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翡翠的8個誤區:洗澡不能戴?只有緬甸產?原來這些年都被騙了……
黃金首飾網導讀:翡翠|翡翠的8個誤區:洗澡不能戴?只有緬甸產?原來這些年都被騙了…… 很多人在選購翡翠玉石的時候,都害怕自已買到的是假貨,尤其對一些剛入門的小白來說,被不法商家忽悠的現象時有發生。...
很多人在選購翡翠玉石的時候,都害怕自已買到的是假貨,尤其對一些剛入門的小白來說,被不法商家忽悠的現象時有發生。

更有甚者,會編出許多莫須有的翡翠知識,欺騙廣大消費者,今天我們就跟大家揭秘一下,戳穿市面上常見的翡翠認知誤區!
名字誤區
紅的叫翡 綠的叫翠
翡翠為什么叫翡翠,它的名字有很多說法,其中一種跟和田玉有關。
在古時候,“翠”專指新疆產出的和田綠玉,翡翠傳入之后,為了與和田玉進行區分,就被稱為“非翠”,后來叫著叫著,就逐漸演變為“翡翠”。

△綠色和田玉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不過,更加廣為人知的說法,是來自于一種鳥的名字。
在云南地區,有一種動物名字就叫翡翠鳥,其中雄鳥的羽毛呈艷紅色,稱為翡鳥;雌性的羽毛呈綠色,稱之為翠鳥。

△翡翠鳥
在古代,翡翠鳥的羽毛極為名貴,一直被奉為宮廷貢品,深受皇家喜愛(古代點翠就是取自翠鳥的羽毛)。

△點翠
后來,這種產自緬甸的玉石進入中國后,因為顏色和翡翠鳥的顏色非常相似,所以就被賦予了“翡翠”這個美好的名字。

△翡翠玉牌
人們還延續了對翡翠鳥的稱呼,把緬甸玉中紅色的稱為“翡”,綠色的稱為“翠”,于是,“紅的翡、綠的翠”就這么傳開了。

△紅色翡翠
但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因為翡、翠針對的是只是鳥類,放在這種玉石上,就不嚴謹了。嚴格來說,只能稱它們為“紅色翡翠”或“綠色翡翠”。
定義誤區
翡翠=硬玉
翡翠的主要礦物成分是硬玉,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把翡翠和硬玉直接畫上等號。

△翡翠被稱為“硬玉之王”
但是到了今天,內部礦物含有綠輝石、鈉鉻輝石等其它成分,其實也算是廣義上翡翠的范疇。
比如翡翠家族中的干青種,主要成分就是鈉鉻輝石,而油青種翡翠,主要是由綠輝石組成。

△干青種

△油青種
這些翡翠的硬玉含量比較低,但也算翡翠,只不過和那些硬玉成分很高的傳統翡翠相比,價值要低出不少,市面上的接受度也沒那么高。
產地誤區
翡翠只有緬甸有
眾所周知,市面上95%以上的寶石級翡翠都產自緬甸,所以翡翠又被稱為“緬甸玉”。

△緬甸翡翠礦區
但其實,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都有翡翠的出產,只不過因為品質或產量的問題,無法在市面上流通。
01
危地馬拉
危地馬拉,是除了緬甸之外第二大的翡翠出口國,這里的翡翠就是我們俗稱的“危料”。

△危料原石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危料翡翠看起來比較透光,但顏色偏灰、偏暗,看起來和油青種有些相似,不值什么錢。

△危料翡翠不值錢
02
日本
日本過去也有翡翠的出產,據說世界上最早的翡翠加工品就是日本出土。

△日本翡翠勾玉
不過日本翡翠品質太一般了,質地粗糙,而且內部雜質多,顏色單調,遠遠不能滿足翡翠飾品的需求。
03
俄羅斯
俄羅斯除了有知名的俄碧之外,翡翠也有出產,不過大部分開采出來的原料顆粒粗、透明度差、裂隙比較多。

△俄羅斯翡翠顆粒很粗糙
但其實俄羅斯也有冰種級別翡翠的產出,只不過礦區都快靠近北極了。

△俄料翡翠
其它的像美國、新西蘭、哥倫比亞和哈薩克斯坦等國家都有翡翠,只是能達到寶石級的少之又少,基本都是地質學意義上的翡翠,無法做成首飾。
顏色誤區
有色才值錢
翡翠有“三十六水、七十二種、一百零八色”,所謂的108色,其實是形容翡翠顏色很豐富。這其中,最常見、也最受歡迎的,自然就是綠色了。

△明星收藏翡翠也是首選綠色
翡翠以綠為貴,除了綠色之外,其它還有紫色、紅色、黃色、黑色等,很多人都認為,它們要比無色翡翠值錢,這是為什么呢?

