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鉆石
黃金首飾網導讀: 滴血鉆石 滴血鉆石(也稱沖突鉆石或戰爭鉆石)是一種開采在戰爭區域并銷往市場的鉆石。依照聯合國的定義,沖突鉆石被界定為產自獲得國際普遍承認的,同具有合法性的政府對立方出產的鉆...
滴血鉆石(也稱沖突鉆石或戰爭鉆石)是一種開采在戰爭區域并銷往市場的鉆石。依照聯合國的定義,沖突鉆石被界定為產自獲得國際普遍承認的,同具有合法性的政府對立方出產的鉆石。
由于銷售鉆石得到的高額利潤和資金會被投入反政府或違背安理會精神的武裝沖突中,故而得名。一般而言,這些組織派系秘密地為供給暴徒的活動經費,或為侵略軍事力量籌措資金以發動戰爭。包括部分非政府組織聲稱,沖突鉆石帶來的利潤是2001年參與策劃九一一襲擊事件的資金來源。在某些情況下,聯合國曾以沖突鉆石的貿易為對抗合法政府或實行非人道行為提供資金,對沖突鉆石的出口實行制裁。
證據指向顯示,位于安哥拉的“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同盟”與塞拉利昂叛軍的“革命同盟陣線”,其財政資金來自利比亞政府的鉆石貿易。有關沖突鉆石的電影是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主演的電影《血鉆》,即是敘述沖突鉆石的利益在塞拉利昂引發多年的內戰。
電影《血鉆》的上映,將將鉆研業推向風口浪尖
據知,李奧納多將以這一部新片角逐奧斯卡金像獎影帝。《血鉆》的背景是一九九o代末期的塞拉利昂共和國,當時,為了搶奪鉆石礦的開采權和走私的管道,塞拉利昂爆發內戰,光是一九九七年到二ooo,在戰亂中死亡的就高達七萬五千人。這一部電影印證了流傳于黑暗非洲的一句警語:“如果你要活得久,鉆石千萬碰不得”(if you want long life,never touch the diamond!)
其實,在非洲的主要鉆石礦藏所在國家,如塞拉利昂、安哥拉、剛果民主共和國,戰火綿延,炮彈與血肉齊飛:鉆石的開采提供了打仗所需要的武器,買了武器又來搶奪鉆石開采的權利。如此循環反復,哪一塊鉆石能不沾上黑錢與黑人紅色的血跡?
二ooo年七月五日,聯合國通過1306號決議案,全面禁止塞拉利昂的鉆石出口。彼時,塞拉利昂的內戰已打了將近十年,政府軍和反抗軍的武器,主要都是靠賣鉆石去換取。
塞拉利昂共和國位于西非大西洋沿岸,一八o八年就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早年有無數的原住民被英、美的奴隸販子送上奴隸船,在美洲大陸成為任人宰割的黑奴。直到一七八七年,反黑奴的英國左翼團體集資買下沿海的土地,被林肯總統解放的黑奴才得以離開美國,回到塞拉利昂聚居。一九七一年的一場軍事政變,使塞拉利昂脫離大英國協,成為獨立的共和國。然而,英國在塞拉利昂仍擁有龐大的經濟勢力,在政治動蕩期間,維護其既得利益乃是首要的考慮。因此,英國也正是聯合國1306號決議案的提案人,希望透過禁運制約叛軍的擴張。
當然,為了強化禁運制裁的道德合理性,決議案內文也同時要求聯合國秘書長授權組織專家小組,對鉆石換武器的交易展開調查。當然,禁運的效果是有限的,透過利比里亞和幾內亞等鄰國,塞拉利昂的鉆石走私還是可以找到交易的管道,只要黛比爾斯(de beers)和蒂芙尼(tiffany)等鉆石商在媒體上持續大打廣告創造奢華的需求,明晃晃的鉆石不難找到屬于它的黑市。
