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寶寶(wan bao bao)的珠寶魂-珠寶首飾展示【行業精選】
黃金首飾網導讀:萬寶寶(wan bao bao)的珠寶魂-珠寶首飾展示【行業精選】 珠寶要有它的意義與靈魂。被國際媒體形容為“red princess”的珠寶設計師萬寶寶說,這位“紅色公主”1981年在北京出生,祖父是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珠寶要有它的意義與靈魂。被國際媒體形容為“red princess”的珠寶設計師萬寶寶說,這位“紅色公主”1981年在北京出生,祖父是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里,她的童年在北京中南海的國家領導人官邸度過,15歲時渴望體驗世界的她只身出國求學,于紐約威徹斯特畢業后,獲曼哈頓市郊著名人文大學Sarah Lawrence 取錄,在學期間專攻攝影與文學,師承世界著名攝影師Joel Sternfeld,并且在大學最后一年的到巴黎學習文學,浸潤于時尚花都的豐富歷史和美學傳統中。
紅色公主的花都奇遇
2003年,19歲的萬寶寶受邀參加在巴黎克利翁酒店(Hotel Crillon)舉行的“名門少女成年舞會”(Le Bal des débutantes de Paris),成為歷史上首個參加該舞會的中國名媛,并因為其獨特家庭背景,迅即聞名于法國的上流社會。萬寶寶承認其獨特身份確能吸引到很多人的注意力,在工作上亦可能帶來一些好處,但斷言路還是要自己走出來的,“我很感激家人給我的一切,但這不代表我就不用努力工作,備受注目當然好,但做出來的成績是好是壞卻是同樣有目共睹,個人成就不是單靠背景身份地位就可換取。”
事實上,大家心目中的世家名媛在職場上亦付出過不少艱辛努力。萬寶寶透露,原來在法國完成學業后,家人已安排她在一家國際投資銀行香港辦事處當見習助理,酷愛文學藝術的她又如何受得了刻板的金融工作,硬著頭皮頂了三個月,便哭著要辭工了,“家人都希望我有一份有前途的正當職業,卻沒有想到我的個性和興趣根本不適合那類型工作,雖然每天都難受但我仍是非常認真地工作,最后實在真的不能挺下去才決定離職,那時候許多同事都舍不得我離去哩。”之后,她便在香港修讀了美國寶石學會GIA的珠寶鑒證課程,并于2006年取得了GIA的寶石學學位,繼而把自己對時裝與美術的熱愛,貫注于設計高級珠寶之上,翌年便以當代珠寶藝術方式演繹中國傳統文化作為靈感來源,開創了自己的珠寶品牌“Bao Bao Wan Fine Jewelry”。
珠寶設計是萬寶寶打從心底里熱愛的職志,因為這工作令她無法再倚靠家庭幫助,從作品的構想,到尋找工場,以致跟供貨商討價還價,全部過程都要親力親為,盡管中間難免要受騙或吃虧,但這些教訓卻令她更加自信,亦肯定了自己選擇正確。她表示:“珠寶設計是一門非常美妙的職業,每件作品都可以令人感受到欣喜和美麗,而我更喜歡把自己的回憶和經歷融入其中,我相信設計要是沒有感情便失去意義,珠寶不但以其美麗取悅人們,它還必須擁有打動人們的內涵,我尤其享受這個創造過程。”
珠寶要有動人的內涵
萬寶寶展示了現代中國一切的舊與新,小時候是惟一跟父母住在中南海爺爺家中,爺爺最寵愛的孫女兒,五歲時已與各國元首共膳,又曾坐著爺爺的私人飛機出行,早已見慣大場面,后來只身赴美國及法國留學,深受西方文化藝術洗禮,豐富的海外生活經歷使她成為了一位富有鮮明現代風格和極具女性魅力的珠寶設計師。反映到她的珠寶設計風格上,便形成了一種來自對傳統的追尋認同,最終展現坦率而富時代感的感性美學。
