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一般分為5種,你喜歡哪一種?
黃金首飾網導讀:和田玉一般分為5種,你喜歡哪一種? 和田玉,和田玉不僅僅是成色好,而且佩戴在身上也很大氣漂亮,據說對人體也有很大的好處呢,但是這好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有時候它還是一種地位的...
今天我們住要是給大家介紹的是和田玉,和田玉不僅僅是成色好,而且佩戴在身上也很大氣漂亮,據說對人體也有很大的好處呢,但是這好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有時候它還是一種地位的象征。和田玉好處這么多,和田玉一般分為5種:和田山流水;和田青玉;和田碧玉;和田光白籽;和田墨玉等。
玉料自身還是比較稀有的,然而還有一部分很大的原因,就是有許多的不同渠道的玉販子和一些黑心商家,從而讓很多喜歡和田玉的朋友們,都以為是假玉從而就不敢買!導致玉的市場很亂,記得行內有句話叫:買翡翠看它的品種,買和田玉就要挑滑潤的。這里所謂的潤,就是和田玉被開采出來的玉料籽能夠看出一整塊玉的質地細膩以及滋潤,其實就是和田玉質地的細膩與滋潤。
一般和田玉的玉料籽的生產地是在新疆,但是新疆的地理位置太遙遠,所以許多外地的玉友都會選擇性的在網上來購買。還請喜愛玉石的朋友們在網上購買玉件時一定要多問多了解,千萬不要因為價格便宜而買到假玉或殘次品。如果來新疆旅游不要在景區購買,可以去當地的玉器批發市場,除此之外新疆玉商戶也開通了網上交易,大家可以學習好基礎知識,去購買!
市場上多見冒充籽料的滾料。滾料是把山料甚至青海料、俄羅斯料、岫玉料的下腳料小塊,先把山料進行打磨,磨成蛋的形狀即可,這種打磨出來的山料很像和田玉的籽料,然后再染假皮冒充。有些造假的人甚至把一整塊山料加工成小料再磨光,這些都是很常見的和田玉的仿料,請喜愛和田玉的朋友注意觀察。
石英巖,它是最常見的仿料,石英巖的密度很高而且它的透明度比和田玉還高,顏色經常會被加工的純純凈凈的。石英巖多為玻璃光澤,也就是想玻璃一樣會有反光點。而和田玉則是以外表光滑有油澤為主的;另外,和田玉硬度和韌性都要好過石英巖,所以和田玉雕刻時會很輕松,更能抗壓。甚至有些人拿玻璃來造假,但是玻璃只是一種加工品,與和田玉差別有著天壤之別,也比較容易區分。玻璃的密度總是比玉石低的,從這里就可以判斷出造假物;且玻璃脆,易斷裂,觀察玻璃內部還能夠看到氣泡,玉是沒有的。
嚴重偏離本來價值的事物,都可能藏有陷阱。這里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和田玉!
一、狹義和田玉
狹義和田玉特指出產于新疆和田地區的玉石。早在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和田玉因產于昆侖山被稱為“昆山之玉”,之后又因位于“于闐國”境內而被稱為“于闐玉”。直到清光緒九年(1883年)設立和田直隸州時,才被正式命名為“和田玉”。因而和田玉的歷史源遠流長。
一般來說,和田玉是不分料的,如果硬要分的話,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第一是產自河道及古河道里的新疆和田玉籽料;第二是產自新疆境內的山料,例如且末、于闐、庫爾干塔縣、鄴城、若羌等等。
然而,無論是在原料市場,還是文玩市場,我們總能聽到一些不一樣的聲音,一些不是來自新疆和田的玉石也被稱作和田玉。這確實令人費解。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廣義和田玉的由來。
二、廣義和田玉
2013年底,中國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和全國標準樣品技術委員會批準發布了國家標準GSB16-3061-2013《和田玉實物標準樣品》,從物質結構等方面而非產地,確立了和田玉的新標準,以透閃石成分超過96%的多晶質集合體,摩氏硬度在6-6.5的軟玉,稱為和田玉,即廣義和田玉。因此,在該文件發布后,更多的非新疆和田玉石也可以被稱為和田玉,包括俄羅斯玉、青海玉、加拿大玉、韓國玉等等。
