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黃鉆-合成彩鉆的區別
黃金首飾網導讀:莫桑黃鉆-合成彩鉆的區別 這顆的造假原理是,在Ia型天然鉆石上,培育IIb型CVD合成彩鉆,因為合成彩鉆僅為80微米厚,一點點藍,所以顏色極具迷惑性...
以前我總是告訴自己要努力,因為“你喜歡的人都很優秀,你喜歡的東西都很昂貴”。和不少寶迷一樣,寶姐也擁有一個彩鉆的夢。
這兩年國內外有名的拍賣會上,頻頻可以看到一些彩鉆被拍出天價,要么動輒上億,要么有市無價。
然而,就是這些聲名顯赫的寶石,在市場流通中,往往魚目混珠的很多。
最近,寶姐在某個珠寶展上,就見到了不少彩色莫桑石,它們藍的深邃,黃的妖嬈,1克拉最低才只要80元?誰看了都忍不住一邊掏腰包一邊感慨:這人吶,還是要有點夢想的,畢竟說不定哪天就實現了呢!
不過,話雖如此,你要真把彩色莫桑石買回去,可別對人說這是彩鉆。知道為啥不?因為它和天然彩鉆差了至少100個合成彩鉆!
莫桑鉆(Square Silicone Moissanite)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實際上它該被叫莫桑石,說是鉆,有給自己臉上貼金的嫌疑,本質是碳化硅的一種(開國內的證書,一般寫碳硅石或者碳化硅)。至于它是不是天然的……
市場上的莫桑石,均為人工合成,100%,無一遺漏。某寶上吹噓有天然莫桑石的商家要么壞,要么壞,要么壞。
寶姐之所以敢這么說,是因為天然莫桑石形成的條件非常苛刻。宇宙中的隕石,撞擊地球的地層中的富碳層,在高溫高壓下,讓SI-C鍵結合,從而產生天然莫桑石。
所以,就算有了天然莫桑石,也只會當標本放著研究。你非要買天然莫桑石當首飾,不是完全不行,只是要做好它奇丑的心理準備。
說回市場的莫桑石。上圖左邊是天然鉆石,右邊是莫桑石。看出來了吧?天然鉆石還沒莫桑石閃呢,莫桑石的腰部尤其閃!
有人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買莫桑石更好?非也!莫桑石的硬度不如鉆石高,它的閃也只是虛有其表,加上是人工合成的,更不值錢啦!
這幾年市場炒它比較狠,為了賣好它,連評級證書都有,可是寶姐覺得,一克拉賣小幾千元有必要嗎?
這玩意兒技術一成熟,本就可以批量生產啊!號稱美國貨更高級,其實現在國內貨也能做到天然鉆石的D色,后者便宜不少錢喲。
為了賣出更高的價格,只推出白色莫桑石擠占天然白鉆市場,已經不能滿足唯利是圖的商家們了,他們如今正在嘗試制造各種彩色莫桑石。
其實,之前莫桑石里帶彩色的,通常屬于雜質太多,在推向市場前都會被淘汰掉。后來也不知道哪個鬼才想出,這些雜色鉆,如果再升級一下,變成“彩鉆”,那豈不是更受市場歡迎啦?
寶姐從市場上了解到,目前莫桑彩鉆,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自然長晶的,一種是鍍膜或涂層的。
前段時間,朋友圈熱賣的尼泊爾莫桑石,800多元一克拉,其實都是鍍膜品,非常不值錢。
尼泊爾被稱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經濟落后,全國80%的人口都在從事農業,其他收入也主要是來自手工業和旅游業。這樣的國家,哪有像樣的科技公司開發莫桑石呢?
我們主要說說自然長晶的彩色莫桑石,就寶姐觀察到的,它發展到現在,還是以莫桑黃鉆最普遍,顏色從淡黃色至金黃色,幾乎沒有能達到天然黃鉆的Fancy Yellow級別,不排除后面會有。
好在火彩一向略勝天然鉆石一籌,所以,莫桑彩鉆還是落入了一些圖便宜小白的眼。
產量緊隨莫桑黃鉆之后的是莫桑綠鉆、莫桑藍綠鉆,它們顏色穩定,色彩斑斕。
寶姐想它們的誕生,應該就是沖著代替天然綠鉆、天然藍鉆去的。
要知道綠鉆和藍鉆超級稀有,綠鉆最近一次被拍賣還是2016年,全球最大鮮彩綠鉆Aurora Green,5.03克拉,成交價1682萬美元,劃到單克拉價格就要334萬美元!
藍鉆也貴,今年11月,一顆由Moussaieff鑲嵌的7.03克拉深藍色鉆石戒指,在佳士得維也納“瑰麗珍寶”拍賣上被賣到了1162.5萬美元!
那么,彩色莫桑石里有粉鉆嗎?我們都知道,粉紅色通常與女人的溫柔氣質有關。
天然粉鉆在強大的女性購買力支撐下,價格也是年年攀升,今年蘇富比秋拍就有一顆10.64克拉的切角方形切割的紫粉色鉆石被賣到了1.56億元。
莫桑粉鉆自然不想錯過這股熱潮,不過你要是買了,就是2019年最冤大頭了!
原來這貨技術并不成熟,所以市面上的基本都是鍍膜的。這也導致了鍍膜下的莫桑粉鉆的火彩較差,本該是小姐命的,只能當丫鬟了。
就算你忍不住買,寶姐還是要說,它超過40攝氏度,外膜就會脫落,粉色跟著便支離破碎(低溫戴,一年之后也要掉色),買了基本屬于砸錢啊。
那么,怎么區分莫桑彩鉆和天然彩鉆呢?