△無色翡翠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無色翡翠的確是無人問津的,盡管它們中有很多都有著非常好的種水,但因為沒有“色”,所以一直被“打入冷宮”,遠不如有色翡翠來的風光。
然而近幾年,顏色好看的翡翠越來越少,就算有,品質也是參差不齊。這個時候人們發現,無色翡翠雖然不具備好看的顏色,但恰恰因為這一點,能很好地凸顯種水,所以在市場受到熱捧,目前價格甚至已經超過紅色、黃色和黑色翡翠了。

△“翡翠大戶”劉曉慶也愿意投資無色翡翠
質地誤區
冰種=冰地
俗話說,“外行看色,內行看種”。這個“種”,其實嚴格來說,應該叫“地(底)”,常見的底子有玻璃地、冰地、糯地、豆地……

△玻璃地

△冰地

△糯地

△豆地
生活中,我們常常把種和地混為一談,但其實,兩者不是一回事。
就拿冰種和冰地來說,冰種翡翠其實只代表白色冰種翡翠,而冰地則可以有其它的顏色,如冰地紫翡翠,冰地紅翡翠等等。

△冰種翡翠

△冰地紫翡翠
價格誤區
越大越值錢
買過金銀珠寶的人都知道,黃金按克算錢,彩色寶石按克拉定價,它們的大小和重量,直接決定了價值。

△黃金按克算錢
而翡翠玉石不一樣,它無法制定一個統一的計算標準,因為除了品質外,還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價格。
比如一個小小的戒面,價格通常會高于一塊雕件,明明雕件用的材料可能更多,但戒面對種水、顏色的要求更高,所以賣得更貴。

△戒面的價格通常貴于雕件
除了品質之外,造型、審美、文化底蘊等等都會影響一塊翡翠的價格,所以,簡單的克重或大小不能說明什么。
不過,以市場上受歡迎程度來說,翡翠家族里手鐲排名第一、戒面次之、雕件排在最后。還有一類是珠串,不過珠串的價格兩極分化很嚴重,貴的極貴,普通的就很便宜了。

△手鐲無疑是最受歡迎的翡翠飾品
證書誤區
有證書就保真
一塊翡翠,如果無法出具證書,那說明它大概率是個假貨;但是就算配備了證書,也不代表它一定是正品,背后的陷阱可不少哦!

01
看證書的真假
想知道翡翠的真假,第一步要先看證書的真假,市面上有太多小作坊批量生產證書,令人防不勝防。

△某寶上的假證書
正規的證書上都有編號、鋼印、二維碼、電話號碼,通過這些基本信息,可以去查詢證書到底是不是真的。

△證書上的印記
02
看證書的機構
證書是真的,但不代表機構是權威的。國內有非常多家鑒定機構,但級別卻有高有低,權威性也不一樣。
在國內,最權威的當屬NGTC(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GIC(中國地質大學珠寶檢測中心)出具的鑒定證書了。

△NGTC證書

△GIC證書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除了這兩家之外,即便是其他機構的檢測證書,都要注意查看檢驗證書上是否印有CMA、CAL、CNACL三個標識,尤其CMA這種強制認證的絕對不能少。

△證書上一定要有的標記,其中第一個最重要
03
看產品和證書是否匹配
證書沒問題,不代表產品沒問題,畢竟現在套牌證書防不勝防。如果實物和證書上的照片相差甚遠,那就得小心了。

△謹防圖片與實物不符
04
看證書的鑒定結果
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看懂證書上的鑒定結果。

△證書能告訴你這些
如果鑒定結果一欄標明的是“翡翠”、“天然翡翠”、“翡翠(A貨)”的字眼,就說明這塊翡翠是天然A貨翡翠。

△A貨翡翠證書
如果鑒定結果一欄則標注“翡翠(處理)”、“翡翠(注膠)”、“翡翠(染色)”、“翡翠(優化)”等等,則說明它是經過處理的B貨、C貨、B+C貨。

△經過處理的翡翠的證書
不過,證書只能說明是真是假,是否經過處理,卻不能告知產地和品質,這個是要靠經驗去判斷的。
保養誤區
不能戴翡翠洗澡
無論是哪種首飾,買回來只有好好的保養,才能讓它們陪伴自己的時間更長久。

△翡翠也要保養
對于天然翡翠來說,最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防磕碰。
事實上,翡翠雖然硬度不夠(只有6.5),但韌性很強,簡而言之,想要把翡翠摔碎,必須得“找”個很好的角度才行。
既然如此,為什么柜臺摔碎翡翠的案例比比皆是呢?

△女子在柜臺摔碎翡翠嚇暈過去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如果翡翠輕輕一摔就斷,那只能說明,這塊翡翠可能本身就是有裂紋的,撞擊使得裂紋加深,從而破裂。

△翡翠的裂紋
所以對于天然翡翠來說,最怕的就是磕碰。小磕碰可能會使翡翠從無暇變成有裂,大磕碰則會直接“五馬分尸”。

△打燈+放大鏡可以直接看出翡翠的裂紋
至于其它方面,翡翠則沒有什么特別需要注意的,佩戴翡翠洗澡之類的也是無傷大雅,只要是天然,就說明結構穩定,沒那么容易變壞。

△洗澡佩戴翡翠無妨
而那些經過處理的B、C貨,可就沒有那么好運了,無論是高溫、高壓的環境,還是腐蝕性的物質,都有可能讓它們“現原形”。所以這類翡翠格外需要注意。

△翡翠B+C貨,性質很不穩定
寶姐私語:
為了給我們“每天一堂翡翠課”的粉絲們送上第一手的資料,我們賬號負責人專門采訪到了香港珠寶鑒定專家、翡翠行業泰斗歐陽秋眉的弟子吳飛洋博士。
以上文章是根據采訪內容整理。
本文翡翠|翡翠的8個誤區:洗澡不能戴?只有緬甸產?原來這些年都被騙了……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翡翠|翡翠的8個誤區:洗澡不能戴?只有緬甸產?原來這些年都被騙了……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4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