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案例:藍幽靈水晶檢測——藍臉的“竇爾墩”原來是李鬼!
黃金首飾網導讀:檢測案例:藍幽靈水晶檢測——藍臉的“竇爾墩”原來是李鬼! 水晶作為最常見“半寶石”材料,經常有新品種出現在市場上。今天要介紹的這種“藍幽靈水晶”筆者在東海縣水晶大集上看見的。去過東海的朋友對以下的場景不會陌生:很多水晶半...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則“藍幽靈水晶”的檢測案例。
水晶作為最常見“半寶石”材料,經常有新品種出現在市場上。今天要介紹的這種“藍幽靈水晶”筆者在東海縣水晶大集上看見的。去過東海的朋友對以下的場景不會陌生:很多水晶半成品都放在裝滿水的塑料盆里展示,就好像花鳥市場里賣金魚的攤鋪。之所以這樣盛放樣品,大概是因為水晶尤其是發晶、幽靈類水晶中多含裂紋、包裹體等雜質,浸泡在水中會顯得更加晶瑩剔透。

圖1、盛放在水盆中的“藍幽靈水晶”半成品。

圖2、盛放在水盆中的水滴形“藍幽靈水晶”半成品。

圖3、“藍幽靈水晶”半成品。




一、樣品
筆者在待售的樣品中隨機選取了兩塊作為本次檢測的樣品。兩塊樣品呈圓角方形,規格尺寸:40.9*41.1*9.9;41.0*35.0*8.5mm,質量為30.90克,23.37克。

本次實驗中檢測的樣品。
二、檢測
樣品為無色透明狀,內部可見層狀分布的藍色云霧狀包體;偏光鏡下顯異常雙折射反應;折射率為1.460、1.465;查爾斯濾色鏡下藍色部分變為暗紅色。

樣品中的藍色平行層狀分布的云霧狀包裹體。
放大觀察可見樣品內部含有大量層狀分布的圓形氣泡和黑色未熔顆粒,顆粒周圍有膨脹產生的裂隙。

樣品內部黑色未熔顆粒,顆粒周圍有膨脹產生的裂隙。

樣品內容含有大量層狀分布的圓形氣泡。

樣品內容含有大量層狀分布的圓形氣泡。
紅外檢測顯示樣品為典型的非晶態二氧化硅的吸收譜,即我們常說的玻璃仿水晶制品。

紅外檢測顯示樣品為非晶態二氧化硅(玻璃)特征吸收。
三、結論
本次實驗測試的所謂“藍幽靈水晶”實際上是玻璃仿制品,消費者在購買時要仔細分辨:十倍放大條件下就可以輕易觀察到樣品內部氣泡包裹體;如果在通用的珠寶實驗中,使用折射儀、偏光鏡、紅外光譜儀等可以輕松的辨別出樣品的真假。
再次提醒珠寶愛好者:收藏有風險,出手須謹慎。這樣的仿品一般很少出現在商場、珠寶專賣店這樣的正規購物場所,基本上都是微商、直播、網店等的特供產品。雖然很好看,但確實是“李鬼”!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吧?
本文檢測案例:藍幽靈水晶檢測——藍臉的“竇爾墩”原來是李鬼!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檢測案例:藍幽靈水晶檢測——藍臉的“竇爾墩”原來是李鬼!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xuzhi/4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