網上說的測鉆筆,對莫桑彩鉆來說沒有用,它可以挺過測試,所以最靠譜的方法還是利用10倍放大鏡。
在“照妖鏡”下,莫桑彩鉆內部具有明顯的重影現象,透過風箏面觀察可見明顯的刻面棱重影,天然彩鉆沒有。
實在看不懂的寶迷,也可以觀察一下它們的包體,莫桑彩鉆常見白線狀聚集的包裹體;天然彩鉆天生麗質,貴氣自成,沒有這些雜質。見過實物,自然能懂啦。
防不勝防,跳過了莫桑彩鉆的坑,前面還有合成彩鉆的火坑等著大家。
之前寶姐有和大家聊過,合成鉆石最早出現于1952年,是在實驗室人工合成,具有與天然鉆石基本相同的物理性質、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的東西。
而合成彩鉆是在之后誕生的,2013年藍色CVD(化學氣相沉積)合成鉆石出現在香港及曼谷的珠寶展會上……
由于天然彩鉆和合成彩鉆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并且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質,導致過去,天然彩鉆親油,合成彩鉆不親油,等土方法都沒用了。
為了不看走眼,還是把買的彩鉆,送去具備專業儀器的大型實驗室進行檢測吧!不然太容易上當了。
去年,一顆合成彩鉆,不僅模仿天然彩鉆的腰圍刻字,還套用天然彩鉆的國際權威證書,如果不是買家留心復檢,那她這輩子都不會知道自己上當了。
雖然合成彩鉆不是天然彩鉆,但是鉆石巨頭戴比爾斯集團旗下的Light box Jewelry早在去年就推出了不少合成藍鉆和合成粉鉆的飾品。
400美元每0.5克拉的價格,即使比國內莫桑彩鉆的要貴很多,卻憑著出色的外表,還是吸引了很多買家注意。
在寶姐看來,不是天然寶玉石,賣高價都是不必要的,因為一旦技術成熟,就可以做的更好做的更多,何必為了嘗鮮,花冤枉錢呢?
有這錢買些不貴的天然石榴石、天然碧璽、天然海藍寶也好呀!至少天然的,貨真價實,色彩也很多。
而且,合成彩鉆和天然彩鉆還是有差距的,就算是鉆石巨頭戴比爾斯做的,也不能達到一模一樣。
大多數合成彩色鉆石的黃色、橙色,甚至粉色都顯得非常深艷,天然彩鉆只是明亮,不會假色;更重要的是,這種合成鉆石佩戴三五年后,其亮度、火彩、顏色都會逐年下降直到變成黃褐色。
當然,為了緩和合成彩鉆的矯揉造作的顏色,有些商家會通過拼合、墊色的方式,改變其不自然的濃墨重彩。
GIA在2017年就檢測出了一顆由天然鉆石和合成彩鉆拼在一起的0.33克拉假的藍鉆。
這顆的造假原理是,在Ia型天然鉆石上,培育IIb型CVD合成彩鉆,因為合成彩鉆僅為80微米厚,一點點藍,所以顏色極具迷惑性。
今年,寶姐還聽說了一種可以媲美天然彩鉆的新型寶石——Fire Colour Diamond,中文名叫做焰彩鉆。
賣的人介紹說它是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寶石實驗室(CGL)發現的,通過全內衍射火焰切割方法,其火彩可以像火焰一樣耀眼。
寶姐提醒,顏色過艷必有妖,它肯定不是天然彩鉆,應該是合成彩鉆或者仿彩鉆,誰買誰是冤大頭。
說完仿天然彩鉆的莫桑彩鉆和克隆天然彩鉆的合成彩鉆,寶姐最后還想聊聊天然彩鉆自身的人工處理。
都知道彩色寶石的顏色越濃郁,價值越高。一些劣質天然彩鉆為了不浪費自己天然彩鉆的身份,自然想通過化妝整容來自抬身價了。方法主要有三種:輻照致色、高溫高壓致色、多重處理致色。
根據輻照方法、輻射能量以及輻照時長的不同,天然卻劣質的彩鉆可以呈現不同的顏色,綠色、藍色、黑色等。
好在,輻照致色后的彩鉆,通常顏色最為穩定,且大部分濃郁。如果價格確實便宜,那買著戴著玩也不是不可以。
高溫高壓致色則是模仿天然彩鉆自然成色條件,即把劣質天然彩鉆放到1500℃~2000℃及6萬大氣壓下,“自然”顏色加深。經過這種方法,淡色會變成濃色,沒色也有色了。
多重處理致色就是把前兩者結合起來,讓劣質天然彩鉆得到更穩定更鮮艷的顏色。比如紅色、紫紅色或褐紅色的廉價彩鉆基本都是人工處理過的。
寶迷也別擔心看不出天然彩鉆是否被處理過,GIA規定了改色鉆石必須要在其腰棱上打激光字“GE POL”(說明是哪種處理),并在鑒定證書上注明,否則不能出具顏色級別。
總之,莫桑彩鉆和合成彩鉆都不是天然的,處理過的天然彩鉆價值也大打折扣,都不建議作為收藏級購買。
編輯:Lily
彩鉆的收藏門檻一直是相對比較高的:首先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幾十萬、幾百萬元人民幣只能買到“還不錯”的黃鉆、粉鉆,買不到頂級的紅鉆、藍鉆;
其次不要總是懷著僥幸心理,最后如果你對彩鉆沒有較全面的了解,那很容易被不良商家套路,還是那句話凡事三思而后行。
買寶石,要眼高手低,提高眼界,寧缺毋濫。
本文莫桑黃鉆-合成彩鉆的區別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莫桑黃鉆-合成彩鉆的區別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uanjie/zuanjiegoumaixuzhi/13681.html
- 上一篇:購買鉆石手鏈要注意哪幾個點
- 下一篇:買鉆戒會不會買到二手鉆石?二手珠寶值得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