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強的翡翠知識大全---看完的都變成專家了
黃金首飾網導讀: 歷史上最強的翡翠知識大全---看完的都變成專家了 翡翠一詞原來是兩只鳥的名字,赤色羽毛的鳥稱“翡”,綠色羽毛的鳥“翠”,后來人們把有同樣顏色的美玉也稱為“翡翠”了。 幾百年來,文人騷客的溢...
翡翠一詞原來是兩只鳥的名字,赤色羽毛的鳥稱“翡”,綠色羽毛的鳥“翠”,后來人們把有同樣顏色的美玉也稱為“翡翠”了。
幾百年來,文人騷客的溢美之詞給吸納天地之精華的美玉增添了許多靈性。翡翠自從明末清初傳輸入中國后便一統玉器天下,并隨著中華文化的傳播影響到海外。
從乾隆皇帝到慈禧太后各朝帝皇都喜愛翡翠。因此,翡翠在清代也有"皇家玉"的美稱。國外的流行觀點亦認為翡翠是中國的國石,稱之為“帝王玉”。
圖為玉雕大師李振慶作品-珠聯璧合(全國限量發行版)
翡翠主要是由硬玉礦物或含硬玉分子較高的其它鈉質輝石構成的**體,也稱鈉鋁輝石,同時還伴生少量的其它輝石,閃石,鈉長石等礦物。成分:NaAl(Si2O6)。英文為:Jadeite.硬度6.5~7,比重3.33左右,折射率1.66。
翡翠是一種珍貴的寶石,有玉石之王的美譽。人們把翡翠和祖母綠寶石一起列為5月份的誕生石,是運氣和幸福的象征。在東方,特別是在日本,東南亞各國和港澳地區深受人們的喜愛。翡翠出產于緬甸,目前世界各國的翡翠用途,部分為藝術雕刻品,大都數還是制成各種款式的飾品,如項蓮、指環、耳環、胸針等。
翡翠首飾形式美麗典雅,深深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古典靈韻的象征,巧妙別致之間給人的是一種難忘的美,是一種來自文化深處的柔和氣息,是一種歷史的沉淀、美麗的沉積;別有韻味。那么深邃晶瑩、含蓄神秘、雋永華貴的翡翠飾品則以其驅邪護身、吉祥富貴之寓意而成為時尚界永不褪色的潮流,成為國人永恒的時尚。源于古典,又頗具現代氣息。那些雕刻著吉祥圖案的翡翠更是幸運與幸福的象征,成為人們所說的祈福珠寶。
一般人常常以為翡翠是綠色的,其實不然,除了常見的深淺不一的綠色,翡翠還有紅、黃、白、黑、灰、藍和紫之分,各色中又有深淺之別,一塊同時并存有多種色彩的翡翠,不僅寓意豐富,也更加珍貴。比如紅綠并存的被稱為“雙喜臨門”,紅、綠、紫并存的則是“福祿壽”,再加上黃色就成了“四大喜”,如果還有白底色的就彌足珍貴了,被尊譽為“五福臨門”。
如果在一件西方國家的男女都以擁有一二件色澤翠綠、沁入心扉、純正無瑕的翡翠飾品而感到自豪。中國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個人收入增多,佩帶翡翠飾品在大城市中,也逐漸形成時尚。玉上,紅、綠、紫、黃各色共存的話,寓意福、祿、壽、喜,那它就是一件價值很高很難得的玉器了。
色(共6級)
翡翠常見的顏色有綠色、白色、紅色、紫色、黃色等,其中以帶綠色為最優的品種,如果一件翡翠中既有綠色,又有紅色和紫羅蘭色,那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翡翠。
對于綠色的翡翠來說(例如戒面),傳統上有“濃”、“正”、“陽”、“和”之說。所謂“濃”是指綠色飽滿、濃重;“正”是指綠色純正,不含雜色;“陽”是指綠色鮮艷、明亮;“和”是指綠色均勻、柔和。
在色溫為5000K的連續光源照射下觀看翡翠的顏色分級為:
