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切割技術的歷史
黃金首飾網導讀: 鉆石切割技術的歷史 鉆石雖然極其珍貴,但是若是沒有極好的切割技術,也是無法體現出鉆石的美。鉆石從出現到現在,有著悠久的歷史,而關于鉆石的切割技術,也是有著很長的一段時間的發展,現在就...
鉆石雖然極其珍貴,但是若是沒有極好的切割技術,也是無法體現出鉆石的美。鉆石從出現到現在,有著悠久的歷史,而關于鉆石的切割技術,也是有著很長的一段時間的發展,現在就由小編告訴你,鉆石切割技術的歷史。
1919年,托高斯基(tolkowsky)給出了他對一顆鉆石的理想切割比率。這種切割共包括57個刻面:1個臺面,臺面到腰部間的32個刻面和腰部到鉆頂間的24個刻面。這種切割形式被看作是現代鉆石切割的基礎。
1925年,瓊森(johnson)與羅施(roesch)給出了另外一套切割比率,但不是很成功。這個切割形式曾被稱為理想明亮型切割。
1939年,艾普勒(eppler)設計出了他的精美方案,這一方案接近于托高斯基(tolkowsky)的切割理論。
1951年,帕克(parker)設計出了一種可使鉆石獲得很大臺面的切割方案。
1963年,包含74個刻面的公主型切割方式出現。
1965年,包含146個刻面的高亮型切割方式出現。
1966年,提蘭德(tillander)發表了斯堪的納維亞標準。這套規范作為現代切割的一個基礎。
1970年,包含144個刻面的皇式144型切割方式出現。
1978年,鉆石切割技術的歷史發展到了切工標準。國際鉆石委員會(idc ,international diamond council)確定了一套使鉆石擁有最佳折射的切割標準。
本文 鉆石切割技術的歷史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鉆石切割技術的歷史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uanjie/zuanjiebaoyang/407.html
- 上一篇: 不同的異形鉆擁有著怎樣的個性
- 下一篇: 鉆石的原巖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