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克雅寶的珠寶藝術:影響-珠寶設計【哇!行業大師靈魂之作】
黃金首飾網導讀:梵克雅寶的珠寶藝術:影響-珠寶設計【哇!行業大師靈魂之作】 寶塔、龍、幻想的怪獸……20世紀20年代,對遠東文化的著迷席卷了巴黎的珠寶文化。萬國博覽會是普羅大眾發現陶瓷、絲綢、青銅和其它奇妙珍品的契機...

寶塔、龍、幻想的怪獸……20世紀20年代,對遠東文化的著迷席卷了巴黎的珠寶文化。萬國博覽會是普羅大眾發現陶瓷、絲綢、青銅和其它奇妙珍品的契機,也觸發了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的想象力。異國情調的流行在1931年達到高峰,時值巴黎萬國殖民博覽會(Exposition coloniale internationale),該盛典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游客。在梵克雅寶的展位前,觀眾深深著迷于一套名為Chapeau Chinois的黃K金珠寶系列,其靈感來自于亞洲人在稻田農作時戴的帽子,該設計榮獲博覽會的大獎。
歐洲正在為其它異國情調的天地所著迷:埃及法老圖坦卡蒙(Tutankhamen)陵墓的發現在裝飾藝術上掀起一股埃及狂熱的潮流,而印度大公的寶藏則讓芳登廣場的珠寶商為之目眩神馳。梵克雅寶完全折服于印度色彩和設計的魅力。
20世紀70年代,“嬉皮士”運動使異域風情重新復蘇,通過長項鏈的設計,賦予寶石和色彩的大膽混搭。新影響力變得顯而易見,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的審美觀,成為黃K金胸針的靈感來源。這些不拘一格的創作贊頌著世家對不同文化的好奇心及其持久的創造力。
這枚埃及手鐲創作于1924年,屬于梵克雅寶的典藏。20世紀20年代是珠寶設計從古埃及藝術中汲取靈感的高峰期,因而1922年到1925年間,梵克雅寶設計了眾多埃及風格的珠寶。它們展現出人們對1922年卡納馮伯爵(Lord Carnarvon)發現圖坦卡蒙墓的強烈興趣。
這些珠寶大部分為胸針或手鐲,像是這條穿鑿孔飾的鉸鏈型五彩寶石手鐲。它裝飾著牲禮和象形文字,內容包括圣甲蟲、獅身人面像、雙耳細頸橢圓土罐、公牛、鴕鳥羽毛、蓮花和蜜蜂等。它由珍貴的上凸下刻混合形切割祖母綠、藍寶石、紅寶石、鋪鑲鉆石和圓柱形切割縞瑪瑙構成。這些埃及風格珠寶罕見如鳳毛麟角,是鑒賞家和收藏家趨之若鶩的珍寶。
本文梵克雅寶的珠寶藝術:影響-珠寶設計【哇!行業大師靈魂之作】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梵克雅寶的珠寶藝術:影響-珠寶設計【哇!行業大師靈魂之作】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3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