級別純正程度均勻程度深淡程度色澤
1級純正綠、祖母綠、翠綠等極均勻不濃、不淡艷潤亮麗
2級正綠色、蘋果綠、黃秧綠等均勻的整體上有濃的條帶,斑塊、斑點整體不濃、不淡艷潤亮麗
3級正綠色、蘋果綠、黃秧綠等整體不均勻濃淡不一艷潤明亮
4級微偏藍綠(含黃綠色的鮮艷紅色、紫羅蘭色)均勻不濃、不淡潤亮
5級藍綠色均勻不濃、不淡潤亮
6級灰藍色(含淡黃綠色、淡紅色、淡紫羅蘭色)均勻淡雅
工(共4級)
在這個分級標準中“工”是指一件翡翠成品的形狀、做工、以及重量3個方面,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翡翠成品在設計師、工藝、文化內涵、制作年代、體量等方面的差異每件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特點,詳細的分級是無法做到的。有些網站是這幺分的:
級別形狀做工重量
1級比例適合,飽滿大方名師制作、巧奪天工5克拉以上
2級比例適合,飽滿大方自然流暢、匠心獨具5克拉以上
3級比例適合,飽滿大方普通制作、平整光滑5克拉以上
4級比例適合制作一般無要求
2、關于種和色的資料
硬玉的分級:
傳統老式的玉石分級總是以深色老坑,老坑,金絲種,新坑種,油青種,豆青種來形容,但是對消費者來說,可以說是太過于抽象,為了讓消費者能夠簡單且貼切了解玉石,以下提供新的分級法做參考。
一.質地(種)
1.玻璃地:質地明亮、清澈、細膩。最重要的是具有類似寶石單一結晶體之"硬"的感覺,極少可見之石紋,若有可見之雜質則多為形凍石花、甘蔗渣或片狀之黑煙。此種質地鑲起后常可見內部之反射光芒,有時會有"貓眼"現象。這個質地是所有種質中的最高等級,可謂千萬年不變。
2.冰地:顧名思義,其結晶如冰塊或冰糖感覺,干凈度頗高。質地亦頗細致,但其感覺不如玻璃地來的凍、硬,這種質地鑲起后水頭相當好。
3.化地:其質地正如"果凍"之半透明狀,但可見細微小石花、棉絮等。
4.冬瓜地:質地亦接近半透明狀,感覺如煮熟后之冬瓜。
5.糯米地:質地要透不透,具有如熟糯米之細膩感,一般所稱之芙蓉地與此質地接近。
6.翻生地:質地類似糯米地,但玉肉中部份結晶如不熟之生米般出現飯渣。
7.豆地:如豆般不太通透,透度只入表面二分,有非常多可見之棉柳,蒼蠅翅、稀飯渣等,此種質地在強光下照射一段時日后易起小白花,"嬌度"降低。
8.白地:一般玉石結晶多呈白色與無色,白色又為最常見之色彩,前述之新廠玉多只到此級,此質地己無通透之意境可言,此質地與常稱之"瓷地"接近。
9.芋頭地:白中略帶灰,色如芋頭般,底屬木。
10.灰地:不透明,質地多纖維,色暗如香灰般,具沙性。
11.烏地:質地呈黑褐色,不透明,底木。
12.油地:種質冰、硬,感覺有油脂光澤浮于表面。一般顏色較墨綠之玉石較有機會出現上現象
二.顏色:
1.艷綠:綠色純、正、濃,但不帶黑色調。
2.藍綠:綠色中微帶藍色調,以寶石學觀點稱之為綠中微藍。正因其綠中微藍之色調使其看起充滿冷靜之神秘感,給人較"沉"的感覺。
3.翠綠:綠色鮮活,若生于玻璃地中,如綠水般搖晃欲滴,顏色較艷綠淺,為標準綠色之代表。
4.陽綠:綠色鮮陽,微帶黃色調,也因其那份黃味,故綠色中帶有亮麗之生命感。
5.淡綠:綠色較淡,不夠鮮陽。
6.濁綠:顏色較淡綠色為深,但略帶混濁感。
7.暗綠:色彩雖濃但較暗,不鮮陽,唯仍不失綠色調。
8.黑綠:綠色濃至帶黑色調。
9.藍色:色彩偏微藍,微帶綠色調,寶石學稱之為藍中微綠。
10.灰色:顏色不藍、不綠、不黑,帶灰色調。