萬寶寶著迷于悖逆、矛盾與二元,正如她自己的座右銘所言:“美就是在相反事物之間”。她接受 《時代雜志》訪問時曾表示:“我創作的每一件珠寶都代表了自己,亦代表了同一輩大膽瘋狂的中國女性。”所以勿看萬寶寶外表如此摩登時尚,骨子里卻貫注深厚古典文學修養,其熱愛的文學作品由《紅樓夢》到《茶花女》以至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都帶給她無窮的創作靈感。當她還是個小姑娘時候,家里專為她請了老師教《紅樓夢》,晚上聽著雨聲打在院子里池塘的大片荷葉上,便會聯想到“留得殘荷聽雨聲”的文學意境。這些中國古典文化的元素與小時候的生活環境,像北京秋天紅葉,雨中滴水的屋檐,院子里滾著露珠的荷葉等等,后來都成為她設計珠寶的創作元素。
“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能夠用文字把美好回憶敘述出神入化,一件設計精妙的珠寶也可以留住種種美麗的回憶,我想把生命中每個觸動情感的瞬間都凝固下來,永遠留住。”萬寶寶首件作品“矛盾的愛情”,造型是一只蝴蝶從一個破開的竹子里鉆出來,翅膀上還帶著一滴晶瑩剔透的水珠,講述的是不斷飛舞的蝴蝶與永遠靜止的竹子之間產生的愛情,作品包含深沉的凄美,令生命的感動通過一款戒指凝結在永恒的瞬間,她說:“這真的是一個我發夢也夢見的影像。”此外,小時候在中南海老房子趴在窗前看雨,欣賞雨水亭子檐緣淅瀝上落下的情景,也為她提供了獨特創作意念,結果便設計了一個名為“童年的房子”的珠寶系列,全部以亭子的形狀來設計。2009年她的這個設計被收錄進珠寶設計界權威的寶石設計流行趨勢預測刊物《Gem Vision》。
創作自由在乎真摯情感
“我在成長階段一直被中國文化熏陶著,多年來吸收感染到的文化力量,包括我的記憶和經歷,往往便會不自覺地流露在作品當中,事實上,我不會將創意靈感限定在某個地方或某種文化,因為隨心而發才是最真摯的創作。”萬寶寶沒有刻意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珠寶設計中,她認為創作自由更多在乎一個人的內心,民族文化是世界的,中西文化可以交融無間,她現在做的珠寶設計便是以一個更現代性手法詮釋中國傳統文化。萬寶寶的靈感就像她的經歷一樣來自多方面,從紐約舊建筑物在晚間被燈光照亮的窗戶、北京的小弄巷,到巴黎的憂郁氣息,她也能夠發現美,并為客戶創作只此一家的精致珠寶。
“沒有感情的設計是毫無意義的。”萬寶寶形容自己是一個fragile、sensitive、confident的人,多愁善感的她認為生命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跟家人、朋友與工作所建立的感情。萬寶寶左耳的耳廓里藏著一顆小小的鉆石耳釘,那她的第一顆鉆石,也是出國前媽媽送給她的禮物,叮囑她在沒有父母守護的情況下也要堅強自立。萬寶寶現在雖然擁有眾多珠寶首飾,但最珍惜還是這小小的一顆鉆石,因為它代表了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愛,“這是我媽媽去南非時專門替我挑的,從小到大她從來沒送過禮物給我,對于她那樣一個不物質的人這顆鉆石有著非常不同的意義,那是永遠的了。”
感性的她在珠寶中盡情宣泄情感,作品也像她的人般復雜多變,華麗張揚卻隱然帶一抹動人凄美。以往對愛情看得很重,傷春悲秋的她深知女人的感情復雜,為此便設計了一枚“Complication Passion”的珠寶,金銀配對的十字架,分別代表冰與火,鑲嵌6克拉的黑鉆石、十字架各端共四顆17毫米的黑珍珠,象征愛情的忽冷忽熱的難以捉摸和無常。不過,在信佛之后,得到開解啟廸的她現在就更加注重對人世那份大愛,而這亦促使她創作了另一件引以自豪的作品。
珠寶設計升華哲學層面
2009年,萬寶寶獲Forevermark邀請參與名為“Precious Collection”的特別合作計劃,萬寶寶聯同Forevermark的鉆石匠師“周大福”,合力制作這件作品“寶”(Bao) 手鐲并獲世界巡回展出,進一步鞏固了她作為炙手可熱的高級珠寶設計師的地位。在創作“寶”之時,她希望推翻珠寶純粹作為裝飾的既有觀念,令配戴鉆飾升華至一種內在哲學意念的發揮。“寶”是一件采用黃金、紅金及黑金制作,配以鉆石鑲嵌成蓮花圖案的精致手鐲,合計鑲有3,000多顆共重43卡的鉆石。作品具有高度的象征意義,當中融會了“佛教八大吉祥物”中的其中兩項即“蓮花”及“勝利幢”,代表了法理開明和智慧的勝利。
