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殺前任發妻、狂買100億珠寶!這位大宋第一“女反派”,才是真·瑪麗蘇?
黃金首飾網導讀:毒殺前任發妻、狂買100億珠寶!這位大宋第一“女反派”,才是真·瑪麗蘇? 寶姐對這部片子還蠻感興趣的,因為它的主角可是大名鼎鼎的女政治家——蕭太后。 ...
最近,又有一部古裝大片開播了,就是唐嫣主演的《燕云臺》!
寶姐對這部片子還蠻感興趣的,因為它的主角可是大名鼎鼎的女政治家——蕭太后。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蕭太后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她參政40多年,屢次擊敗宋朝楊家將,將大遼一步一步帶向強盛。
這樣好的藍本,本應該拍出一部媲美《武則天》的大女主戲。可惜因為各種原因,它一開播就備受爭議.....
首先,就是女主唐嫣“劇組養胎”問題。
她拍這部戲的時候已經懷孕了,雖然臉好看,但鏡頭掃到她肚子的時候....確實有點出戲,哪個未成年少女肚子這么大?
而且因為懷孕,唐嫣不少動作戲都用的摳圖。尤其是這段騎馬戲,假得讓人發笑:
打戲替身露臉這段也很尷尬:
當然啦,演員問題其實不算太大。《燕云臺》收視不理想,主要還是劇情太過老套了!
要知道,“傻白甜”的配方在現在可不吃香了,何況是我們的大女主蕭太后?
一代梟雄蕭太后,
真女豪杰&真瑪麗蘇?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蕭太后名蕭綽,小字燕燕。
都說,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蕭綽的運氣可以說好到開掛。
她出身在契丹唯二的后族族長家,父親是當朝宰相,母親是燕國公主,家里還有2個姐姐。
從小,她聰明伶俐、膽識過人,被父親斷言“此女必成大事”。
長大后,父親先將2個姐姐嫁了出去,蕭綽一直待字閨中,直到耶律賢成功上位。
蕭思溫擁立新帝有功,做了國丈,16歲的蕭綽進宮,先做貴妃,很快被封為皇后。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奈何新帝是個病秧子,經常無法上朝;蕭爸爸又被暗殺,一時間朝局無比動蕩。
所以,蕭綽只能一邊照顧老公,一邊代夫臨朝、處理國事。
她不僅可以用“皇帝”自稱,甚至“境內刑賞、政事、用兵追討,皆皇后決之”。
公元982年,耶律賢臨終前下遺詔:兒繼位,軍國大事聽皇后命。
然而孤兒寡母,外戚無人,本就艱難,蕭綽更是不敢懈怠。對內,她整頓吏治、奪兵權,穩宗親,鞏固勢力。
對外,面對大宋趙光義的北伐大軍,蕭太后也絲毫沒在怕的。
親赴戰場來個硬碰硬,將對方打了個灰頭土臉,奠定了大遼未來百年和平繁榮。
國事難理,2個姐姐也沒消停,大姐想篡權奪位,二姐想殺她為夫報仇。還好蕭綽有一個可靠的男人——大遼猛將韓德讓。
他本是漢人,奴隸出身,憑借極佳的政治才能,一路官至大丞相,被賜皇姓,被封晉王。
而他和蕭太后的“秘密情史”,更是成了千古之謎。野史有載,韓德讓和蕭綽青梅竹馬,自小就有婚約?
不過,這段記載可信度不高。畢竟在遼代,蕭氏與耶律氏一直有世代通婚的習俗。
而且算算年齡,韓德讓比蕭太后大了整整12歲,哪來的“青梅竹馬”?
這還沒完,歷史“八卦”比小說更狗血。
有人說,耶律賢死后,蕭綽與韓德讓舊情復燃。雖無改嫁之禮,卻有“后夫”之實?而且有史為鑒——
韓德讓錯手砸死一位重臣,蕭太后絲毫沒追究;馬球賽上,有人將韓德讓撞落馬下,蕭綽反倒勃然大怒,立刻將其斬首示眾。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雖說這些野史,沒有幾分真實性。但歷史上,蕭太后確實對韓德讓“寵愛有加”。
平日不用上朝,上朝不用跪拜,被遼主“以父事之”(像父親一樣對待他),成為了響當當的大遼第一權臣。
為了獨霸對方的愛,她的妻子被蕭綽賜死,一生無子。所幸“繼子皇帝”專門選了2位侄子為他承繼后嗣,也是很神奇。
蕭太后56歲因病去世后,第二年,韓德讓也跟著病逝了。
令人意外的是,皇帝不僅生前服侍的體貼入微,死后還安排他入了皇陵,還恰恰就葬在蕭太后旁邊...這,就非常耐人尋味了~
大遼珠寶,
異域風情的粗獷美
遼代,有厚葬的傳統。
可惜的是,遼代墓葬大多被金人搶掠一空,幸存下的只有寥寥,即便貴為蕭太后,也沒能逃過此劫。
提起少數民族的珠寶,大家第一印象,一定沒有中原地區的精致。
但其實,遼代并非蠻荒民族。他們的金銀工藝也很發達,雖然比不了明清,卻獨有一番異域風情。
寶姐看劇的時候,發現《燕云臺》中復刻了不少文物呢。
雖然十級濾鏡有點厚,不過也不耽誤我們欣賞金燦燦的珠寶啊~
頭 冠
遼代貴族,無論男女都要戴冠,電視劇中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冠。
蕭家兩姐妹大婚時,寶姐眼前一亮——大姐這套裝備,這不就是陳國公主墓的復刻品嗎?
