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小知識
黃金首飾網導讀: 鉆石小知識 鉆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鉆石的原石,但有時人們對二者并不加細分。簡單地講,鉆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c)元素組成的單質...
鉆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鉆石的原石,但有時人們對二者并不加細分。簡單地講,鉆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c)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它是大自然賜予人類最美麗的也是最昂貴的物質和財富。人類文明雖有幾千年的歷史,但人們發現和初步認識鉆石卻只有幾百年,而真正揭開鉆石內部奧秘的時間則更短。在此之前,伴隨它的只是神話般的傳說,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懼,同時又把它視為勇敢、權力、地位和尊貴的象征。如今,鉆石再也不是那么神秘莫測,更不是只有皇室貴族才能享用的珍品。它已成為百姓們都可擁有、佩戴的大眾寶石。鉆石的文化源遠流長,今天人們更多地把它看成是愛情和忠貞的象征。
鉆石,就是經過打磨的金剛石,又稱金剛鉆,礦物名稱為金剛石。英文為diamond,源于古希臘語adamant,意思是堅硬不可侵犯的物質。
①通常指寶石級金剛石,尤指琢型寶石級金剛石,其實,鉆石和金剛石在國外并無這種用詞的區分,英文中均使用同一個詞匯“diamond”,但國內則常把“金剛石”一詞用于礦物學領域,鉆石一詞用于寶石學領域。但也不盡然,如“工業鉆石”雖然不屬于寶石學領域,只是人們已習慣于這樣稱呼,故在本詞條中也采用之。
②寶石級鉆石以無色透明為上品,但常見的多為略帶微黃色調者。黃色調或褐色調愈深,品級也愈低。有一種無色透明中帶一點藍色的被稱作“水火色”,卻是佳品。而帶深藍、深黑、深金黃和紅色、綠色者,更是少見的珍品,被稱為“艷鉆”或“奇珍鉆石”,同一礦區的鉆石帶有相似的“色素”特征,以致有經驗的人常可憑此認出鉆石的產地。最早發明標準圓形明亮式切割的。
鑲有名鉆“光明之海”的伊朗王冠,是在1914年,比利時安特衛普的鉆石切割師托考夫斯基發明。判別鉆石的標準被稱為4c,分別是凈度、顏色、切工、克拉重量。其中凈度是指鉆石的內含物,而不應稱為瑕疵。內含物的存在正說明了鉆石的天然性。當然,我們還是希望這種包裹體狀的內含物越少越好,所以就有了凈度的分級。即:lc、vvs、vs、si、p級。過去人們不會琢磨鉆石,只能用鉆石原石作為飾品, 金剛石晶體真正成為鉆石,變為首飾的時代,大約在1450年。當時琢磨鉆石只有17個面,1558年--1603年當政的英國女王佩戴的鉆石戒,只是一個八面體鉆石晶體,磨掉了一個頂尖作為戒面的。直到1919年一位住在美國的波蘭人名叫塔克瓦斯墓(tolkowsky),設計出58個翻面的鉆石切割工藝,至今仍在采用,這個切工是根據鉆石的折光率系數等因素而精確計算出來的,不能任意改變,否則磨出的鉆石將無光彩或漏光。
本文 鉆石小知識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鉆石小知識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uanjie/zuanjiebaoyang/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