事實上,塞拉利昂內戰的背景既不是意識型態的斗爭,也不是族群或地域的沖突,其根源完全是因為敵對的國際珠寶商對鉆石礦藏的競奪。鉆石稀有而昂貴的特質更激發商人的貪婪與無情,他們不僅將商場視為戰場,同時也將戰場視為商場,在無數黑人戰士的尸骨上累積他們的財富。
跨國企業也將他們跨國經營的技巧運用到跨越國界的“犯罪經濟”網絡。從塞拉利昂走私出來的鉆石,絕大多數在鄰國的利比里亞交易,光是利比里亞首都門羅維亞(monrovia)一個城市,每一年就至少有二億美元的鉆石買賣。鉆石、武器、毒品和洗錢交織成整個黑市的結構。鉆石大戶戴比爾斯和拉札‘卡普蘭國際企業(lazare kaplan international)是這一寶石交易系統的最大獲利者。因為,從戰亂地區開采的原鉆,透過走私管道運出,可以讓鉆石企業財團以最低廉的價錢購得成色最佳的商品,也因此可以控制國際鉆石市場,保有最高的獲利空間。
塞拉利昂的反抗軍固然靠出賣國家礦藏換取武器,政府軍也好不到哪里去。總統和他的部長們只不過是一個披著合法外衣的強盜集團。塞拉利昂的公民未曾從政府獲得任何福利或服務,然而它卻是一個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合法政權,可以一筆一筆地與加拿大、美國、比利時、英國和南非的采礦公司簽約。整個塞拉利昂“有價值的國土”,被一平方米、一平方米地切割出來做抵押,原鉆、紅寶石、黃金、鋁土等礦藏就這樣一點一滴地轉讓、賤賣。
塞拉利昂每年有十億美元的寶石流入國際珠寶首飾市場,而其豐富的鋁礦藏量也足以影響到國際市場的價格。因此,不僅兩大鉆石集團在此展開血腥的競爭,做為前殖民母國的英國也部署軍力支持當權派,以維持礦藏開采的穩定。復雜無比的外來勢力介入塞拉利昂內戰,使得這個祖先被販賣為黑奴的國家,幾乎看不到任何和平的希望。
由于連年戰亂,死傷無數,為了補充兵員,許多孩子們小小的年紀就被迫武裝,送上戰場。每年的雨季過后,鉆石在雨水沖刷下裸露出來,用很簡單的器械就可以采拾,這時候,娃娃兵又成為最廉價的勞工。有多少美麗的鉆石就這樣沾染了孩子們的血水與淚水!
一九九九年七月,在聯合國的調停之下,塞拉利昂內戰的雙方終于在多哥首府洛梅(lome)簽訂和約,維和部隊藍盔軍也逐漸進駐。反抗軍首領桑可(foday sankoh)也接受安排,以副總統暨國家礦藏資源委員會主席的名義,住進首都自由城的官邸。沒想到桑可將妥協的禮遇位置當真,竟提出重新審定外國公司的采礦權利書,并要求展開新一輪的礦產控制權談判。這樣的提議當然不為利益糾葛的西方國家所接受,桑可的職權逐漸被架空,并與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kofi annan)爆發嚴重的口角。于是,當桑可發現聯合國的一萬三千名藍盔軍竟推進到他原先控制的鉆石產地時,他重新帶著游擊隊進入叢林,展開地盤保衛戰。
二ooo年五月初,桑可反撲,約五百名藍盔軍成為“聯合革命戰線”的俘虜。緊接著,英國派出八百名經過特種訓練的傘兵,活生生逮捕了桑可。然而,塞拉利昂的戰火并不因桑可的落網而終止。桑可不是亂源,鉆石才是。美、英等強權主控的聯合國,若只知將藍盔軍投入殺戮戰場,而不思整治血腥的國際鉆石市場,那么,在鉆石商唯利是圖的競奪之下,每一顆埋在地底的鉆石都將可能是星星之火,隨時都可能點燃另一場戰爭!
