具有極好的塑性,可任意剪切組合,熟化后膠模的形狀就固定下來,具有極好的韌性和彈性,除了天然橡膠以外,近年開始采用硅橡膠制作膠模。
3、手術刀:割制膠模的主要工具,它的刀形可根據需要選用,因手術刀 非常鋒利,操作時要格外小心。
4、修模筆:實際上是一個特制的電烙鐵,用來修整膠模上的缺陷。
5、水口座:每個膠模的水口都不會太粗,為了注蠟方便都在膠模的邊緣給水口套上一個水口度,以形成一個喇叭口。
6、熱壓機:是膠模熟化設備,在上、下壓板中裝有電熱絲,溫度可調,上壓板與螺桿連接以調整兩壓板間的距離與壓力。膠模熟化溫度一般在140℃~150℃。
二、制作蠟模
蠟模是利用膠模鑄造出來,這個過程簡稱為注蠟。制作蠟模所用的蠟是用各種性質不同的蠟配制而成的。從而得到所需要的熔點、硬度、強度和韌性的合成蠟。無論何種蠟,總的要求是要有一定的強度,能夠完全燒盡而不留殘渣,熔化距越短越好,制作蠟模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1、注射用蠟:好的注射用蠟應有較低的溶點、好的流動性、能快速凝固,有適當的彈性,易于從膠模中取出。市售的商品蠟有綠色、紅色等各種顏色以區別它們的性質。綠色蠟用得最普遍,好的蠟熔注溫度在63℃~74℃之間,溫度越低,蠟的收縮越小,注蠟溫度過高,蠟會流入膠模的割縫,吸入空氣,冷卻時形成蠟中的小氣泡。
2、注蠟:通過注蠟機把蠟熔化后用壓力注入膠模中,注了蠟的膠模要放置2~3分鐘。經蠟模冷卻后小心取出蠟模,注蠟時熔蠟的溫度是根據蠟的性質來調整的。而空氣壓力則根據蠟型的厚薄來調整,一般控制在4~10氣壓,厚的臘模采用較高的壓力。注蠟時,用兩片鋁片板或鋼板或有機玻璃板夾住膠模,兩手持著對準注蠟噴嘴踩下腳控開關,注蠟就開始。指示燈熄滅時,蠟模就注好了。
3、取蠟模:把蠟模從膠模中取出的時機要掌握好,過早蠟未完全凝固,不能成形;過晚則已經硬化變脆,取出時容易破碎。注好并冷卻了的膠模放在工作臺上,用一只手持下模,另一只手慢慢彎曲翻開上模,而蠟模仍在下模中,再拿起下模微微彎曲就可取出蠟模了。脫下的蠟模如表面微小的缺陷,可適當修理,修理可通過補蠟和刮刻進行。
三、制作石膏模
1、種臘:所謂種蠟,就是把一件一件的蠟模有規律地熔焊在一起,充分利用模腔空間,以便批量生產。熔焊在一起的蠟模我們形象地稱為蠟樹,因熔焊流出和金屬澆鑄的通道稱為水口,水口像樹干一樣把蠟模連接起來,蠟模有層次地分布在支干頂端。對于水口要夠粗,沒有銳角和折彎,與蠟模、支干與主干焊接處應平滑。形狀復雜的蠟模設置多個水口或助水口。支水口應盡可能短,一般不超過15㎜,主水口則不能短于7㎜,水口的位置與澆鑄方法等因素有關。種蠟可以按蠟棋的形狀、大小、種類安排分布于支干上,形狀、重量和水口形成不同的蠟應平衡地安排在支干上。種好的蠟模不能相隔太近,否則以后制作的石膏模將會因模型腔壁太薄而破裂,種好的蠟樹一定要清洗掉表面的油漬和雜質,可用氯化碳之類的有機溶劑來清洗。蠟樹要稱重量,并做好記錄以便在澆鑄時計算相應的金屬重量。
2、灌制石膏模:灌制石膏模的準備工作種好的蠟樹要先套上鋼筒,鋼筒的基本類別是離心機澆鑄的不帶孔的圓筒,真空機澆濤的帶墊肩和孔的圓筒。制作石膏模用的粉劑不完全是石膏粉組成,除了25%-30 %的熟石膏粉外,其它成份有方解石、石英砂、還原劑和凝固添加劑等。
