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鈉石(Sodalite)-珠寶首飾展示圖【行業經典】
黃金首飾網導讀:方鈉石(Sodalite)-珠寶首飾展示圖【行業經典】 方鈉石(Sodalite)在自然界較為罕見,主要產在霞石正長巖、粗面巖和響巖等火成巖或接觸變質的硅卡巖中,常與霞石、白榴石、長石、鋯石等礦物共生。另...

方鈉石(Sodalite)在自然界較為罕見,主要產在霞石正長巖、粗面巖和響巖等火成巖或接觸變質的硅卡巖中,常與霞石、白榴石、長石、鋯石等礦物共生。另外一些寶石學者發現方鈉石有少許和方解石(Calcite)共生。然而,部分的方鈉石其外觀與青金石(Lapis Lazuli)也頗為相似,所以在寶石市場上常用它做為青金石的替代品,但是方鈉石很少含有青金石的特征性黃鐵礦包裹體。
寶石名稱:方鈉石(Sodalite)
類別:硅酸鹽礦物
成份:Na8Al6Si6O24Cl2
晶系:單斜晶系及三斜晶系
硬度:1~2
比重:2.7~2.8
產地:加拿大、印度、安哥拉、巴西、挪威、波札那、美國、那米比亞
方鈉石通常呈藍色,少數為白、綠、紅、紫或灰色。晶體相當罕見,在自然界多以塊狀、粒狀或結核狀等型態產出。一般呈玻璃光澤,在解理面上,則為油脂光澤。
方鈉石是一種含鈉、鋁及氯的硅酸鹽礦物,當放入硝酸并加入硝酸銀時,會產生白色的綠化銀沈淀。成分中若氯被硫置換時,則形成紫方鈉石(Hackmanite)。紫方鈉石最早在格陵蘭島發現的。直到最近,透明切割面的紫方鈉石樣本偶會有報導。紫方鈉石有產來自加拿大(蒙圣伊萊爾,魁北克和班克羅夫特,安大略省),阿肯色州的磁鐵灣、伊利諾伊州的利伯蒂維爾、紐澤西州、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巴西中東部一州)、科拉半島、俄羅斯和格陵蘭島(丹麥島嶼)。近年以來,有產自緬甸的抹谷地區和阿富汗巴達赫尚省。
一般來說,紫方鈉石暴露在白光數小時到超過一天以上才能達到最大褪色的落差,而利用短波紫外線燈加深顏色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在黑暗中停留至少三星期后,光吸收反應顏色變化最大。
紫方鈉石可以在顏色褪化或加深時,留在黑暗中數天到數個月,這取決于原產地的材質。在大多數情況下,暴露于紫外線輻射下,材質變成粉紅色到紫色/紫羅蘭色,而暴露在陽光下或人造白光源下時顏色會淡化。一般而言,加熱至500℃以上會破壞紫方鈉石的紫外線感光度,以致影響其變色狀況。
雖然紫方鈉石在寶石學上被認為是含硫的方鈉石種類之一,區別在于它的光吸收,卻沒有明確的指引區分紫方鈉石和方鈉石。一般來說,只有方鈉石有明顯的光吸收反應才能被稱為紫方鈉石。
本文方鈉石(Sodalite)-珠寶首飾展示圖【行業經典】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方鈉石(Sodalite)-珠寶首飾展示圖【行業經典】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36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