聯合國對塞拉利昂施行禁運制裁的決議,固然是要斷絕戰亂鉆石的貨源,但是,如果鉆石商不配合,一切都是徒然。國際特赦組織和“全球證人”(global witness,曾出版一份調查報告,指控 de beers從“血腥鉆石”獲取巨利)等人權團體強烈要求鉆石交易應擔負道德責任,美麗高貴的寶石應附加基本的倫理行為法則。兩千年七月十七日,國際鉆石商協會在比利時的安維爾市(anvers)舉行,為了避免血腥污名破壞了鉆石的市場和行情,會中決議要對出口的鉆石采取國際認證制度,以確保每一顆鉆石都可追溯到其原產地。然而,由于執行上困難重重,技術上也難以突破,這樣的決議大概只能流于“道德的宣示”或“善良的愿望”。
電影《血鉆》
sierra leone,塞拉利昂是臺灣地區的翻譯,大陸譯作塞拉利昂。地處西非,是有名的鉆石出口國。也正是因為如此,塞拉利昂國內長年叛亂不斷,目的都是為了能夠控制國家的鉆石出口,從中牟取高額的利潤。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鉆石一直是堅貞浪漫的象征。但如果背后隱藏著鮮血,可就讓浪漫變味了。在臺灣上映的電影“血鉆石”,在世界各國引起了熱烈討論,有人甚至因此舍鉆石而選其它寶石,嚇得鉆石業者大作廣告以昭清白。
其實,現在非洲情勢已不相同,只要購買經過認證的鉆石,盡管可能傷荷包,倒并不違背良心。
電影以一九九o年代晚期西非塞拉利昂共和國為背景,敘述叛軍“革命聯合陣線”利用鉆石交易壯大實力,跨國鉆石公司助紂為虐,購買鉆石的消費者無意間成了幫兇,讓當地人民深陷無止境的戰亂中。
由于鉆石的美好形象已經受到嚴重沖擊,鉆石業者不惜斥資一千五百萬美元進行公關與廣告活動。而據《紐約郵報》報導,片中影射的業界龍頭南非戴比爾斯集團(de beers group),曾要求導演艾德華茲維克在片尾加注“以上情節純屬杜撰”,但遭到拒絕。
對于鉆石業有深入研究的美國記者尼古拉斯.史坦在《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撰文指出,電影“血鉆石”雖然一針見血,但答案卻不是那么黑白分明。不當的抵制或管制,勢將嚴重沖擊合法生產鉆石的國家,南非、博茨瓦納與納米比亞的經濟都將大受影響,這三國的鉆石產量占全球四二%。
血鉆石的正式說法是“沖突鉆石”(conflict diamond),隨著安哥拉、塞拉利昂、剛果民主共和國、利比里亞慘無人道的內戰,九o年代末開始沖突鉆石也跟著惡名昭彰。據聯合國的定義,沖突鉆石產于長期內戰的國家,產地遭叛軍控制,收益用于資助軍事行動。
戴比爾斯集團原本在安哥拉、塞拉利昂與剛果民主共和國都設有據點,向當地黑市采購鉆石原石。二ooo年七月,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對塞拉利昂實施鉆石禁運;戴比爾斯于是關閉了位于內戰國家的采購處。
全球鉆石業者也在二ooo年成立世界鉆石協會,二oo二年十一月和各主要鉆石生產國達成協議,制定“金伯利流程認證計劃”,確保唯有“非沖突鉆石”才能進入合法交易市場。
金伯利流程當然不可能滴水不漏,畢竟鉆石極容易走私出境,而且一旦經過加工就無法判定產地。然而從統計數字來看,血鉆石在極盛時期占全球產量約四%,但二oo四年迄今已不到一%,顯見金伯利流程的確發揮了效用。
其實血鉆石爭議浮上臺面時,塞拉利昂等國的內戰已經接近尾聲了。在這些滿目瘡痍的國家,鉆石不再是內戰的幫兇,而是重建的希望。對于非洲其它生產國的國計民生,重要性更是不在話下。以博茨瓦納為例,鉆石高占出口總額八o%,并使它成為近年經濟成長最快的開發中國家之一。而且鉆石恐也不是道德爭議性最高的商品。電影“血鉆石”中,一名塞拉利昂民眾說:“還好我們不產石油,否則情況只會更慘。”好萊塢下一次開拍類似電影時,不妨取名“油濃于血”。
本文 滴血鉆石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滴血鉆石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uanjie/zuanjiebaoyang/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