11.黃色:大多數的黃色來自內皮,黃色調搭配的質地常為冬瓜地以上之玉種。
12.紫色:與翡紅相對,生于霧者為翡紅,生于玉肉者多為樁(紫色)分為淡紫、紫色、艷紫、藍紫。
13.白色:此種顏色在硬玉中最常見,當它生于化地以上為無色,生于豆地以下則白色顯現。
14.翡紅:多出于內皮中,生于玉肉中者,多成絲狀分布,亦有成片者,在裂縫中之紅色為鐵元素入侵結果。
15.黑色:無綠色調,呈墨黑色。
16.三彩:白地上有二色者叫"福祿壽",有三色者叫"福祿壽喜"。
歷史上最強的翡翠知識大全
水(共5級)
“水”是翡翠評價的重要因素,行內俗稱“水頭”,透明度高的即為水頭足,這樣的翡翠顯得晶瑩透亮,給人以水汪汪的感覺,而透明度差的翡翠干澀、呆板,給人以干巴巴的感覺,即為水頭差,水不足。翡翠的透明程度可大致分為透明、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翡翠越透明,則其價值越高:
級別透明度陽光透進度常見商業品種
1級透明10mm以上純凈無色老種玻璃地
2級較透明6~10mm少量老種玻璃地特級品
3級半透明3~6mm老種玻璃地、冰種特級品
4級微透明1~3mm色濃者、粒粗者、新老種
5級不透明陽光透不進色濃、底差、新種
底(共4級)
底指的是翡翠絮狀物(又稱棉),黑斑,其它色斑的多少程度。由于翡翠是多種礦物的**體,其結構多為纖維狀結構和粒狀結構,雜質的多少程度也必然影響翡翠的價值。
級別劃分標準
1級10倍放大鏡下不見任何綹裂、灰黑絲,在不顯眼處偶有個別白棉、小黑點
2級10倍放大鏡下不見綹裂,見少量細小白棉、黑點、灰黑絲
3級肉眼不見綹裂,10倍放大鏡下見少量綹裂、肉眼可見少量白棉、黑點及少量冰渣物
4級肉眼見少量綹裂及較多白棉、黑點、灰絲及冰渣物色(共6級)
翡翠常見的顏色有綠色、白色、紅色、紫色、黃色等,其中以帶綠色為最優的品種,如果一件翡翠中既有綠色,又有紅色和紫羅蘭色,那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翡翠。
對于綠色的翡翠來說(例如戒面),傳統上有“濃”、“正”、“陽”、“和”之說。所謂“濃”是指綠色飽滿、濃重;“正”是指綠色純正,不含雜色;“陽”是指綠色鮮艷、明亮;“和”是指綠色均勻、柔和。
在色溫為5000K的連續光源照射下觀看翡翠的顏色分級為:
級別純正程度均勻程度深淡程度色澤
1級純正綠、祖母綠、翠綠等極均勻不濃、不淡艷潤亮麗
2級正綠色、蘋果綠、黃秧綠等均勻的整體上有濃的條帶,斑塊、斑點整體不濃、不淡艷潤亮麗
3級正綠色、蘋果綠、黃秧綠等整體不均勻濃淡不一艷潤明亮
4級微偏藍綠(含黃綠色的鮮艷紅色、紫羅蘭色)均勻不濃、不淡潤亮
5級藍綠色均勻不濃、不淡潤亮
6級灰藍色(含淡黃綠色、淡紅色、淡紫羅蘭色)均勻淡雅潤亮
翡翠的“色”
先說綠色:
玻璃艷綠:俗稱“高綠”“皇冠綠”綠色濃艷,底子像玻璃般純凈,在陽光或白光下觀察,色調均勻,透明度好,最上品!一般只能從珠寶雜志、拍賣會的圖冊和網站上不知盜用誰家的圖片上看到。
玻璃綠:綠色不夠濃艷,色調偏淺,陽光或白光下觀察,透明度好,上品;這樣的照片我這里還有幾張,回頭注銷來給大家看看。
艷綠:綠色濃艷,但不夠純凈,在白光下觀察(2-5mm戒面),色調均勻,透明度稍差,較上品;
寶石綠:綠色好似祖母綠寶石,也有稱“祖母綠”,透明度不如祖母綠寶石;
陽俏綠:翠綠色,無黃色調,翠色不濃;
黃楊綠:黃綠色,色如初春黃楊樹嫩葉;