根據國家標準GB/T16552-2010《珠寶玉石名稱》4.1.1.2.C中規定“帶有地名的天然玉石基本名稱,不具有產地含義”;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標準B65/035-2010《和田玉》4.2.2中規定“和田玉作為一種天然玉石的名稱,不具有產地含義”,對此透閃石類玉石鑒定機構均可出具和田玉的證書。
三、三種類“和田玉”的鑒別
和田玉概念的擴大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消費者的混亂。事實上只有新疆和田因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的玉料品質最好,其它廣義上的和田玉,如青海料、俄料等等,作為飾品尚可,收藏價值不高。選購收藏時切勿將廣義和狹義和田玉混為一談。
和田玉礦物成分主要為透閃石,廣義上的俄羅斯料、青海料、韓國料比較容易與新疆和田玉混淆,選購時需要仔細區分:
(一)俄羅斯料
俄羅斯料俗稱“俄料”,多產于貝加爾湖地區,雖與昆侖山較遠,但與和田玉同屬典型的軟玉系統,俄羅斯白玉、俄碧(俄羅斯碧玉)、俄糖是市面常見的;石皮料(常被當作和田籽料)、俄黃玉,俄墨碧市面比較少見。其鑒別方法如下:
1.俄料的白度超于大部分和田玉料,油狀感低于和田玉料內斂的油份,韌性也低于和田玉料,呈油脂狀玻璃光澤,通體微度透明,硬度在5.2至5.4之間。
2.從光澤度上看,俄料雖是玻璃光澤,但略帶瓷感,通體發干。經過盤磨,由深白變得干透,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中卻顯干澀;
3.從透明度上看,俄料的亮度好于和田玉,但由于結構粒度較粗,手感較輕,佩戴久了會變黃變黑。
4.部分俄料上手的油份感不錯,但玩久了比原來更透(看似不透但透照是超于和田玉透光性,即常說的虛透感),放置一段時間會發干,而和田玉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5.大部分俄料目視其結構多為團塊狀(即米粥狀),晶體之間界限清晰(有花斑,粥糊,冰點狀感覺),部分俄料目視無結構,類似漢白玉的感覺(也就是常說的僵滯感),部分白料光照角度不同出現明有顯偏色(多為黃綠色)。
(二)韓國玉
俗稱“韓料”,大多是青白、青黃色,灰色。結構狀態與俄料有許多相似點。但硬度一般為4-5.5,還有硬度在3.5以下的,低于俄料。料質差異也很大(市面多以灰韓料冒充和田玉及做皮籽料,成品件被合蠟、熏蠟、揉光,這種假油份需要細心辨認),蠟質感強,盤玩久之多為水性光澤和玻璃光澤(沒有油脂光澤)。
(三)青海玉
給人很強的水透感覺,透白青,淡青白,煙青是常見品種。色調微偏藍和粉色。透照點狀細小松散的云絮狀紋理是它典型特征,猶如一粒粒小沙子密密麻麻,有時候周圍會有幾條水線伴隨著“揚花”。部分格爾木高山料與新疆料很類似(但一眼的藍色調和灰質感是做和田籽料的主要來源)。玉種常見青白玉,青玉,煙青(料細無明顯結構,清透,玉中混合墨色),青花(近似和田青花,淡黑團粒散落玉中),青白帶有翠色、青灰-深灰綠色(色調較暗悶,部分夾雜棕色斑帶)等。
以上三種是普通消費者購買和田玉時及其容易買到的,但它們其實不能全部被稱為假貨。到底什么才是假貨呢?我認為,賣的是什么,就告知消費者產地和玉料,價格也合適,即便鑒定證書上寫“和田玉”,這商家也是誠信的,東西不能說是假貨;如果有人把俄料、韓料、青海料等標注為和田玉籽料、山料,刻意隱瞞產地,甚至用玻璃、卡瓦石、石英石、水石、金絲玉、阿富汗玉等等來充當和田玉,價格虛高,這就是欺詐和售假。
各位在買玉的時候,一定要多看多對比,或者找行家幫自己掌眼。希望大家都能夠買到價格合適,自己喜歡的美玉。
本文和田玉一般分為5種,你喜歡哪一種?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和田玉一般分為5種,你喜歡哪一種?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38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