市面上可購的主要有進口的Romen-Vest、Kerr Scurin、Last R&R、Ulterc-Vest和國產廣州、山西、陜西等品種,綜合廠商產品的數據一般水粉比率是水的重量為石膏粉劑重量的40%,調制粉漿應在21℃-26℃ 的室溫下操作。把水粉混合攪拌到石膏粉漿開始固化的時間稱為操作時間,一般為9分鐘。在這段時間內,灌好的粉筒只能靜置。
3、制漿與灌筒:制漿所用的工具、機器有稱量用的玻璃或塑料量筒臺稱,拌粉漿用的攪拌勺和攪拌缽、抽真空用的制漿真空泵。
4、脫蠟與烘模:固化好的粉筒要經過脫蠟與烘模才能用于澆鑄。脫蠟一般用電熱蒸汽,溫度可控。石膏模放入時要讓水口朝下,烘模用的電爐要求溫度可調,最高可達900℃,實際烘模溫度不應超過760℃,加熱時溫度應是逐漸升高的,達到最高溫度后要保溫3小時,使烘爐內所有石膏模溫度均勻一致之后讓石膏模溫度降至最佳溫度。
四、熔煉、鑄造
首飾澆鑄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熔煉;一是鑄造。但由于溶煉操作費時,溫度不易控制,大批量生產受到限制,而鑄造是用離心機及真空吸鑄機。
1、熔煉:
稱量好所需的金屬和補口后,將兩種金屬放入熔金鍋里均勻混合熔煉,混合熔煉后就可以直接澆鑄了。澆鑄中一個關鍵問題是澆鑄溫度。不同的金屬材料澆鑄溫度不同,這取決于金屬的熔點和特性。熔體能流入首飾模具有四個基本區域。不同區域造成不同的結果。為了能使澆鑄的坯件達到理想的效果,首先要了解所用金屬的熔點和特性,俗語叫掌握火候。
熔化成半液態的金屬熔體看似流動性很好,其實還略欠火候,它所蘊藏的熱慣重,還不足以使兩股分道揚鑣的熱液流在匯合點熔融一體,半液態的金屬帶來的后果是冷卻麻點,嚴重的是缺肢少腿。合適的溫度使金屬熔體保持其最佳流動性,匯合成一個完整的液態,優秀的操作人員遵循這個原則,在爐火純青的工作點馳騁自如澆鑄出最理想的產品。
由于金屬熔體過熱,有效成份揮發,金屬發枯,產生過熱麻點,其后果有時比溶點不足更糟糕。
2、鑄造:
( 1 )離心澆鑄機是使用最普遍的機器,利用離心力原理操作完成。
( 2 )真空吸鑄機對石膏模以及模筒的要求較高,對處理堵坩堝底孔時費事,并不受歡迎。新型的自動真空吸鑄機,雖然采用傾注式澆鑄,但體積大且價格貴,亦影響了真空吸鑄機在市場上的應用。
五、中空電鑄
近年來在首飾生產工藝中,中空電鑄得到發展,由于研制出新的添加劑,使這項技術逐步成熟。其實電鑄的準備工作與失蠟鑄造工藝幾乎是一樣的,只是不用制作石膏模,只對蠟模表面進行敏化處理,使蠟模表面導電,然后在特制的電鑄液中進行電鍍,完成后熔去蠟模,變形成了中空的飾品。
本文首飾制作流程-制模與鑄造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首飾制作流程-制模與鑄造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34508.html
- 上一篇:介紹:緬甸翡翠的十大名坑
- 下一篇:世界頂級珠寶工匠的完美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