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比亞彼得石(Pieterite)圖片及詳細介紹【與淅川虎睛石的區別】
黃金首飾網導讀:納米比亞彼得石(Pieterite)圖片及詳細介紹【與淅川虎睛石的區別】 彼得石(Pieterite)是地質學家西德.彼得(Sid Pieters)于1962年在納米比亞首次發現,為了紀念他便以彼得的名字命名該寶石品種。彼得石又名比德石,暴風...
最近聽說有個什么“彼得石騙局”,什么“1萬8買的,值10塊……”根據筆者的了解1萬多投資個普通彼得石(Pieterite)飾品肯定是貴了,但也絕對不是他們說的那樣:所有彼得石(Pieterite)都只值“10塊”錢!據了解市場上成品彼得石掛件的一般是10-20元/克,本文中的手鐲大約要1000-2000元,精品的價格可能還要貴一些。其實消費者只要記住一點:理性投資,克制貪欲,不了解的東西不要去碰,天上不會掉餡餅……
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納米比亞彼得石(Pieterite)。
一、納米比亞彼得石(Pieterite)
彼得石(Pieterite)是地質學家西德.彼得(Sid Pieters)于1962年在納米比亞首次發現,為了紀念他便以彼得的名字命名該寶石品種。彼得石又名比德石,暴風雨石,鷹睛石等,屬于木變石的亞種,新的國家標準將其歸類為“石英質玉石-硅化玉”。硅化玉包含三個亞品種:木變石(虎睛石、鷹睛石、彼得石)、硅化木(樹化玉)、硅化珊瑚(珊瑚玉)。
圖1、產自納米比亞Erongo地區彼得石pietersite原石
圖2、彼得石與圍巖花崗巖的對比
木變石(彼得石)是一種保留了石棉纖維狀構造的石英集合體,它的顏色和紋理與樹木十分相似因而得名。世界上最大的木變石礦床位于南非德蘭士瓦省,除此之外,還有巴西、中國河南的淅川等地出產。中國河南淅川出產的礦石屬于一種稀有的,特殊的類型,組成礦物成分更加復雜,圖案炫麗,與其它產地的礦石有明顯的區別,國際上通常對中國河南淅川及納米比亞出產的礦石稱為彼得石(pietersite)。
木變石(彼得石)系石棉、堿性角閃石(鈉閃石、鎂鈉閃石、鎂鈉鐵閃石、錳閃石)石棉的硅化產物,亦稱為硅化石棉。 木變石(彼得石)以他形粒狀集合體石英為主,具不等粒花崗變晶結構,由于交代作用強弱不同,在石英集合體中保留下蛇紋石、堿性角閃石的纖維狀結構及殘晶,當纖維呈平行排列時則可琢磨出弧形戒面產生貓眼效應,當纖維雜亂分布時則可因勢利導琢磨出其它的工藝品 。
木變石(彼得石)的顏色通常有褐色、黃褐色、藍色和藍灰色,它是由石棉中析出的鐵質沉淀在纖維狀石英顆粒孔隙中間形成的,微細的纖維狀十分明顯。 木變石(彼得石)的質地細膩,一般為半透明。它的硬度比較高,而且韌性較好。木變石的主要品種有虎睛石和鷹睛石,其中黃褐色的木變石稱虎睛石,藍色木變石稱鷹睛石。
圖3、納米比亞出產彼得石pietersite原石
圖4、納米比亞出產彼得石pietersite原石,黃色+藍色
圖5、納米比亞出產彼得石pietersite原石,黃色+藍色+白色
圖6、納米比亞出產彼得石pietersite原石
圖7、納米比亞出產彼得石pietersite原石
圖8、納米比亞出產彼得石pietersite原石
圖9、納米比亞出產彼得石pietersite原石
圖10、納米比亞出產彼得石pietersite原石
木變石(彼得石)是一種硅化石棉。當巖石中的青石棉礦體遭受酸性熱水溶液的交代作用,使青石棉變成了由SiO2組成的隱晶質石英集合體,但卻保留了石棉的纖維狀結構,因其外觀很似木質而被稱為"木變石"。
在適宜的地質環境下(化學、物理),Si02膠體溶液不斷地、逐步地結晶、交代石棉(蛇紋石類石棉)、藍石棉(藍石棉是堿性角閃石石棉的商品名稱)形成硅化石棉,硅化蛇紋石、堿性角閃石石棉當達到玉石指標時亦稱為木變石(彼得石)。
青石棉硬度為5,密度為3.02~3.42g/cm3 。被SiO2交代后,變為木變石,硬度上升為7,密度則下降為2.64~2.71g/cm3,交代不徹底時,其硬度和密度值處于兩者之間。木變石常見為棕黃色、棕色及紅棕色,也多見藍色和灰藍色,此外還可見金黃色、褐紫色及雜色等。質地細膩堅韌,微細纖維狀結構非常明顯,具強烈的絲絹光澤,貓眼效應顯著。這些特點是其它玉石品所沒有的,因而很容易與其它玉石種類區分。
二、彼得石(Pieterite)的材料性質:
英文名稱:Pieterite(tiger's-eye,hawk's-eye) 。
礦物(巖石)名稱:主要礦物為石英。
化學成分: SiO 2 。
結晶狀態:晶質集合體,常呈纖維狀結構。
常見顏色:虎睛石:棕黃、棕至紅棕色;鷹眼石:灰藍、暗灰藍。
光 澤:拋光面:蠟狀光澤;斷口:玻璃至絲絹光澤。
解 理:無。
摩氏硬度: 7 。
密 度: 2.64g/cm 3 ~ 2.71g/cm 3 。
光性特征:非均質集合體。
多 色 性:無。
折 射 率: 1.544 ~ 1.553 ,點測法: 1.53 或 1.54 。
雙折射率:不可測。
紫外熒光:無。
吸收光譜:不特征。
放大檢查:纖維狀結構,虎睛石可具波狀纖維結構,鷹眼石纖維清晰。
特殊光學效應:貓眼效應。
優化處理:未知。
圖12、彼得石pietersite手鐲
圖13、彼得石pietersite平安扣
圖14、彼得石pietersite平安扣
圖15、彼得石pietersite平安扣
三、納米比亞彼得石(Pieterite)與淅川虎睛石的區別
世界木變石產地主要有南非、納米比亞、巴西、中國河南(淅川)等,其中以納米比亞和中國淅川的質量最好,經過多年的開采納米比亞彼得石(Pieterite)資源已近枯竭。現在世界上儲量最大,質量最好木變石(彼得石)礦在中國河南省淅川地區,面對新一輪的資本炒作,消費者最理想的選擇是:不了解的東西不要碰,尤其是資源類的商品。
納米比亞彼得石(Pieterite)與淅川虎睛石的區別主要是顏色,紫外熒光、密度、顯微觀察等,見表1。
圖16、淅川虎睛石與巴西木變石樣品。圖片出自《中國淅川虎睛石礦物特征及開發利用前景》作者吳清杰
來源微信公眾號:珠寶鑒定筆記,版權歸作者所有,查看原文請移步微信公眾號
本文納米比亞彼得石(Pieterite)圖片及詳細介紹【與淅川虎睛石的區別】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納米比亞彼得石(Pieterite)圖片及詳細介紹【與淅川虎睛石的區別】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38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