淺楊綠:淺黃綠色,色比黃楊樹嫩葉淺;
鸚哥綠:色如鸚鵡綠色羽毛,綠色艷麗,但常有黃綠色調或藍色調;
蔥芯綠:色如嬌嫩的蔥葉,綠色嬌艷,但常有黃綠色調;
以下綠色的翡翠是將就能看的:
豆青綠:色如豆青,此品種較多,有“十綠九豆“之說;
菠菜綠:色暗如菠菜葉子,綠色暗,與艷綠的差別大;
瓜皮綠:色如綠色瓜皮,綠色微青,色欠純正,也稱瓜綠;
瓜皮青:色如青色瓜皮,青中有綠,色欠純正;
絲瓜綠:色如絲瓜皮綠色,綠色中有絲縷;
蛤蟆綠:綠色帶藍色或灰色調,可見瘤狀色斑,也稱\“蛙綠\“,顏色不均勻;
勻水綠:淺綠色,色淺而鮮,較均勻;
江水綠:綠色悶暗,色不如勻水綠,且有混濁感;
墨綠:墨綠色,黑中透綠,有時呈暗黑色;
灰綠:灰色中有綠色,灰色調為主,雖有綠色,但色不正;
灰藍:灰色中有不純的藍色,灰色調為主,不純正的灰藍色;
油綠:色綠暗不純正,如油浸般不鮮明;
油青:色綠暗不純正,較油綠更加暗淡,色非常邪;
紅翡:紅褐色,包括紅色、淡紅色、紅褐色、褐色系列的色調在內,有時呈鐵銹色,純紅色十分罕見;
紫羅蘭色;俗稱“春色”包括紫色、淺紫色、藍紫色,水頭好、質地細膩的品種也是非常難得的。
黃翡:黃色、褐黃、黃褐,米黃色十分罕見;
福祿壽:紅、綠、紫三色同體。
翡翠的“水頭”
什幺叫“水頭”呢。其實就是民間對于玻璃地翡翠通透程度的一種評價標準。玉器行業內把翡翠每3mm能用透射光線通過稱作“一分水”,水頭越好就說明通透程度越好,相應的,翡翠的雜質含量就越少,并且質地越細密。礦物晶體顆粒就越小。另一個影響到翡翠成品水頭的因素就是翡翠的細密程度,質地越細密的翡翠在拋光“出水”后的視覺效果肯定要比質地粗松的翡翠要好很多。
翡翠的“評價”
以上是評價翡翠毛料的基本標準,但當雕琢成為飾品之后還有另外的幾個因素也是比較重要的!
那就是
第一:瑕疵多少
第二:雕工創意(意境)
首先,要承認翡翠因是天然形成的礦物類寶石,當然多多少少是會有瑕疵的。如礦物雜質;生長紋等,沒有任何雜質的翡翠是非常少見的。就連在拍賣會上創出天價的翡翠雕件上一樣有瑕疵。
只不過瑕疵非常之小,有的連肉眼都看不到!但市面上銷售的翡翠飾品其上存在的瑕疵就要相對的多一些,而且有的屬于人為的,在開采,雕刻,運輸,庫存的過程中造成的人為傷害,那就是“裂痕和缺損”。這一點提請大家注意!不要輕易購買有人為瑕疵的翡翠飾品。
盡管銷售人員再三地向您解釋“只是一點點嘛!看不出來,在里面不大能看見的地方而已。”等等。因為被人為傷害的翡翠飾品在價值評估時在專家眼里是非常致命的毛病。這對于將來的升值有著很大影響!
一塊好的原料交給一位技藝不高的雕刻師,由他雕琢出來的工藝品很有可能成品價值要低于由巧奪天工的資深玉雕師傅的作品幾倍乃至幾十倍!原因是構思,開料技巧,雕琢工藝,打磨工藝,雕刻技巧,有著天壤之別。所以成品后呈現出的意境,造型,和工藝的精細程度是完全不同的,相應的也會反映到飾品本身的價值上面來。
。
本文 歷史上最強的翡翠知識大全---看完的都變成專家了 由黃金首飾網的小玲整編收集于網絡, 歷史上最強的翡翠知識大全---看完的都變成專家了 的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黃金首飾相關的文章,請點擊查看黃金首飾的其它文章,請關注黃金首飾,http://www.green7ye.com/zhubao/30277.html
- 上一篇: 來自上古洪荒時代的精靈——琥珀和蜜蠟
- 下一篇: 水是翡翠的靈魂,有了它才更完美!