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玉石雕刻技法
黃金首飾網導讀: 中國玉石雕刻技法 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商周時期,制玉成為一種專業,玉器成了禮儀用具和裝飾佩件。玉石歷來被人們當作珍寶,古謂玉有仁、智、義、禮...
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商周時期,制玉成為一種專業,玉器成了禮儀用具和裝飾佩件。玉石歷來被人們當作珍寶,古謂玉有仁、智、義、禮、信五德,被當作美好品物的標志和君子風范的象征。玉雕的品種很多,包括人物、器具、鳥獸、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戒指、印章、飾物等小件作品。
玉石經加工雕琢成為精美的工藝品,稱為玉雕。玉雕師在制作過程中,根據不同玉料的天然顏色和自然形狀,經過精心設計、反復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工藝品。
這篇文章詳細給大家介紹了中國玉石雕刻的各種技法,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圓雕
圓雕又稱立體雕,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觀賞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面。它要求雕刻者從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進行雕刻。它是石雕中最基本的技法。圓雕一般從前方位“開雕”,同時要求特別注意作品的各個角度和方位的統一與和諧,只有這樣,圓雕作品才經得起觀賞者全方位的“透視”。
浮雕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種雕塑,是介于圓雕和繪畫之間的藝術表現形式。浮雕的空間構造可以是三維的立體形態,也可以兼備某種平面形態;既可以依附于某種載體,又可相對獨立地存在。
一般地說來,為適合特定視點的觀賞需要或裝飾需要,浮雕相對圓雕的突出特征是經形體壓縮處理后的二維或平面特性。浮雕與圓雕的不同之處,在于它相對的平面性與立體性。它的空間形態是介于繪畫所具有的二維虛擬空間與圓雕所具有的三維實體空間之間的所謂壓縮空間。壓縮空間限定了浮雕空間的自由發展,在平面背景的依托下,圓雕的實體感減弱了,而更多地采納和利用繪畫及透視學中的虛擬與錯覺來達到表現目的。與圓雕相比,浮雕多按照繪畫原則來處理空間和形體關系。但是,在反映審美意象這一中心追求上,浮雕和圓雕是完全一致,不同的手法形式所顯示的只是某種外表特征。
作為雕塑藝術的種類之一,浮雕首先表現出雕塑藝術的一般特征,即它的審美效果不但訴諸視覺而且涉及觸覺。與此同時,它又能很好地發揮繪畫藝術在構圖、題材和空間處理等方面的優勢,表現圓雕所不能表現的內容和對象,譬如事件和人物的背景與環境、敘事情節的連續與轉折、不同時空視角的自由切換、復雜多樣事物的穿插和重疊等。平面上的雕鑿與塑造,使浮雕可以綜合雕塑與繪畫的技術優勢,使浮雕的塑造語言比之其它雕塑尤其是圓雕,具有更強的敘事性同時也不失一般雕塑的表現性。
透雕
在浮雕作品中,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而將背面部分進行局部或全部鏤空,就稱為透雕。透雕與鏤雕、鏈雕的異同表現為,三者都高產有穿透性,但透雕的背面多以插屏的形式來表現,有單面透雕和雙面透雕之分。單面透雕只刻正面,雙面透雕則將正、背兩面的物像都刻出來。不管單面透雕還是雙面透雕,都與鏤雕、鏈雕有著本質的區別,那就是鏤雕和鏈雕都是360度的全方面雕刻,而不是正、反兩面,因此,鏤雕和鏈雕屬于圓雕技法,而透雕則是浮雕技法的延伸。
薄意
薄意,即極淺薄的浮雕,因雕刻層薄而富有畫意,故名。是壽山石印章的一種獨特的表現技法。由于引薄意雕刻刀法流利,刻畫細致,影影焯焯,備受金石畫畫家欣賞和推崇。薄意是從浮雕技法中逐漸衍化而來的,它比淺浮雕還要“淺”,因雕刻層薄而且富有畫意,故稱“薄意”。薄意雕品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畫理”而著稱,它融書法、篆刻、繪畫于一體,是介于繪畫與雕刻之間的獨特藝術,正因如此,優秀的薄意作品往往具有超凡脫俗的藝術魅力,特別富有欣賞價值。
鏤雕
鏤雕是在浮雕的基礎上,鏤空其背景部分,有的為單面雕,有的為雙面雕。鏤雕亦稱鏤空、透雕。指在木、石、象牙、玉、陶瓷體等可以用來雕刻的材料上透雕出各種圖案、花紋的一種技法。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陶器上已有透雕圓孔為飾。漢代到魏晉時期的各式陶瓷香熏都有透雕紋飾。清乾隆時燒成鏤空轉心、轉頸及鏤空套瓶等作品,使這類工藝的水平達到了頂峰。
鏈雕
鏈雕是用一塊石材鏤空雕刻出一整條活動石鏈的雕法。鏈雕也是從圓雕技法中發展出來的,最早見于玉器的雕琢。由于壽山石硬度比玉石低,雕刻壽山石鏈雕更難,稍有不慎,鏈斷石毀,則前功盡廢。壽山石的鏈雕源于清初。
微雕
微雕一般指微細的圓雕、浮雕和透雕(鏤空雕)等。所表現出來的多跟自然界相像的東西。微雕是凸出來,富立體感。它甚至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數毫米的頭發絲上進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鏡或顯微鏡方能觀看到鏤刻的內容,故被歷代稱之為“絕技”。
鈕雕
鈕雕是專指印章上部鈕飾的雕刻,屬于圓雕的范疇,具有豐富的立體感,但它和圓雕相比,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一是物像小,限于印章的規模,一般都在10立方厘米以下;二是只表現物像的上方,而不像圓雕那樣,需要全方位表現;此外,鈕雕的表現內容多是動物,特別是古代傳說中的動物。
另有篆刻與鑲嵌,同樣在中華文化傳統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此便不再詳述。
。
本文 中國玉石雕刻技法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中國玉石雕刻技法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24017.html
- 上一篇: 如果你感覺抑郁,那么請試試佩戴它們吧!
- 下一篇: 女人一定要擁有的首飾—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