此外,她又以佛中的法器“寶瓶”為靈感,在其China珠寶系列創作了多件作品,她說:“一個寶瓶可以把很多水注到大海里,大海就是人民、社會,這個水可以幫助人,寶瓶可以理解為上天或神祇、或是有愛心的人,此系列作品代表了慈悲博愛,想要傳遞給人一種平靜、安詳的感受,望大家可以發揮大愛,幫助有需要的人。”萬寶寶自言,她是在參加了朋友組織的慈善救助活動,體會到貧困地區人民的生活苦況后,才明白任何慈善活動最大的受益者永遠都是給予者,并開始懂得怎樣利用其身份做更加有意義的事情。
美跟物質與金錢無關
萬寶寶坦言,以前常緊張自己的外表,對名牌時尚瞭了指掌,現在對于它們優點仍會欣賞,卻不會被潮流牽著走了,正如她對于珠寶設計的事業也抱著隨遇而安的心態,能夠賺到錢就最好,卻也沒有太大商業野心,“珠寶設計不會有太多商業考慮,正如拍電影不能從預期票房出發,然后就此尋求各種支持,如此這般卻是永遠不能達到那目標,所以我不會為自己及品牌設定任何商業目標,因為那只會令自己創意受限,我沒有給自己壓力,想要破什么業績,所以我可以挺專心的去創作。”
現在的她更情愿專注于珠寶設計,源自豐富的經歷和善感的靈魂為她帶來不絕靈感,紐約夜間一座亮著燈的老樓、北京城秋天的落葉和八角亭、巴黎空氣中的傷感,那些美麗的影子可能存在于記憶的深處,或飄蕩于發呆的空房間。不拘泥于形式,不局限于規格,從花蕊到舞蝶,從竹節到扇骨,任想象飛揚……美的出處無窮盡,她深信美非關物質非關金錢,“美可以有不同形相很多定義,彼此間難以比較,小時候到過東歐國家愛沙尼亞首都,那兒并無名店商場,但深厚的民族文化卻美得動人,我認為美就是自然舒服,適合自己也可以贏得別人的共鳴。”
月前,香港高級時裝名店JOYCE及On Pedder邀請萬寶寶展出其珍貴的珠寶設計作品,包括她最新設計的Jade Collection及Fine Jewelry Collection,當中更包括之前與Forevermark合作設計的“Precious Collection”及周大福珠寶的特別企劃中所設計的“潛龍驤”系列,萬寶寶更特別設計一套名為“And the little ones…”的首飾系列,該系列首飾亦于中環JOYCE店內的On Pedder首次發售。對于珠寶,寶寶認為是任何年紀也可以配戴的,其新設計的“And the little ones…”就是給予年輕人的小首飾,此系列設計精巧,時而是蝶舞翩翩、時而是蝠翔渺渺形式各異,恰似不經意散落的藝術小玩藝兒,她說:“與以往側重高貴形象和隆重場合的高級珠寶不同,“And the little ones…”是一系列富有生活感并且適合任何時間和場合配戴的珠寶,由六歲的小朋友到88歲的老奶奶合適!“
多年來,萬寶寶游走于北京、香港與海外的藝術界與社交界,今天憑家族名望以外的珠寶設計才能為人所識,除了在香港設有業務據點外,并在北京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現在經常得穿梭于京港兩地,她十分喜歡香港生活方便和高度的工作效率,卻始終以北京為家,“今天回到北京,感覺是回家了,可惜北京奧運后到處都是稀奇古怪建筑,小時候的美好記憶亦都大為褪色。”事實上,從中南海到紐約、巴黎、香港以至世界各地,萬寶寶都能放開胸懷吸取不同的文化藝術精髓,唯一不改的就是對中國美食的鐘情,她笑說:“相信這也是我選擇留在北京的主要原因吧!”
本文萬寶寶(wan bao bao)的珠寶魂-珠寶首飾展示【行業精選】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萬寶寶(wan bao bao)的珠寶魂-珠寶首飾展示【行業精選】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36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