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對和田玉的認識和定義
黃金首飾網導讀: 現代對和田玉的認識和定義 1992年出版的《中國和闐玉》學術著作,首次提出:“和田玉屬于非蛇紋石型軟玉一類,它是在適當應力條件下的接觸交代成因礦床,形成的溫度和壓力都...
1992年出版的《中國和闐玉》學術著作,首次提出:“和田玉屬于非蛇紋石型軟玉一類,它是在適當應力條件下的接觸交代成因礦床,形成的溫度和壓力都比較低”。從而使人們對和田玉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田玉礦物成分是透閃石,化學成分是含鈣鎂鐵的硅酸鹽,其中含有少量的鐵,在原生礦中屬于氧化亞鐵。原生玉礦在河流中通過氧化作用,會產生三氧化二鐵,是玉石表面產生多種色彩的次生色,即出現黃、紅、黑、碧、青等色皮,極為鮮麗好看。
從礦物學的角度,和田玉是以透閃石(CaMg5[Si8O22][OH]2)礦物為主的集合體,透悶石呈針狀、纖維狀產出。和田玉礦床主要是接觸交代成因。硬度為摩氏6.0~7.0度,密度為2.95g/cm3,磨光后光澤呈油脂或半油脂性,微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
和田玉“脈里緊密”“精光內蘊”,這與它質地所能表現出的內部結構有關。和田玉內部的微晶顆粒都非常細小,有的在顯微鏡下都難以分清其大小和形狀,有的在偏光鏡下可以看清它們的形狀或呈現出毛氈狀結構或呈現長柱狀、纖維狀以及針狀、葉片狀結構。因此,玉質結構中的微晶粒狀越細微并呈現出柱狀晶體毛氈狀結構,玉就越“脈里緊密”。由于和田玉質地純凈,沒有雜質色,尤其羊脂玉,體內的透閃石成分在99%以上,因此,看上去有“精光內蘊”是感覺。
和田玉,質地細而硬。因此其光澤較強,給人以柔和、舒服和溫潤的感覺,為古人所謂的“溫潤玉澤”。由于和田玉密度大,硬度較強,敲擊時能發出清越綿長的聲音,古代往往通過玉聲來判斷玉產地和玉質好壞。
和田玉的種類,新疆歷代采玉者根據和田玉產出的不同情況,總結出了一套特有的和田玉產狀分類法:即山料、山流水、子玉分類法。這一分類法竟與地質界的原生礦、殘坡礦、沖洪積礦基本相對應,表現新疆采石者和玉雕師們的一種聰明和智慧。
和田玉的顏色,非常純正。我國著名地質礦產專家、學者唐延齡先生指出和田玉有白玉、黃玉、青玉、墨玉、碧玉五種基本色。同時,還指出在此基礎上,可增加羊脂玉、青白玉、青花玉、糖玉等。
? ? ? ? ? ? ? ? ? ? ? ? ? ? ? ? ?——摘自劉道榮·錢振峰《中國國寶和田玉》
。
本文 現代對和田玉的認識和定義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現代對和田玉的認識和定義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30165.html
- 上一篇: 古人對和田玉的認識和理解
- 下一篇: 馬達加斯加瑪瑙特征——玉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