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賽石(Kunzite)-珠寶首飾展示圖【行業經典】
黃金首飾網導讀:孔賽石(Kunzite)-珠寶首飾展示圖【行業經典】 孔賽石是由美國寶石學暨地質學家George Frederick Kunz(1856-1932)最先鑒別出屬于鋰輝石(Spodumene),因此以他的姓氏Kunz作為孔賽石的名稱Kunzite。 寶石名稱:孔賽...

孔賽石是由美國寶石學暨地質學家George Frederick Kunz(1856-1932)最先鑒別出屬于鋰輝石(Spodumene),因此以他的姓氏Kunz作為孔賽石的名稱Kunzite。
寶石名稱:孔賽石(Kunzite)
歸屬種類:鋰輝石spodumene
折射值:1.660-1.676
比重:3.18
硬度:6.5-7
晶系:單斜晶系
化學元素:硅酸鋰鋁LiAlSi2O6
孔賽石是鋰輝石spodumene的一個次類,色淡且常見大克拉數,通常呈現淡紫色到粉紅色,有時也呈現深紫色,無色到淡黃色。切割師會將桌面與結晶柱體成25度角切磨,以展現孔賽石最濃郁的色彩。色濃的孔賽石是稀有且價昂的。孔賽石有非常強的三色性,,會因為觀看角度不同而呈現濃淡不一且色彩不同的顏色;同一顆寶石上會某一角度呈現淡粉紅,另一角度呈現紫紅色,這種特殊的不定向色的現象是孔賽石特有的。
孔賽石的另外一個光學特性是經過X光照射或伽瑪射線照射過后會呈現極強的黃橘色磷光反應。常見孔賽石被施以加熱或輻射處理以增加其顏色濃度。孔賽石有一個先天上的缺點就是暴露在日光之下會褪色,使得孔賽石一直無法成為珠寶市場上的主流寶石!目前世界上最大一顆重達880克拉孔賽石被美國史密桑尼博物館(Smithsonian Institution)收藏。
1902年商業質量的孔賽石在美國加州的Chief Mountain被發現。巴西最早是在1950年發現有孔賽石的礦藏,但是真正上好質量的孔賽石是在1963年靠近Governador Valadares北邊的小村莊Itambacuri被發現的。其它主要產地有馬達加斯加、阿富汗斯坦、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等地。
只要是顏色呈現出粉紅色或粉紫色的其它寶石都會被誤以為是孔賽石,容易混淆的有色淡的紫水晶、粉紅碧璽、摩根石、粉紅拓帕石、粉紅尖晶石甚至是粉剛。
在國際珠寶市場上會聽到珠寶從業人員用“kunzite color”(孔賽石顏色)來形容合成粉剛、合成尖晶石或人造玻璃仿制品的顏色。
本文孔賽石(Kunzite)-珠寶首飾展示圖【行業經典】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孔賽石(Kunzite)-珠寶首飾展示圖【行業經典】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34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