△公主冠·駙馬冠
契丹受宋代影響,有身份的女人尤其喜歡戴“高冠”,就是這種“高翅款”:
△二姐戴的冠就比較矮了
另外,陳國公主墓中的這頂“男冠”,被借鑒到了蕭燕燕封后時的金冠上:
遼代貴族男人戴的冠,也非常精致。耶律賢戴的這頂金冠,就是“菩薩冠”:
“菩薩冠”始于唐代,在契丹族得到了普及。
歷史上,這種冠造型簡單:一層貼片圍成圈筒,前檐頂尖呈“山字形”,飾以龍鳳、花草、如意紋。
還有世宗皇帝戴的金冠,復刻了鎏金蓮葉銀冠:
不過,劇中也出現了不少文物“大鍋燴”的問題。
二姐老公戴的金冠,原型卻是明代金絲翼善冠:
耶律賢成婚戴的這頂冠,像是借鑒了越南阮朝的東西,并不像古代中國本土的冠:
頭 飾
契丹女人喜歡穿金戴銀,貴族婦女頭上更是要簪釵滿頭。
這些黃金朱釵,除了插在發髻上,還多插戴在兩鬢,遠處看去金燦燦一片。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2007年,遼墓就出土了一批鏤空金銀飾、寶石花鈿.....雖然數量不多,卻很是精巧:
除了細節上的裝飾,她們日常還喜歡佩戴圍髻。
圍髻呢,就是額前這些金銀玉的裝飾品。它流行在宋代,在明代成為了整套頭面之一:
在流失海外的一批遼代金銀器中,就有一件圍髻頭飾,確實很漂亮:
除了圍髻,遼代還有一種金箍頭飾,劇中也出了幾套造型:
雖然不常見,但這類頭飾確實有史可查。吐爾基山遼墓,就曾出土一件金箍,還有類似金花環的造型,上面鑲嵌有綠松和紅寶石:
金箍由來已久,是少數民族的風格裝束。
早在戰國時期,就出土了一套完整的“鷹頂金冠飾”,屬于契丹王。
和圍髻、金箍配套的,還有一種垂放在臉頰兩側的頭飾,寶姐也覺得很好看:
陳國公主墓中,就曾出土過一件琥珀珍珠頭飾。
2串珍珠擰成長環狀,兩端各系一件琥珀龍形掛墜,下面還裝飾著金飾片:
耳 飾
宋代之前,漢族的女子很少戴耳環。但少數民族就不一樣啦,無論男女,都有戴耳環的習慣。
遼代貴族的耳飾,大多制作精巧。
比如這件金鳳耳飾,由2片鏨刻錘揲的花片焊接而成,中空。有點類似現在的3D黃金,戴起來既輕便,工藝又簡便。
對啦,遼代耳環還喜歡運用“摩羯”這一元素!摩羯,龍首魚身,是佛教的一種瑞獸,也是遼代人心中的守護神: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此外還有一些長款耳飾,比較少見,但非常精美:
瓔 珞
瓔珞,在遼代男女身上,非常普遍。
它最早出現在唐朝,是一種佛教首飾,也是最具契丹特色的飾品之一。
陳國公主墓,就出土了一件迄今所見最大的2串琥珀瓔珞,非常壯觀:
它的材質多種多樣,除了琥珀,還有瑪瑙、綠松、水晶、珊瑚...有些還會用金珠加以裝飾:
看寶姐的火眼金睛,這件南紅墨玉瓔珞,寶姐也幫大家扒出來嘍~
編輯:大張
本文毒殺前任發妻、狂買100億珠寶!這位大宋第一“女反派”,才是真·瑪麗蘇?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毒殺前任發妻、狂買100億珠寶!這位大宋第一“女反派”,才是真·瑪麗蘇?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40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